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花
178 2023-09-28
粗葉耳草
(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異名】節(jié)節(jié)花。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粗葉耳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枝粗糙或被粗毛。葉無柄,近膜質(zhì)或紙質(zhì),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長(zhǎng)2.5~6.5厘米,寬6~20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或被粗毛,邊緣背卷;托葉有少許長(zhǎng)睫毛,長(zhǎng)4~5毫米。團(tuán)聚花序,腋生,有花2~6朵;花白色,有香氣,無柄;萼長(zhǎng)約3毫米,被粗毛;花冠長(zhǎng)約4.5毫米,頂端有簇毛。蒴果卵形,長(zhǎng)2.5毫米,寬1.5~2毫米,被粗毛;ㄆ谇锛。
生于山坡陰濕地。分布我國南部。
【采集】秋季采全草,曬干或鮮用。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選方】①治小兒麻痹癥:鮮粗葉耳草五錢,葫蘆茶五錢。水煎服。
②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②治胃炎:鮮粗葉耳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③治感冒發(fā)熱: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
④治毒蛇咬傷:鮮粗葉耳草一兩,水煎服;渣搗爛外敷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