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189 2023-09-28
地筋
(《別錄》)
【異名】菅根、土筋(《別錄》),黃茅(《綱目》),毛針子草(《貴州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黃茅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黃茅,又名:黃菅(《綱目》)。
多年生草本.須根質(zhì)較堅韌。稈直立,叢生,高40~90厘米,光滑無毛。葉鞘扁壓而具脊,光滑無毛或鞘口具細(xì)柔毛;葉舌較硬,膜質(zhì),長約1毫米,截平,具纖毛;葉片線形,長達(dá)15厘米,寬2~5毫米,兩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偁罨ㄐ騿紊L3~6厘米(芒除外),下部具3~10個同性對,上部可具達(dá)12個異性對;孕性小穗線形,長6~8毫米,基盤尖銳,具棕馮色髯毛;第1穎革質(zhì),被短硬毛,背部圓形,先端鈍,邊緣包卷同質(zhì)之第2穎;第2穎等長而甚窄于第1穎,具2脈,脈間被短硬毛,具膜質(zhì)緣;第2外稃膜質(zhì),極窄,延伸成芒;芒2回膝曲,長6~10厘米,芒柱扭轉(zhuǎn)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轉(zhuǎn),覆蓋孕性小穗,綠色或帶紫色,無毛或生糙疣毛;ā⒐7~11月。
生長于山坡草地。分布華南、西南、華中和浙江、陜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xué)成分】干草(開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質(zhì)3.9%、脂類1.5%、粗纖維36.0%、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為半纖維素類。低分子糖類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醇、內(nèi)消旋肌醇和棉子糖。
【性味】甘,寒。
①《別錄》:"味甘,平,無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功用主治】清熱止渴,祛風(fēng)除濕。治熱病消溺,咳嗽,吐瀉,關(guān)節(jié)疼痛。
①《別錄》:"主益氣,止渴,除熱在腹臍,利筋,"
②《綱目》:。"根、苗、花功與白茅同。"
③《生草藥性備要》:"治熱咳,止吐瀉,理小腸氣。"
④《本草求原》:"止水瀉,理心氣熱痛,小腸氣痛。"
⑤《嶺南采藥錄》:"理跌打內(nèi)傷。"
⑥《貴州草藥》:"驅(qū)風(fēng)除濕,敝寒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搗汁或浸灑。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風(fēng)寒咳嗽:毛針子草根一兩,煎水服。
②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毛針子草根一兩,大血藤、小血藤、觀音柴各五錢,泡酒服。
③治槍傷(退子彈):毛針子草、迷馬樁各等量,搗爛敷傷處。(①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地膚苗 (《別錄》) 【來源】為藜科植物地膚的嫩莖葉。植物形態(tài)詳"地膚子"條。 【性味】苦,寒。 ①《本草圖經(jīng)》:"葉:苦,寒,無毒。" ②《救荒本草》:"葉:味甘。"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地膚子 (《本經(jīng)》) 【異名】地葵(《本經(jīng)》),地麥(《別錄》),益明(《藥性論》),落帚子(《日華子本草》),竹帚子(《滇南本草》),千頭子(《萬病回春》),帚菜子(《新疆藥材》),鐵掃把子(《四川...
大棗 (《本經(jīng)》) 【別名】干棗、美棗,良棗(《別錄》),紅棗(《醫(yī)學(xué)入門》)。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棗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tài)】棗(《詩經(jīng)》),又名:刺棗。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10米。枝平滑無...
代赭石 (《本經(jīng)》) 【異名】須丸(《本經(jīng)》),赤土(《說文》),代赭(《傷寒論》),血師(《別錄》),紫朱、赭石(《普濟(jì)方》),土朱(《仁齋直指方》),鐵朱(《綱目》),紅石頭(《河北藥材》),赤赭...
大蒜 BulbusAllii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別錄》),獨蒜(《普濟(jì)方》),獨頭蒜(《補(bǔ)缺肘后方》)。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植物形態(tài)】大蒜 多...
刺猬皮 (《本草原始》) 【異名】猬皮(《本經(jīng)》),仙人衣(《山東中藥》)。 【來源】為刺猬科動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 【動物形態(tài)】①刺猬(《本草原始》),又名:猬、毛刺(《爾雅》),白刺猬(《楊氏家藏...
芥菜 (《千金食治》) 【異名】芥(《儀禮》),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箋》),皺葉芥(《綱目》),黃芥(《中藥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萊的嫩莖葉。 【植物形態(tài)】芥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