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花
178 2023-09-28
蕎麥
(《千金食治》)
【異名】烏麥、荍麥(《日用本草》),花蕎、甜養(yǎng)(《綱目》),蕎子(《草木便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蕎麥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蕎麥,又名:凈腸草(《植物名實圖考》),鹿蹄草、流注草。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分枝,光滑,紅色,稀具乳頭狀突起,高40~110厘米。葉互生.心狀三角形成三角狀箭形,有的近五角形,長2.5~5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下部裂片圓形或漸尖,基部近心形或戟形,葉脈被乳頭狀突起;下部葉有長柄,上部葉無柄;托鞘膜質(zhì),短筒狀,早落;總狀傘房花序腋生和頂生,短而密集成簇;花梗長;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具細(xì)長的小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深5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雄蕊8;花柱3,柱頭頭狀,子房1室,具3棱。瘦果三角狀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漸尖,具3棱,棕褐色,光滑;ü7~8月。
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和栽培。本植物的莖葉(養(yǎng)麥秸),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霜降前后種子成熱時收割,打下種子,曬干。
【化學(xué)成分】瘦果中含水楊胺,4-羥基苯甲胺,N-水楊叉替水楊胺。
【性味】甘,涼。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無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陰、陽明經(jīng)。"
②《本草求真》:"入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jīng)。"
【功用主治】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癰疽發(fā)背,瘰疬,湯火灼傷。
①孟詵:"實腸胃,益氣力,續(xù)精神,能煉五臟滓穢。"
②《綱目》:"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fēng)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③《本草備要》:"解酒積。"
④《安徽藥材》:"治淋病。"
⑤《中國藥植圖鑒》:"可收斂冷汗。"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diào)敷。
【宜忌】①《千金·食治》:"蕎麥?zhǔn)持y消,動大熱風(fēng)。"
②《本草圖經(jīng)》:"蕎麥不宜多食,亦能動風(fēng)氣,令人昏眩。"
③《品匯摘要》:"不可與平胃散及礬同食。"
④《醫(yī)林纂要》:"蕎,春后食之動寒氣,發(fā)痼疾。"
⑤《得配本草》:"脾胃虛寒者禁用。"
【選方】①治絞腸痧痛:養(yǎng)麥面一撮。炒黃,水烹服。(《簡便單方》)
②治禁口痢疾:蕎麥面每服二錢。砂糖水調(diào)下。(《坦仙皆效方》)
③治男子白濁,女子赤白帶下:荍麥炒焦為末,雞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日三服。(《綱目》濟生丹)
④治小兒油丹亦腫:蕎麥面醋和敷之。(《兵部手集方》)
⑤治痘疹潰爛,膿汁淋漓,疼痛者:蕎麥,磨取細(xì)面,痘瘡破者,以此敷之;潰爛者,以此遍撲之。(《痘疹世醫(yī)心法》蕎麥粉)
⑥治湯火燒:蕎麥面炒黃色,以井華水調(diào)敷。(《奇效良方》)
⑦治蛇盤瘰疬,圍接項上:蕎麥(炒,去殼)、海藻、白僵蠶(炒,去絲)等分。為末,白梅浸湯,取肉減半,和丸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臨臥米飲下,日五服。其毒當(dāng)從大便泄去。若與淡菜連服尤好,淡菜生于海藻上,亦治此也。忌豆腐、雞、羊、酒、面。(《綱目》)
⑧治腳雞眼:以荸薺汁同蕎麥調(diào)敷腳雞眼。三日,雞眼疔即拔出。(《本草撮要》)
⑨治瘡頭黑凹:蕎麥面煮食之,即發(fā)起。(《仁齋直指方》)
⑩治癰疽發(fā)背,一切腫毒:荍麥面、硫黃各二兩。為末,井華水和作講曬收。每用一餅,磨水敷之,痛則令不痛,不痛則令痛。(《仁齋直指方》)
【名家論述】①《綱目》:"蕎麥,最降氣寬腸,故能煉腸胃滓滯,而治濁、帶、泄痢腹痛上氣之疾。氣盛有濕熱者宜之。若脾胃虛寒人食之,則大脫元氣而落須眉,非所宜矣。孟詵云益氣力者,殆未然也。按楊起《簡便方》云,肚腹微微作痛,出即瀉,瀉亦不多,日夜數(shù)行者,用蕎麥面一味作飯。連食三四次即愈。予壯年患此兩月。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氣藥,俱不效,一僧授此而愈,轉(zhuǎn)用皆效,此可征其煉積滯之功矣!镀諠分涡禾斓跫皻v節(jié)風(fēng)方中,亦用之。"
②《本草求真》:"蕎麥,味甘性寒,能降氣寬腸,消積去穢,凡白帶、白濁、泄痢、痘瘡潰爛、湯火灼傷、氣盛濕熱等癥,是其所宜。且炒焦熱水沖服,以治絞腸痧腹痛;醋調(diào)涂之,以治小兒丹毒赤腫亦妙;蓋以味甘入腸,性寒瀉熱,氣動而降,能使五臟滓滯,皆煉而去也。若使脾胃虛弱,不堪服食,食則令人頭暈。"
③《隨息居飲食譜》:"荍麥,羅面煮食,開胃寬腸,益氣力,御風(fēng)寒,煉滓穢,磨積滯,與蘆菔同食良。以性有微毒而發(fā)痼疾,蘆菔能制之也。"
薺菜子 (《千金食治》) 【異名】蒫、薺實(《爾雅》),菥蓂子(《食性本草》),蒫實(《綱目》),粽子(《東北藥植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薺菜"條。 【采集】夏至果實成...
【中文名】薺菜(《千金食治》) 【類別】全草類 【異名】薺(《別錄》),護生草(《綱目》),芊菜、雞心菜(《醫(yī)林纂要》),凈腸草(《植物名實圖考》),菱角菜(《廣州值物志》),地米菜、雞腳菜(《貴州民...
蘋果 (《滇南本草》) 【異名】柰(《說文》),頻婆(《廣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飲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蘋果 落葉...
糯米 (《千金食治》) 【異名】稻米(《別錄》),江米(《本草原始》),元米(《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種仁。植物形態(tài)詳"粳米"條。 【性味】甘,溫。 ①《別錄》:"味苦。...
牛喉嚨 (《千金食治》) 【來源】?苿游稂S牛及水牛的喉嚨,動物形態(tài)詳"牛肉"條。 【功用主治】治反胃吐食。 ①《千金?食治》:"主小兒呷("呷"一作"呷氣")。" ②《綱目》:"療反胃吐食。" 【選...
雞蛋參 (《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 【異名】金線壺盧(《植物名實圖考》),補血草、牛尾參(《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桔?浦参锝鹁吊葫蘆的根。 【植物形態(tài)】金線吊葫蘆 多年生纏繞草本,具乳汁,長60...
蝮蛇骨 (《本草拾遺》) 【來源】為蝮蛇科動物蝮蛇的骨骼,動物形態(tài)詳"蝮蛇"條。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主赤痢,取骨燒為黑末,飲下三錢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