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銀行賬戶
從我記事起,卡斯特羅街上的小房子就是我的家。那里有熟悉的一切:媽媽,爸爸,哥哥尼爾斯,與我年齡相仿的妹妹克里斯汀,最小的妹妹達格瑪。
每個星期六的晚上,媽媽照例坐在擦干凈的飯桌前,皺著眉頭安排爸爸那小小的工資袋里的那點錢。
錢分成好幾份。
“付給房東的?!眿寢屪炖锬钸吨?,把大的銀幣堆成一堆。
“買食品的?!庇质且欢雁y幣。
“凱瑟林的鞋要釘個鞋掌。”媽媽又取出一個小銀幣。
“老師說這星期我得買個本子?!蔽覀兒⒆赢斨杏腥颂岢?。
媽媽臉色嚴肅地拿出一個五分的鎳幣或一角銀幣放在一邊。
我們眼看著錢堆變得越來越小。最后,爸爸總是要說:“就這些了吧?”媽媽點點頭,大家這才靠在椅子上松口氣。媽媽抬起頭笑一笑,輕輕地說:“好,這就用不著上銀行取錢了。”
媽媽在銀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們都引以為榮。它給人一種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覺。我們認識的人當中還沒有一個在城里的銀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頭的簡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的情景。我們看見幾個不認識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憐的簡森太太眼淚汪汪的。我害怕得喘不過氣來,這就是人們拿不出那一堆“付給房東”的錢的結果。這一切會不會落到我們的頭上?
我緊緊握著克里斯汀的手?!拔覀冦y行里有存款?!彼届o地安慰我,我馬上覺得又能喘氣了……
《媽媽的銀行賬戶》敘述了許多個溫馨感人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共同構成了上世紀初從挪威移民至美國的一家人的生活全景。
維持家計、照顧家人、融入異鄉(xiāng)生活……所有這一切都令人沮喪,但只要有媽媽在,家人就充滿了戰(zhàn)勝困難、共渡難關的勇氣。
爸爸需要動手術時,只有媽媽知道怎樣跟貪婪的醫(yī)生太太打交道;房客欠下租金跑了時,只有媽媽能夠找到補償的方法;性格孤僻的姨婆陷入困境時,只有媽媽知道如何幫助她安度晚年……
媽媽用秘密的銀行賬戶,用美麗的謊言,保護了孩子們純真的童年。
·精彩片段·
尼爾斯初中畢業(yè)后想上高中。媽媽說:“很好。”爸爸也點頭表示同意。
“上高中要花一些錢?!蹦釥査拐f。
大家又急切地拉過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著鮮艷顏色的盒子拿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媽媽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媽有一年圣誕節(jié)時從挪威寄給我們的。
這就是我們的“小銀行”。不同于城里的大銀行,有急需時我們就用“小銀行”里的錢。比如,克里斯汀摔斷胳膊必須看大夫用過,達格瑪得了重感冒時用過,爸爸買藥的時候用過。
尼爾斯把上高中的各類花銷列了一張清單:車費、服裝費、書本費,等等。媽媽對著那些寫得清清楚楚的數字看了好大一會兒,然后把小銀行里的錢倒出來??墒沁@還不夠。
媽媽閉緊了嘴唇,輕聲說:“最好不要動用大銀行里的錢?!?/p>
我們一致同意。
尼爾斯說:“我放學后到德倫的副食商店去干活?!?/p>
媽媽對他贊賞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寫下了一個數字,加減了一番。爸爸用心算,他算得很快?!斑€不夠,”他說,然后把煙斗從嘴里拿下來端詳了好一會兒,“我戒煙。”
媽媽又寫下了一個數字。
“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笨吹綆讉€小妹妹眼睛里的神情,我又加了一句,“克里斯汀可以幫我。”
“好?!眿寢屨f。
我們都很高興,又一次避免了動用媽媽的銀行存款。小銀行就能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心里感到很踏實……
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去年,我把一張支票交給媽媽,對她說:“這是給你的,放在你的銀行賬戶上?!?/p>
媽媽抬頭看著我的時候,嘴上掛著一絲微笑。
“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進過銀行的大門。”
這時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媽媽又說:“讓小孩子擔心,沒有安全感,是不好的。”
——點評——
《媽媽的銀行賬戶》是一本溫暖而有趣的書。讀著它,時不時就會會意地笑出來。作家黃蓓佳為這本書的中文版寫了序言。她在序言里這樣寫道:
“(這是)一個普通美國家庭的成功故事。閱讀的過程輕快而且美妙。親人之間的齟齬、磕碰、相爭相讓、攙扶和取暖,構成一泓文字的深潭。清澈平靜的潭水之下,你能看到生命勃發(fā)的力量。之所以被讀者接受和喜歡,不是因為故事本身的精彩度,而是書中人物身上熠熠閃亮的人性之光。這是道德的力量,同時也是文字的力量?!?/p>
——作家故事樹——
自傳式的家庭小故事
《媽媽的銀行賬戶》是美國作家凱瑟琳·福布斯的作品。
福布斯祖籍挪威,19世紀晚期她的祖母從挪威移民至美國加州,她的父母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
福布斯原本是一家廣播電臺的編劇,平時也創(chuàng)作一些小故事。1942年,她寫了兩篇自傳式的家庭小故事《媽媽的銀行賬戶》《媽媽的房客》在《讀者文摘》上發(fā)表,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這給了她極大的動力。她以自己的家族經歷為背景,一口氣又寫了十幾個類似的小故事。這些溫馨感人的故事集于1943年結集成書——《媽媽的銀行賬戶》。
《媽媽的銀行賬戶》被列為“全美中小學推薦讀物”,創(chuàng)造了六十多年持續(xù)印刷紀錄,并被多次搬上舞臺和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