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0 2023-10-07
木天蓼
(《唐本草》)
【異名】天蓼(《藥性論》),藤天蓼(《本草拾遺》),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國樹木分類學》),葛棗、葛棗獼猴桃(《東北木本植物圖志》),馬棗子(《東北藥植志》)。
【來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木天蓼的枝葉。
【植物形態(tài)】木天蓼
落葉纏繞藤本,高達5米。老枝無毛,有灰白色小皮孔;髓大,白色,實心。葉互生;膜質,上半部或全部變白或黃色;闊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13厘米,寬4~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葉脈有毛;葉柄細弱,有時微有刺毛。雌雄異株;花通常單一,稀為3花,腋生,較大,徑達2.5厘米,白色而芳香;萼片5,卵狀橢圓形;花瓣5,倒卵形;雄花的子房無花柱,雄蕊多數(shù);雌花有梗,獨生,雌蕊1,柱頭多裂,子房光滑,瓶狀。漿果黃色,熟時變橘紅色,卵圓形,長約3厘米,寬約1.3厘米,先端喙狀;種子多數(shù),淡褐色;ㄆ6月。果期9~10月。
喜生于深山林緣及山麓、河岸等處灌叢中。分布東北、山東、陜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安徽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天蓼根)、有蟲癭的果實(木天蓼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性味】①《唐本草》:"味辛,溫,有小毒。"
②《品匯精要》:"味苦辛,性溫,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大風癩疾,百積,氣痢風勞。
《唐本草》:"主百結積聚,風勞虛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研末或釀酒。
【選方】①治大風疾:天蓼(刮去粗皮,碎銼)四兩。以水一斗,煎取一升,去滓,將汁煮糯米為粥,空心食之。如病在膈上即吐出,在中膈即汗出,在膈下即轉出,宜避外風。(天蓼粥)
②治白癲風:天麻一斤,天蓼木三斤。上藥,銼如大豆粒,用水三斗,入銀鍋或石鍋中,煎至一斗二升,濾去滓,卻于慢火上,煎如稀餳,每于食前,用荊芥、薄荷酒調下半匙。(天麻煎)
③治氣痢久不止:預采木蓼曝干,用時拇羅為末,食前,粥飲調下一錢。
④補五勞,祛風益氣:天蓼木十斤(銼),秫米一碩,細曲十斤(搗碎),黑豆二斗。上以水三碩,先煮天蓼木取汁一碩,去滓,其秫米,黑豆一處凈淘,蒸熟放冷,以藥汁都拌和令勻,入不津甕中密封,三七日開,溫飲一盞,日再為良。(天蓼木酒)(選方出《圣惠方》)
麋茸 (《唐本草》) 【來源】為鹿科動物麋鹿的未骨化而帶有茸毛的幼角。 【動物形態(tài)】麋鹿,又名:麋(《莊子》),四不象(《黑龍江外記》)。 體長約2米,肩高1米余,雄者體重約200公斤,雌者100公斤...
墨旱蓮 (《飲片新參》) 【異名】金陵草(《千金月令》),蓮子草(《唐本草》),旱蓮草、旱蓮子(《本草圖經(jīng)》),白旱蓮(《履?巖本草》),猢孫頭(《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蓮草(《滇南本草》),墨斗草(...
牡蒿 (《別錄》) 【異名】蔚(《詩經(jīng)》),牡鞘(《毛詩傳》),齊頭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鐵菜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土柴胡(《陸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間草藥》),...
米麥? (《唐本草》) 【異名】糗(劉熙《釋名》)。 【來源】為米或麥蒸炒后磨成之粉面。 【性味】①《唐本草》:"甘苦,寒,無毒。" ②《本草拾遺》:"酸,寒。"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寒中,...
密陀僧 (《綱目》) 【異名】蜜陀僧(《雷公炮炙論》),沒多僧(《唐本草》),爐底(《綱目》),銀池、淡銀(《藥物出產(chǎn)辨》),金爐底、銀爐底(《現(xiàn)代實用中藥》),金陀僧(《中藥志》)。 【來源】為粗制...
【藥品名稱】獨一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獨一味 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莖直立,較粗,橫徑可達2厘米左右,表面有棱起皺紋。無莖。單葉基生,4枚,輻...
苦楝寄生 (《本草求原》) 【異名】相思樹寄生、酸柚寄生、黃皮寄生、槐花寄生、枇杷寄生、桑寄生、梨寄生(《廣西藥植名錄》),松樹桑寄生(《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桑寄生科植物華桑寄生的枝葉。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