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子
174 2023-09-28
戎鹽
(《本經(jīng)》)
【異名】胡鹽(《別錄》),禿登鹽、陰土鹽(《唐本草》),石鹽、寒鹽、冰石(《石藥爾雅》),羌鹽(《日華子本草》),青鹽(《本草圖經(jīng)》),巖鹽(《地質(zhì)礦物學大辭典》),大青鹽(《中藥志》)。
【來源】為鹵化物類礦物石鹽的結(jié)晶。
【礦物形態(tài)】石鹽
等軸晶系。晶體通常為立方體,集合體成疏松或致密的晶粒狀和塊狀,晶面特具漏斗狀之階梯凹。純凈的石鹽為無色透明或白色,但常染成各種顏色,如灰色(染色質(zhì)常為泥質(zhì)油點)、黃色(氫氧化鐵)、紅色(無水氧化鐵)、褐色或黑色(有機質(zhì))等,有時有藍色斑點不均勻地分布在其中。條痕為白色。玻璃光澤,稍受風化的表面為脂肪光澤。解理完全。斷口呈貝殼狀。硬度2.5。比重2.1~2.6。性脆。有咸味。具吸濕性,易溶于水。
產(chǎn)于炎熱干燥地區(qū)的鹽湖和海濱淺水瀉湖中。常與其他鹽礦、石膏以及砂巖、粘土等伴生于沉積巖中。
【采集】全年可采,一般多在6~8月間進行,自鹽湖中取出,曬干。
【藥材】為正方形或不規(guī)則多棱形,直徑1~2厘米。青白色至暗白色,半透明,多數(shù)顆粒均有小形孔洞1至數(shù)個,孔洞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質(zhì)硬,可砸碎,斷面潔凈而光亮。氣微,味咸。以純凈、色青者為佳。易溶于水。水溶液顯鈉鹽與氯化物的各種特殊反應。
主產(chǎn)青海鹽湖中,其他如陜西、山東、安徽、云南、甘肅、新疆、內(nèi)蒙古等地亦產(chǎn)。
【炮制】揀凈雜質(zhì),簸凈灰沙。
【性味】咸,寒,
①《別錄》:"味咸,寒,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平。"
①《本草衍義》:"甘,咸。"
【歸經(jīng)】入心、腎、膀胱經(jīng)。
①《本草衍義》:"入腎。"
②《本草經(jīng)疏》:"入手足少陰經(jīng)。"
③《長沙藥解》:"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涼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痛,風眼爛弦,牙痛。
①《本經(jīng)》:"主明目、目痛,益氣,堅筋骨。"
②《本草經(jīng)集注》:"解斑貓、芫青毒。"
③《別錄》:"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出。"
④《日華子木草》:"助水臟,益梢氣,除五臟百結(jié),心腹積聚痛,瘡疥癬等。"
⑤《本草衍義》:"功在卻血。治目中瘀赤澀昏。"
⑥《綱目》:"功同食鹽。"
⑦《本草備要》:"堅骨固齒,明日烏須。"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分;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宜忌】水腫忌服。
《得配本草》:"嘔吐者禁用。"
【選方】①治遠年風赤眼腫痛:青鹽、硇砂、石膽各一分。上藥用醋漿水一小盞:于瓷器中浸,日中曝之,候其藥著于瓷器四畔,干刮取如粟米大,夜臥時著眼兩眥,不過三、四度。(《圣惠方》)
②治風眼爛弦:戎鹽化水點之。(《普濟方》)
③治風熱牙痛:青鹽一斤,槐枝半斤。水四碗,煎汁二碗,煮鹽至干,炒研,日用揩牙。(《唐瑤經(jīng)驗方》)
④治腎虛齒痛:戎鹽一分,地骨皮一兩,細辛半兩,生地黃(切,焙)一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煎十余沸,去滓熱?,日三。(《圣濟總錄》戎鹽湯)
⑤治浸淫瘡:戎鹽二分,大黃四分,閭?cè)阋环。上三味搗散,以酒和敷瘡上,日三。(《古今錄驗方》戎鹽散)
⑥治痔瘡漏瘡:白礬四兩,青鹽四兩。為末,豬尿脬一個盛之,陰干。每服五錢,空心溫水下。(《趙氏經(jīng)驗方》)
⑦治小便不利:茯苓半斤,白術(shù)二兩,戎鹽彈丸大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茯苓戎鹽湯)
⑧治遺尿:戎鹽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蒲黃一兩。白礬三分(燒令汁盡),龍骨一兩,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煎棗湯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戎鹽散)
【中文名】肉桂(《唐本草》) 【類別】皮類 【異名】牡桂(《本經(jīng)》),紫桂(《藥性論》),大桂(《唐本草》),辣桂(《仁齋直指方》),桂皮(《本草述》),玉桂(《本草求原》)。 【來源】為樟科植物肉桂...
雀甕 (《本經(jīng)》) 【異名】躁舍(《本經(jīng)》),帖嘶房(《別錄》),雀兒飯甕(《蜀本草》),往毛蟲窠(《日華子本草》),棘剛子、天漿子(《本草圖經(jīng)》)。 【來源】為刺蛾科昆蟲黃刺蛾的蟲繭。 【動物形態(tài)】...
人參蘆 (《本草蒙筌》) 【別名】竹節(jié)參(《本經(jīng)逢原》)。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莖。植物形態(tài)詳"人參"條。 【性味】甘苦,溫。 ①《本草蒙筌》:"甘。" ②《綱目》:"苦,溫,無毒。" 【功用...
人參須 (《本經(jīng)逢原》原作"參須")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細支根及須根。植物形態(tài)詳"人參"條。 【藥材】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紅直須、白直須、紅彎須、白彎須等品種。 ①紅直須 為較粗的細支根。一...
蕘花 (《本經(jīng)》)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蕘花的花朵。 【植物形態(tài)】蕘花 落葉灌木,高30~90厘米,枝細長。小枝有絲狀細毛。葉互生或?qū)ι,矩圓狀披針形,長2.5~7.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
黃腳雞 (《貴州草藥》) 【異名】玉竹、十樣錯(《貴州草藥》),竹節(jié)參(《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劍葉假萬壽竹的根莖。 【植物形態(tài)】劍葉假萬壽竹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莖橫走...
赤脛散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土竭力(《植物名實圖考》),花蝴蝶、花臉蕎、蕎子連、九龍盤、花扁擔、土三七、散血連(《貴州民間方藥集》),小暈藥、花臉暈藥、紅皂藥(《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苦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