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蝸牛的小燈籠
月亮躲在云彩后面去了。
天很黑,一只小蝸牛在樹林里爬著,慢慢地往家里走。一只棕熊過來了,踩得樹葉“嘩啦嘩啦”地響。樹林里光線很暗,小蝸牛個子又小,棕熊沒有看見他,大腳丫眼看就要踩到小蝸牛身體上了。
小蝸牛大叫,棕熊的腳移開了:“對不起,你個子太小了,沒看見你啊。”
一只兔子過來了,也差點兒踩到小蝸牛:“對不起,你個子太小,沒看見你啊。”
小蝸牛繼續(xù)膽戰(zhàn)心驚地往前爬,它看見前面草叢里有一只小蟲。
小蟲說:“我的翅膀壞了,飛不動了。”
小蝸牛說:“你騎到我背上吧,我送你回家?!?/p>
小蟲爬到了小蝸牛背上,小蝸牛背上突然亮起了一盞小燈籠。
原來這只小蟲是螢火蟲。
哈,有了小燈籠照明,這回誰也不會踩到小蝸牛啦!
睡前故事小燈籠
天黑了,一只螢火蟲挑著小燈籠,正在急急忙忙地趕路,她要去參加朋友們的舞會。
突然,河邊的草叢里傳來一陣低低的哭聲。
“哦,小青蛙,是你在哭嗎?”螢火蟲靠近了小青蛙,說:“你準(zhǔn)是迷了路,來,我送你回家?!?/p>
小青蛙說:“不,我在等媽媽!”
原來,小青蛙的媽媽出門了,臨走前,媽媽說:“天黑前,我一定回家?!?/p>
可是,天黑了,媽媽沒有回來,小青蛙害怕了。
螢火蟲說:“有什么可怕的?我陪你吧!”
螢火蟲給小青蛙講故事,講化妝舞會,講自己做過的夢。
小青蛙聽著聽著,迷迷糊糊地說:“你的小燈籠真可愛。?!闭f完,小青蛙將頭偎在小燈籠的旁邊,呼呼地睡著了。
“哎?!蔽灮鹣x嘆了口氣。
螢火蟲抬頭看看河對岸,那兒擠滿了小燈籠,朋友們的舞會就要開始啦。
“哦,孩子,去吧!”不知道什么時候,青蛙媽媽悄悄來到螢火蟲的身邊。
原來,青蛙媽媽一直躲在一塊小石頭后面,他想鍛煉小青蛙的膽量。
螢火蟲飛到河對面去了,小青蛙還在做夢,他說著夢活:“小——燈——籠?!?/p>
小青蛙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媽媽的懷里。他緊緊摟住媽媽:“哦,媽媽,我的小燈籠呢?”
“看!”媽媽指了指河對面。
那里小燈籠閃閃爍爍,可是,哪一只是照亮過小青蛙的小燈籠呢?
小青蛙眨著眼睛,看呀看呀,真是分不清??!
經(jīng)典童話夜幕下的小燈籠
小猴種了很多果樹,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果樹長勢很好。秋天到了,看著即將成熟果子,小猴想到了他的好朋友小松鼠。小猴和小松鼠是在去年冬天認(rèn)識的。
去年春天,小猴所在地區(qū)經(jīng)歷了一次倒春寒,結(jié)果,許多果樹的花被凍傷,到了秋天的時候,小猴的果樹結(jié)的果子很少。為了度過饑寒交迫的冬天,小猴只好背井離鄉(xiāng)到外地尋找食物。當(dāng)他來到小松鼠居住的山上時,遇到了好心的小松鼠。小松鼠將自己儲存的堅果讓他吃,還幫他找到一個樹洞躲避寒冷。小猴這才度過了嚴(yán)寒的冬天。
想到這些,小猴決定請小松鼠到他這里來做客,品嘗山果。小猴上路了。
從小猴家到小松鼠家要翻過幾座山,當(dāng)走到最后一座山上時,一種陌生的樹引起了小猴的注意。
樹的高度在4米左右,看上去跟軟棗樹的葉子有些相似,但比軟棗樹的葉子要細(xì)長一些。樹的果實呈棕色,橢圓形,它的果梗完全向下垂著,而先端彎曲向上,結(jié)的果實卻是直立的。
“這是種什么樹呢?”小猴猜測著樹的名字,心想,“這種果實能不能吃呢?”
想到這里,小猴的口水流了出來。
但野生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告訴他,沒有吃過的東西,或者爸爸媽媽沒有給解釋過的東西是不能隨便吃的。否則,就會有中毒的可能。
小猴加快步伐向小松鼠家走去,他想找到小松鼠問明情況后,再決定吃還是不吃。
來到小松鼠家時,天色已晚,當(dāng)小猴把來意告訴給小松鼠后,小松鼠很高興地答應(yīng)到小猴家做客。但看到天色已晚,小松鼠擔(dān)心路上不安全,便想請小猴先在他家里住一宿,明天一早上路,可小猴掛念著那種奇特的樹,便說:“你是松鼠,機靈的松鼠,即使有什么危險你也會化險為夷的!”
小松鼠對自己的機靈還是很自信的,便跟著小猴上路了。
沒走多遠(yuǎn),天便黑下來了。他們借著淡淡的星光,在山路上時快時慢地走著。
走著走著,漸漸的,天空變得明亮起來,“怎么回事呢?”小猴向前方一看,這時,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出現(xiàn)在眼前。
只見不遠(yuǎn)處的空中,忽然出現(xiàn)了成千上萬盞小燈籠,正是這些小燈籠把周圍的天空照亮的。
“哎呀,不好!”小猴說,“是不是人類在這里舉行什么活動呢,如果被他們捉住我們可就倒霉了!”
