金蟬花
185 2023-09-28
甘松(《綱目》)
【異名】香松(《中藥志》)。
【來源】為敗醬科植物甘松香或?qū)捜~甘松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tài)】
①甘松香(《開寶本草》)
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有強烈松節(jié)油樣香氣,高20~35厘米。莖上端略被短毛,靠根處有少數(shù)紉線狀棕色葉基纖維。根生葉不多,一般每簇具6~9葉,葉片窄線狀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8厘米,寬0.4~1厘米,先端鈍圓,中部以下漸窄,略成葉柄狀,基部稍擴展成鞘,全緣,葉脈不清楚,兩面光滑無毛;莖生葉3~4對,基部不窄縮成柄狀,長2~6厘米,越上越小;ǔ深^狀聚傘花序,花序下有葉狀長卵形總苞片2。花淺粉紅色;基部有卵形全緣苞片3;萼細(xì)小,長不及1毫米;花冠闊管狀,管基部一側(cè)突縮,先端5裂,略不等大,裂片先端圓;雄蕊4;著生花冠管基部,長于花冠,花絲大部有毛,上端光滑,花藥近橫著;子房下位,花柱細(xì)長略超出花冠,柱頭漏斗狀。瘦果倒卵形,1室發(fā)育;種子1枚,宿存花萼小而不顯著;ㄆ8月。
生長于高山草原地帶。分布我國西南部。
②寬葉甘松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莖短,基部宿存細(xì)線狀棕色葉基纖維。葉根出,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匙形,先端鈍圓,中部以下漸窄成葉柄狀,全緣,具葉脈3條;榫蹅慊ㄐ蚴降念^狀花序;花莖上有葉狀總苞片2,披針形;花莖兩側(cè)著生2列對稱白色短毛;花冠闊管狀,淡粉紅色,先端淺粉紅色;萼片5齒裂。瘦果倒卵形或扁形。
多生于高山草原地帶。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春、秋皆可采收,以秋季采者為佳。采挖后去凈泥砂,除去殘莖及須根,不用水洗,直接曬干或陰干。
【藥材】甘松香干燥的根莖及根,全形彎曲如蝦,上粗下細(xì)。根莖上附有地上莖殘基及多層的枯葉殘基,長約1~2厘米;外層棕黑色,內(nèi)層棕色至黃色;呈狹長膜質(zhì)片狀或纖維狀。地上莖殘基中空,顯棕色。主根條柱形,單一,有的數(shù)股交結(jié),并列或分枝;長約5~13厘米,少數(shù)達(dá)20厘米,直徑約0.3~1厘米;表面皺縮,呈棕褐色,常裂成片狀;中心木質(zhì)部灰棕色,老根下部為單一中柱,而上部有2~4個分體中柱。幼根和須根彎曲,表面皺縮,淺棕黃色。氣芳香,味苦。以主根肥壯、條長、芳香味濃、無碎片泥砂者為佳。
主產(chǎn)四川。此外,甘肅、青海等地亦產(chǎn)。
【藥理作用】①中樞鎮(zhèn)靜作用
甘松香對蛙、兔有與纈草相似的鎮(zhèn)靜作用,而毒性較后者為強。寬葉甘松之揮發(fā)性物質(zhì)亦有相似的鎮(zhèn)靜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其有機溶媒提取物對小鼠、大鼠、貓口服或腹腔注射,可引起鎮(zhèn)靜、升壓,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劑量有毒,1.5~3.75克/公斤可致死。纈草酮在拮抗最大電休克方面的作用強于大侖丁及寬葉甘松揮發(fā)油,但對五甲烯四氮唑性驚厥,則并無保護(hù)作用。
②抗心律不整
纈草酮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且為一較安全的藥物。對異位性室性節(jié)律(冠狀動脈二期結(jié)扎術(shù)后的不麻醉犬)的抑制,強于奎尼丁及甘松揮發(fā)油;而在損傷性心房撲動及烏頭堿性心房顫動方面的抑制,則與奎尼丁相同。從寬葉甘松根中提出的揮發(fā)油在各種心臟標(biāo)本上,延長反拗期、減慢傳導(dǎo)方面的作用,弱于奎尼丁;在對小鼠急性靜脈注射的毒性,也較奎尼丁為小。對洋地黃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無保護(hù)作用。
③對平滑肌的作用
在給豚鼠噴射組織胺的前、后,應(yīng)用寬葉甘松可使支氣管擴張。醇提取物在離體平滑肌器官上(小腸、大腸、子宮、支氣管),具有拮抗組織胺、5-羥色胺及乙酰膽堿的作用;還能拮抗氯化鋇引起的痙攣,故對平滑肌尚有直接作用。臨床上用治哮喘、咳嗽、下瀉、腹痛等可能與此有關(guān)。
④其他作用
寬葉甘松揮發(fā)油有微弱的抗菌、驅(qū)風(fēng)及解痙作用,對皮膚、粘膜無局部刺激性
【炮制】除凈雜質(zhì),搶水速洗,撈出,切段,晾干。
