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根
60 2023-10-07
山藿香
(《峨嵋藥植》)
【異名】血見愁、血芙蓉(《生草藥性備要》),野石蠶、野薄荷、仁沙草、苦藥菜、假紫蘇(《廣西中獸醫(yī)藥植》),皺面草、方枝苦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肺形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山藿香
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四棱,下部臥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禿凈袁嫩枝被疏毛。單葉對生;葉片卵形或矩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紙質,先端短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鈍齒,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禿凈,主脈上具短毛;下面淺綠色,脈上有疏毛,老則漸次脫落,具腺點;葉柄長1.7~3厘米。腋生及頂生的疏散分枝總狀花序,長2.5~5厘米;花柄有短毛;苞片披針形;萼鐘狀,宿存,5裂,上唇2裂較大,下唇3裂,前端均尖,表面有粘質長毛及腺點,結果時較為膨大;花冠談紅色;雄蕊4,突出,花藥2室,卵圓形;雌蕊1,柱頭2裂。小堅果4枚,圓形,徑約1毫米,黃褐色,表面有微細皺紋。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荒地、田邊、路邊及草叢中。分布廣西、廣東、云南、福建等地。
【采集】7~8月采收。
【化學成分】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
【性味】辛,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中草藥):"苦微辛,微溫。"
【功用主治】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吐血,腸風下血,跌打損傷,癰腫,痔瘡,流火。
①《生草藥性備要》:"涼血,解熱毒,去瘀生新,理壓傷,敷痔瘡,治蛇咬,消腸風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爛瘡,消乳癰。"
②《廣東中藥》Ⅱ:"散瘀,止血,涼血。治肺費吐血,跌打損傷,利小便。"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療瘡癤腫。"
④《福建中草藥》:"活血行氣,消腫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跌打:山藿香,九層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廣東中藥》Ⅱ)
②治睪丸腫痛:山藿香葉一至二錢,研末,沖酒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關節(jié)風濕痛,流火(絲蟲病引起淋巴管炎):山藿香煎湯,先熏后洗。(《福建中草藥》)
④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山藿香(鮮品)一至二兩,冰糖一兩,水煎服。
⑤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山藿香(鮮品)一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⑥治狂犬哎傷:山藿香(鮮品)一斤,加少許開水搗爛絞汁,一次燉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手冊》)
山黃瓜 (《峨嵋藥植》)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點草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黑點草"條。 【功用主治】①《峨嵋藥植》:"治跌打損傷。" ②《陜西中草藥》:"安神除煩,健脾止渴,活血消腫。治口渴虛煩,狂躁...
柔軟石韋 (《峨嵋藥植》) 【異名】石巖金(《峨嵋藥植》),小經刀草、小石韋(《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柔軟石韋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柔軟石韋 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根狀莖橫...
青兔耳風 (《四川中藥志》) 【異名】走馬丹(《峨嵋藥植》),紫背金牛、紫背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羅漢草、走馬胎、土兔耳風、血筋草(《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紅脈兔耳風的全草。 【植...
胖兒草 (《峨嵋藥植》) 【異名】黑腳桿(《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尖葉假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尖葉假耳草 草本,高可達20~30厘米。須根多分歧。莖圓柱形,無毛,嫩綠色,有時紅藍色...
糯米藤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捆仙繩(《天寶本草》),糯米菜(《峨嵋藥植》),糯米草、米漿藤(《貴州民間方藥集》),生扯攏、筲箕藤(《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鐵箍蔓草(《貴陽民間藥草》),玄麻...
骨 (《綱目》) 【來源】為鷹科動物白尾鷂的翅骨。動物形態(tài)詳"鴟頭"條。 【功用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鴟翅關大骨,微炙,搗細羅為散,少少吹入鼻中。"...
倒水蓮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蛾眉唐松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峨眉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無毛,高40~80厘米。根莖短,須根叢生,外皮褐色,有絨毛。莖有棱;~2~3四三出復葉,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