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子
174 2023-09-28
臭黃荊子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黃荊的果實(shí)。
【植物形態(tài)】臭黃荊,又名:斑鵲子、斑鳩站。
灌木,高約4米。小枝圓柱形,灰褐色,嫩時(shí)多柔毛,富含粘液。葉對生,葉柄短或近于無柄,被短柔毛;葉卵圓形至披針狀卵圓形,長2~6厘米,寬7~30毫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全緣或波狀起伏,有時(shí)頂端有一、二深裂,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較淡,密被短毛,揉之有臭氣。聚傘花序,花淺黃色,苞片線形,萼筒短,有毛。具5齒裂,先端鈍;花冠筒狀,被短毛,略呈兩唇形,上唇頂端微凹,下唇3裂;雄蕊4;雌蕊1,子房上位。小堅(jiān)果,直徑約4毫米;ㄆ5~6月。
生長于田坎或石縫中。分布我國西南部。
本植物的根(臭黃荊根)、葉(臭黃荊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功用主治】消頭面風(fēng)。治頭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5~7錢。
臭黃荊葉 (《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黃荊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臭黃荊子"條。 【采集】4~7月采。 【功用主治】①《分類草藥性》:"涂瘡生...
草靈脂 (《四川中藥志》) 【異名】巖兔屎、巖鼠糞(《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鼠兔科動物西藏鼠兔的糞便。 【動物形態(tài)】西藏鼠兔 體形相短,體長約14厘米。頭部長而狹,耳廓短而圓。上唇縱裂。吻部兩側(cè)...
柏樹果 (《四川中藥志》) 【異名】柏樹子(《分類草藥性》),香柏樹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shí)。植物形態(tài)詳"柏樹葉"條。 【采集】8~10月,果實(shí)長大而未裂開時(shí)采收。 【性味...
金橘根 (《閩東本草》) 【異名】壽星柑根(《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彈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金橘"條。 【化學(xué)成分】含揮發(fā)油。 【性味】酸苦,溫。 ①《四川中藥志》:"酸甘,溫,無...
雞肫草 (《重慶草藥》) 【異名】白側(cè)耳(《貴州民間藥草》),水側(cè)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雞眼梅花草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雞眼梅花草,又名:黃梅花草。 多年生藍(lán)本,高約20~...
柑葉 (《綱目》)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甌柑等多種柑類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柑條。 【化學(xué)成分】蕉柑葉中含維生素C-187毫克%。 【性味】《本草求原》:苦,平,無毒。 【功用主...
蒼術(shù)─關(guān)蒼術(shù) RhizomaAtractylodisJaponicae (英) JapaneseAtractylodesRhizome 【別名】 和蒼術(shù)、東蒼術(shù)。 【來源】 為菊科植物關(guān)蒼術(shù)At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