【性味】甘,溫。
①《開寶本草》:甘,溫,無毒。
②《湯液本草》:氣平。
③《本草從新》:辛甘,溫。
④江西《中草藥學(xué)》:甘,溫,有小毒。
【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
①《本草匯言》:入足太陰、陽明經(jīng)。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jīng)。
【功用主治】理氣止痛,醒脾健胃。治胃痛,胸腹脹滿,頭痛,癔病,腳氣。
①《本草拾遺》:主熏皮?黯,風(fēng)疳齒匿,野雞痔。
②《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下氣。
③《開寶本草》:主惡氣,卒心腹痛滿。
④王好古:理元氣,去氣郁。
⑤《綱目》:治腳氣膝浮,煎湯淋洗。
⑥《現(xiàn)代實用中藥》:適用于頭痛、腹痛及精神憂郁等證,并能驅(qū)蛔,凡因蛔蟲而發(fā)驚瘸者,用此有效。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
【宜忌】氣虛血熱者忌服。
①《本草拾遺》:得白芷、附子良。
②《本草從新》:辛香伐氣,挾虛者忌之。
【選方】①治各種腸胃疼痛:甘松香、木香、厚樸。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神經(jīng)性胃痛:甘松香、香附、沉香。煎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痰眩:半夏曲、天南星各二兩,甘松一兩,陳橘皮一兩半。上為細(xì)末,水煮面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食后。(《雞峰普濟方》松香丸)
④治癔病,神經(jīng)衰弱,腸胃痙攣等:甘松六錢,廣皮一錢半。水500毫升,浸于沸水內(nèi)三小時(每半小時內(nèi)煮沸一次)。分十二次服,日服六次。(江西《中草藥學(xué)》)
⑤治腎虛齒痛:甘松、硫黃等分。為細(xì)末,百沸湯泡,漱口。(《普濟方》)
⑥治濕腳氣,收濕拔毒:甘松、荷葉心、藁本。三味煎湯,洗之。(《普濟方》甘松湯)
鳙魚 (《本草拾遺) 【異名】髑魚(《山海經(jīng)》),?魚(《上林賦》),皂包頭、皂鰱(姚可成《食物本草》),黑包頭魚(《食物本草會纂》),鳙頭鰱(《醫(yī)林纂要》),鱘魚(《本草求原》),包頭魚(《隨息居飲...
旋復(fù)花 (《本經(jīng)》) 【異名】蕧、盜庚(《爾雅,),戴椹(《本經(jīng)》),飛天蕊(侯寧極《藥譜》),金錢花(《本草圖經(jīng)》),野油花(《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滴滴金、夏菊(《綱目》),金錢菊(《花史》),艾...
纈草 (《科學(xué)的民間藥草》) 【異名】穿心排草(《物理小識》),鹿子草、甘松(《植物學(xué)大辭典》),貓食菜(《新疆藥材》),滿山香、小救駕、大救駕、七里香、拔地麻、抓地虎(《陜西中草藥》),香草、蜘蛛香...
王瓜 (《本經(jīng)》) 【異名】鉤、索姑(《爾稚,),土瓜(《本經(jīng)》),雹瓜(《圣惠方》),老鴉瓜(《本草圖經(jīng)》),野甜瓜、馬雹兒(《丹溪纂要》),馬剝兒(《醫(yī)學(xué)入門》),馬?瓜、公公須(《綱目》),杜瓜...
桑椹 (《唐本草》) 【異名】葚(《爾雅》),桑實(《說文)),烏椹(《本草衍義》),文武實(《素問病機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棗(《生草藥性備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蘇...
山芭蕉子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野蕉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野蕉 多年生粗壯草本。莖直立,高2~3米,具匐枝。單葉7~9片,螺旋狀排列,葉柄具深槽,下部具葉鞘;,葉片長橢圓形,長1~...
大黃蜂子 (《本經(jīng)》) 【異名】露蜂房子(《備急方》)。 【來源】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原動物詳"露蜂房"條。 【性味】《綱目》:"甘,涼,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胸腹脹痛,干嘔。 ①《本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