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寒冷的冬天到了。
山羊、斑羚、小鹿、巖羊等食草動物都陸續(xù)向到海拔較低的地方遷徙,黃鼠和野兔也躲在洞里很少出來了。
一天早晨,一只小雪豹站在洞口焦急地等媽媽回來。媽媽昨天傍晚就外出覓食去了,臨行前,媽媽囑咐小雪豹說:“外面不安全,不要出去,在家里等著,媽媽給你捉一只小斑羚回來吃!”
可是,小雪豹聽了媽媽的話后并沒有多么高興,因為這樣的話媽媽已經(jīng)說過兩次了,而媽媽不僅沒有帶回斑羚來,甚至連一只小黃鼠都沒有帶回來。
小雪豹已經(jīng)餓了三天了,他能不著急嗎。
此時,雪豹媽媽正在雪山上艱難地走著。因為三天來沒有吃到一點食物,她又累又餓,她現(xiàn)在最想做的就是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哪怕是在雪地上躺一會兒也好??墒?,她不能躺下來,她在掛念著家里的小雪豹,她要找到食物,哪怕是一只小黃鼠。
本來,雪豹媽媽是可以找到食物的。只要跟著遷徙的食草動物向海拔較低的地方走,找到食物并不難。可是,雪豹媽媽沒有這么做,因為她知道,在食草動物活動的地方,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有槍聲響起。而那些槍聲,多數(shù)是沖著雪豹來的。她不想讓她年幼的孩子過早地死在人類的槍口下,所以她寧肯餓幾天,寧肯多走些路尋找食物。
二
小雪豹餓得實在受不了了。他來到洞外,試探著吃了點雪,可是,這讓他感到肚子嘰里咕嚕的更難受了。
“怎么辦呢?媽媽肯定是又沒找到食物,不然的話,該早就回來了!”望著茫茫雪山,小雪豹心想,“我何不跟媽媽一塊去找食物呢!兩只豹子的眼睛總比一只豹子的眼睛視野廣闊,我如果跟媽媽一塊出去找食物的話,說不定早就找到了!”
此時,小雪豹早已把媽媽的囑咐忘到了腦后,他敏捷地跳出洞穴,走進雪野中。
“媽媽,你在哪里——”小雪豹邊走邊喊。
可是,雪豹媽媽距離他太遠(yuǎn)了,根本就聽不到他的喊聲。
“啊,是誰在大聲說話?”小雪豹的喊聲引起了一只躲藏在巖石后面的巖羊的警覺。當(dāng)他看到是一只小雪豹正在對著雪山大聲呼喊時,不覺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是一只腿部受過傷的巖羊,因為走路不方便,跟不上遷徙的巖羊群,只好自己向山下遷徙。他知道,一只巖羊單獨在山中行走是很危險的,所以他只好走走看看,一旦發(fā)現(xiàn)有什么食肉動物出現(xiàn),就趕快躲藏起來。
小雪豹的喊聲令巖羊驚恐萬分,他并不是害怕小雪豹,因為一只小雪豹還不足以對一只成年巖羊構(gòu)成危險。他雖然擔(dān)心小雪豹的喊聲會把雪豹媽媽招來,但他更擔(dān)心的是,小雪豹的喊聲會驚擾了眼前這座高聳的雪山的美夢,如果雪山一旦從睡夢中醒來,那丟掉性命的就不只是一只巖羊,而是在一只巖羊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一只小雪豹。
巖羊雖然恨死了殘忍的雪豹,但當(dāng)看到一個小小的生命有可能死于一場本可以避免的災(zāi)害面前時,他的惻隱之心又一次按捺不住了。
巖羊迅速地從巖石后跳出,飛快地向小雪豹跑去。
三
“小雪豹,不要大聲說話,快跟我走!”巖羊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了小雪豹跟前。
“啊,一只瘸腿的巖羊!”小雪豹一陣欣喜,不覺又大聲喊起來,“媽媽,快來呀,這里有一只瘸腿的巖羊!”
“別喊了,再喊你就沒命了!”巖羊邊勸阻小雪豹邊向遠(yuǎn)離雪山的地方跑去。
小雪豹以為巖羊要逃跑,也緊跟著巖羊追了過去。
跑著,追著,忽然,他們的身后傳來一陣陣怪異的聲音:
“嘩啦——”
“轟隆——”
“噗噗——”
轉(zhuǎn)身看去,小雪豹看到瀑布般的白雪正從高聳的雪山
上飛奔而下,眨眼間,就在他剛才站立的地方形成了一片雪海。
“這——”小雪豹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以后可不要大聲喊叫了!”巖羊?qū)@慌的小雪豹說,“是你的喊聲引起了雪崩!”
“我叫我媽媽,這與雪有什么關(guān)系呢?”小雪豹不解地問。
巖羊說:“有一只野牦牛曾跟我說,他有一次聽一個人說,大聲說話會使空氣顯著震動,產(chǎn)生震波,如果震波頻率和雪的震動頻率相似,就會引起強烈共振,共振強度到了一定的范圍,雪之間的摩擦力就不足以讓雪保持平衡,大片的雪不平衡,會引起連鎖反應(yīng),最終導(dǎo)致雪崩?!?/p>
“原來是這樣!”小雪豹說,“既然是聽人說的,那就肯定是有道理的,以后我再也不在雪山上大聲說話了!”
說到這里,小雪豹盯著巖羊說:“這么說來,是你救了我呀!”
“可以這么說!”巖羊說,“我只是不想讓一只尚未成年的小動物因為不了解自然界的奧秘而失去生命而已!”
說完,巖羊一瘸一拐地向山下走去。
小雪豹看著巖羊越走越遠(yuǎn),直到消失在茫茫雪野中。他也從另一個山坡向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