“哈哈!”小松鼠笑著說,“我說明天走,你偏要今天走,我是機靈的小松鼠,他們不會捉住我的,你小心點吧,他們一會兒就來捉你!”
“我們再回去吧!”小猴央求小松鼠。
“哈哈,跟你鬧著玩呢!”小松鼠說,“其實,那些小燈籠根本就不是人類的小燈籠,那是燈籠樹上發(fā)出的光?!?br> “什么,你說一種樹能發(fā)光?”小猴好奇地問。
“是的。”小松鼠說,“你白天從這里路過的時候,是不是看到過一種長著棕色的、橢圓形果實的樹?”
“是的。”小猴說,“我正要問你呢,那是種什么樹呢,我們那里沒有這種樹?!?br> 小松鼠說:“這種樹叫燈籠樹,我們看到的光正是從這種樹上發(fā)出來的。”
小猴問:“燈籠樹怎么會發(fā)光呢?”
小松鼠說:“燈籠樹吸收了土壤里大量的磷質(zhì),這些磷質(zhì)分布在樹葉上,放出少量的磷化氫氣體。而這些氣體燃點很低,在空氣中能自燃,所以便能發(fā)出淡藍(lán)色火焰,一種溫度很低的冷光。當(dāng)這些冷光聚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便看到了眼前的景象。燈籠樹也因此而得名?!?br> “哦,能發(fā)光的樹!”小猴說,“如果在我們的山林里也有這樣的樹,我們晚上外出的時候就不會迷路了?!?br> “是啊。”小松鼠說,“我聽說,人類受燈籠樹發(fā)光機制的啟發(fā),并運用科學(xué)技術(shù),已經(jīng)可以復(fù)制出這種會發(fā)光的自然奇觀了。說不定有一天他們也會復(fù)制一些這樣的樹中指定到你們那里去呢!”
“不不不,還是不要的好!”小猴說,“大凡人類到過的地方,那里就不安全了!”
“我這只是假設(shè)。”小松鼠說,“快走吧,帶我到你家里吃水果去!”
說完,小猴和小松鼠借著燈籠樹的光,又踏上了去往小猴家的路。
人生故事蝸牛、烏龜、蚯蚓的善良小幽默
曾經(jīng)有個笑話讓我笑了很久,以至于我逢人便講。情節(jié)是這樣的:一只小蝸牛在地上緩緩前行,一只烏龜路過,看到它費力的樣子,就說:“上來,我馱你一程。”小蝸牛爬到了烏龜?shù)谋成?,上面還有只蚯蚓,它自豪地提醒著蝸牛:“坐穩(wěn)嘍,它爬得可快了。”一想起這笑話,我腦海中便浮現(xiàn)出小烏龜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小蚯蚓充滿崇拜的神情及小蝸牛感恩涕零的眼神,我便忍俊不禁。
我本來只是當(dāng)作笑話講給別人聽,可沒想到卻引來一番評論,有人說小烏龜自不量力,自己爬得不快,還去幫別人。還有人嘲笑蚯蚓沒見過世面,居然更有人說蝸牛糊涂,想快行卻找錯了靠山。我哭笑不得,一個想讓大家開心的笑話卻招來非議。倒是有一個人的評論激起了我心靈深處的共鳴:“烏龜是慢,但在蝸牛和蚯蚓的眼里,它是快的,幫助不如自己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無論幫助多少都是可愛?!?/p>
一席話驚醒夢中人,我這才深刻體會到這則笑話的真正含義:受人恩惠,不想多少;助人臂力,莫談大小。伸手去拉一把需要我們一臂之力的人,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善雖小,卻也要為;忙雖不大,但也要去幫。
見人有難,助人一臂之力,是善,亦是愛。幫助弱者,哪怕為他做一件小事,也是善良。善雖小,亦為之,你就是內(nèi)心充滿愛的人,也是一個可愛的人。
人生故事做燈籠
星期天,我在家里閑著沒事干,就決定做一個小豬燈籠。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制作小豬燈籠的廢棄材料,要用到的東西是:喝完的礦泉水瓶、兩個紐扣、雙面膠、沒用的紙、毛線、剪刀、泡沫塑料。
接下來,我準(zhǔn)備起了材料。我從櫥柜里找了一個喝完的礦泉水瓶,再向外婆要了兩個紐扣,幾條紅毛線,從書包里拿了雙面膠和剪刀,然后剪下了形狀差不多大的四塊泡沫塑料,再拿了幾張沒用的紙。
我做起了小燈籠。為了能把小豬燈籠做得更好,我就把心靈手巧的媽媽也叫過來幫忙。我讓媽媽把四塊泡沫塑料用雙面膠黏在指定的位置上,我把四塊泡沫塑料一個一個黏在礦泉水瓶上,這樣,小豬燈籠的四個腳就做好了。我再把兩個紐扣黏在礦泉水瓶蓋上,小豬燈籠的鼻子也有了。我讓媽媽用紙把小豬的鼻子、眼睛和尾巴剪好,我再把它們黏在了相應(yīng)的位置上。我在一張紅色紙條上寫下了新年寄語。我把幾根紅毛線黏在了小豬燈籠的底部。我讓媽媽把我寫的新年寄語系在流蘇上,再讓媽媽用三根紅線做了一個提手。
我看了一下小豬燈籠,做的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