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0 2023-10-07
毛大丁草
(《中國藥植志》)
【異名】小一枝箭(《滇南本草》),一枝香(《植物名實圖考》),兔耳風、毛耳風(《草木便方》),無風自動草(《修訂增補天寶本草》),貼地風(《廣西中獸醫(yī)藥植》),一炷香、白眉(《南寧市藥物志》),頭頂一枝草、貼地消(《江西民間草藥》),巴地香(《貴陽民間藥草》),四皮香、滿地香、伏地老(《湖南藥物志》),天燈芯、鎖地虎(《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毛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有綿毛。葉基生,多少具柄,矩圓形至卵形,長5~8厘米,先端圓,基部楔形,全緣,幼時上面被毛,而老時常變禿凈,下面密被綿毛;ㄇo長15~30厘米,有時竟達40厘米,被綿毛,尤于頂端為甚,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長16~18毫米,基部狹,苞片線狀披針形,2層,被綿毛;花雜性;邊緣舌狀花,雌性,白色,2唇形,外唇伸長,3齒裂,內(nèi)唇細小,2深裂,柱頭2裂;中央為管狀花,兩性,花冠上部也為2唇形,外唇3裂,內(nèi)唇2深裂;雄蕊5,藥合生。瘦果線狀披針形,具繳肋,冠毛淡紅色;ㄆ5~6月。果期8~9月。
生于向陽地、山坡、路邊、田邊。分布江蘇、浙江、四川、廣西、廣東、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根莖(毛大丁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藥材】干燥的全草,葉叢生于基部,葉片皺縮,展開后呈矩圓形或卵形,葉面黑褐色,葉背棕褐色,被黃白色綿毛;質(zhì)極脆弱,有時葉叢中留有一棕黃色的花,花梗中空。帶根的全草在根莖部叢生多數(shù)細長的須根,長可達11厘米,外表棕灰色,質(zhì)脆,斷面黃白色。味澀。以干燥、葉多、少破碎者為佳。
產(chǎn)于四川、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苦辛,平。
①《天寶本草》:"辛,溫。"
②《廣西中藥志》:"味苦微甘辛,性平,無毒。"
【歸經(jīng)】①《四川中藥志》:"入肝、肺二經(jīng)。"
②《閩東本草》:"入脾、腎、膀胱三經(jīng)。"
【功用主治】宣肺,止咳,發(fā)汗,利水,行氣,活血。治傷風咳嗽,哮喘,水腫,脹滿,小便不通,小兒食積,婦人經(jīng)閉,跌打損傷,癰疽,疔瘡,流注。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小兒食積。"
②《分類草藥性》:"散寒,治咳嗽,風濕。"
③《天寶本草》:"治癰疽,發(fā)背。"
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宣肺氣,發(fā)汗,散寒消風,止咳定喘,止百日咳。"
⑤《江西民間草藥》:"偏頭痛,齒痛;小兒高熱煩渴、急驚風,水煎服。疔瘡搗敷患處。"
⑥《四川中藥志》:"治陰虛白帶,夢遺精滑,面部浮種。并外涂巴骨流痰。"
⑦《閩東本草》:"去濕,行氣,利水,通經(jīng)破瘀。治水腫,脹滿,疝氣,偏墜,黃胖,經(jīng)閉,食積,腰胯酸痛,小便不通。"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傷風咳嗽:兔耳風二錢,虎耳草二錢。煎水一次服。
②治咳嗽哮喘:兔耳風一兩,蒸蜂蜜吃。
③治肺癰:兔耳風二兩。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水腫:毛大丁草、披地掛、紅糖各一兩,酒四兩。上藥二味,用清水二碗煎成一碗,然后加糖酒燉服。每日一劑,連服三天。
⑤治尿道炎小便淋血:鮮毛大丁草一兩。洗凈煎湯,沖冰糖,日二服。
⑥治痢疾:鮮毛大丁草二兩(干的一兩),水二碗煎成八分,調(diào)糖或蜂蜜飯前內(nèi)服,連服三次。(④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⑦治氣滯胃院疼痛: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或灑水燉服。
⑧治風寒泄瀉: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⑨治風濕水腫:鮮毛大丁草一至二兩。水煎服。(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⑩治小兒疳積:毛大丁草三錢,同雞肝一個或豬肝二兩,加水煎湯,去藥,食肝及湯。(《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跌打損傷: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兌甜酒服。(《閩東本草》)
蘿芙木 (《中國藥植志》) 【異名】山辣椒、山馬蹄、山胡椒、蘿芙藤(《中國藥植志》),矮青木、羊屎子、青辣椒、塘婢粘,野辣椒(《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假辣椒、魚膽木、羊姆奶、毒狗藥(《廣西藥植圖志》)...
雷公藤 (《中國藥植志》) 【異名】黃藤根、黃藥、水莽草、斷腸草、菜蟲藥、南蛇根、三棱花,旱禾花(《湖南藥物志》),黃藤木(《廣西藥植名錄》),紅藥、紅紫根、黃藤草(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衛(wèi)...
老婆子針線 (《峨嵋藥植》) 【異名】粘人裙(《中國藥植志》),毒蛆草(《中國土農(nóng)藥志》),一馬光(《陜西植藥調(diào)查》),一抹光、一掃光、小青(《貴州草藥》),藥蛆、麻荊芥(《中藥通報》3(6):250...
苦樹皮 (《中國藥植志》) 【異名】苦皮子(《四川中藥志》),山熊膽(《新醫(yī)學》(3):26,1972),趕狗木(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資料選編》)。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樹皮、根皮或莖木。 ...
喉嚨草 (《中國藥植志》) 【異名】佛頂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銅錢草、白花草(《中國樹木分類學》),索河花(《植物名匯》),五朵云、漢先桃草(《中國藥植志》),喉辮草(《浙江...
白松塔 (《山西中草藥》) 【異名】松塔、松球、松果、槨樹核桃(《山西中草藥》)。 【來源】為松科植物白皮松的球果。 【植物形態(tài)】白皮松,又名:三針松、白骨松。 常綠喬木,高...
斑竹花 (《重慶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斑竹根"條。 【功用主治】治猩紅熱,用斑竹花二兩,煎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