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3歲那年,父親患了一場重病,沒捱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兩歲,母親從此沒再嫁。 6歲的時候,母親將我和弟弟一起送進了小學。從此,我和他形影不離。初中、高中,始終在一個年級,一個班,我們總是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1994年夏天,家里同時收到了兩份大學錄取通知書。全村都炸開了鍋,我們一家人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墒菦]興奮多久,母親便犯愁了。近萬元的學費,對于我家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shù)字。母親賣了家里所有的豬、雞、糧食,又翻山越嶺東家西家去借,直到報到前幾天,才湊了4000多塊。 一天夜里,母親把我和弟弟叫到一起,還沒開口眼淚就流了出來:“娃兒啊,你們雙雙考上大學我很高興,可是,家里這個經(jīng)濟能力,即使娘去賣血,也只能供你們一個人去念書了……” 我和弟弟在一旁靜靜地聽著,默不作聲。許久,弟弟低聲地說:“姐姐去?!蔽铱戳丝吹艿?,他的臉漲得紅通通的,一副義無反顧的模樣。母親用衣袖擦了擦眼淚,沒有做聲。 我對母親說:“還是讓弟弟去吧,我始終是要嫁出去的?!蔽抑雷约赫f這話有多么的言不由衷。上大學是我們農(nóng)村孩子的唯一出路,我做夢都想跳出“農(nóng)”門。 弟弟說:“還是你去吧!我在家里多少算個勞動力,還能夠幫娘下地干活,好供你讀書。如果我去了,你們兩個在家能夠供我嗎?” 爭論了很久,還是沒有決定。那個夜晚,外面很靜,靜得可以聽見屋內(nèi)每個人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的聲音。 第二天,弟弟很早就起了床,他站在堂屋里說:“娘,還是讓姐姐去吧,她上了大學,將來才可以嫁個好人家?!甭曇舨淮?,卻足以讓屋里的每個人聽得流淚。 我和母親起床后,在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堆紙末——是弟弟的錄取通知書,已經(jīng)被撕得粉碎。他幫全家人做了一個最后的決定。 送我上火車的時候,母親和我都哭了,只有弟弟笑呵呵地說:“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啊!”聽他的話,好像他倒比我大幾歲似的。 1995年,一場罕見的蝗災席卷了故鄉(xiāng),糧食顆粒無收。弟弟寫信給我,說要到南方去打工。 弟弟跟著別人去了廣州。剛開始,工作不好找,他就去碼頭做苦力,幫人扛麻袋和箱包。后來在一家打火機廠找了份工作,因為是計件工資,按勞取酬,弟弟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這是后來和他一同去打工的老鄉(xiāng)回來告訴我們的。弟弟給我寫信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每個月,弟弟都會準時寄錢到學校,給我做生活費。后來干脆要我辦了張牡丹卡,他直接把錢存到卡上去。每次從卡里提錢出來,我都會感覺到一種溫暖,也對當初自己的自私心存愧疚和自責。 弟弟出去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他沒有回家,提前寫信回來告訴我們,說春節(jié)車票不太好買,打工返鄉(xiāng)的人又多,懶得擠,而且春節(jié)的時候生意比較忙,收入也會相對高一點。我知道,他哪里是嫌懶得擠車,他是想多省點錢,多掙些錢,好供我讀書啊! 弟弟后來又去了一家機床廠,說那邊工資高一點。我提醒他:“聽說機床廠很容易出事的,你千萬要小心一些。等我念完大學參加工作了,你就去報考成人高考,然后我掙錢供你讀書?!?br> 大學終于順利畢業(yè)了。我很快就在城里找了份舒適的工作。弟弟打來長途電話祝賀我,并叮囑我要好好工作。我讓弟弟辭職回家復習功課,準備參加今年的成人高考,弟弟卻說我剛參加工作收入肯定不多,他想再干半年,多掙一些錢才回去。我要求弟弟立即辭職,但弟弟堅持自己的意見,最后我不得不妥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