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曝光幾個“壞”媽媽
冷酷的媽媽:熊貓、皇帝企鵝
在不少哺乳動物,包括獅子、老鼠和猴子中,當外界環(huán)境變得嚴酷或者有新的雄性闖進族群時,雌性就會本能地流產(chǎn)或者拋棄新生兒。而像熊貓這樣的動物,通常在孩子出生后才進行家庭規(guī)劃,也就是說它們只想要一個孩子,但需要另一個做后備。溫尼伯大學生物學教授斯哥特·福布斯說:“熊貓通常一胎生兩個,但它們從來不會養(yǎng)育兩個孩子。這也算是熊貓身上的黑暗面,它們會將其中一個發(fā)育得不好的孩子拋棄。”動物園方面并不愿意過多提及熊貓的這一習性,害怕這有損熊貓的形象。
皇帝企鵝在每個繁殖期會生下兩個蛋,第二個通常會比第一個大60%,只要第二個蛋一生出來,皇帝企鵝媽媽立即就會把第一個蛋踢出窩去。而麥哲倫企鵝每次也會生兩個蛋,它倒是兩個蛋都會孵出來,不過對待兩個孩子它并不一視同仁。麥哲倫企鵝媽媽帶回窩里的魚90%會喂給那個長得比較大的孩子,盡管旁邊的小個子餓得嗷嗷大叫。在無情的南極地區(qū),吃不飽的孩子只有等死。
殘忍的媽媽:白鷺、老鷹和貓頭鷹
俄克拉荷馬大學的道格拉斯·莫克教授從30年前開始研究白鷺,他知道一窩小白鷺中較大的那只會啄那些個子比較小的,直到它們死亡。莫克原來以為,這些“謀殺事件”只是在爸爸媽媽外出捕魚時才會發(fā)生。但是莫克卻目睹了一對與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父母。當一只小白鷺將它的同胞啄出血時,白鷺?gòu)寢尯桶职志驼驹诟C邊,打著哈欠或是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完全熟視無睹。在他觀察的3000次襲擊中,還沒有看到父母阻止過一次,好像它們希望發(fā)生這些事情一樣。此后,父母眼皮底下發(fā)生的同胞間的殺戮在多種鳥類中都被觀察到,其中包括鵜鶘、鶴等。
而更殘忍的媽媽是老鷹和貓頭鷹,如果需要的話,它們會喝自己孩子的血,甚至吃掉它們。溫尼伯大學生物學教授福布斯說:“動物吃掉同類有雙重功能,既能為自己提供難得的食物,又少了一個未來的競爭對手?!?/p>
粗心的媽媽:兔子
自然界中有貪婪的媽媽、殘忍的媽媽,還有粗心的媽媽。在哺乳動物中,最不關心孩子的要屬兔子媽媽了。
兔子媽媽看起來粗心,但它這樣做也是有意義的。因為兔子是一種天敵很多的動物,許多天敵會跟蹤它們到洞穴里。為了防止狐貍接近小兔子,兔子媽媽才將窩里的進出口封堵起來,它的缺席可能不會讓小兔子們更溫暖,卻會讓它們更安全。
“壞媽媽”是自然法則
這些動物媽媽都怎么了?給予了孩子生命,然后又毫不在意地扔掉它們,它們難道瘋了,還是得了什么病或者變態(tài)了?事實上,自然界中充滿了與人們想象中不一樣的母親,它們對待孩子的方式令人驚訝甚至恐怖。
長久以來,研究者都將動物媽媽們殺嬰和類似的習性看成是一種在極端壓力下產(chǎn)生的病態(tài)。例如,如果用棍子去捅兔子窩的話,驚恐的兔子媽媽就會將自己的10個孩子一一吃掉。直到最近,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自然界中的“壞媽媽”非常普遍。這其實是動物進化的自然法則之一,它們需要淘汰發(fā)育得不好的后代,以獲得更好的基因。
愛情故事80后之惑:做個“全職媽媽”有多難
提起如今越來越多的80后“全職媽媽”,很多不知就里的人都會投以羨慕的目光,不用工作賺錢,可以全天候陪孩子玩,這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然而,本文的講述者薔薇(化名)卻告訴記者,那只是局外人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法。盡管“全職媽媽”在歐美社會并不少見,但在我國缺乏對全職媽媽群體利益保障的大環(huán)境下,“全職媽媽”更多的給人一種弱勢群體的感覺,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成為“全職媽媽”
2009年4月,27歲的薔薇與戀愛長跑了7年的大學同學丘山(化名)喜結(jié)連理。兩人新婚燕爾,本打算過幾年浪漫的二人生活,無奈兩家老人盼孫心切,輪番規(guī)勸,只好在新婚當月就將生娃大事提上日程。
1年后的春天,薔薇順利懷孕,沒想到家庭危機卻從這一刻開始降臨了。
薔薇和丘山都是80后獨生子女,生活經(jīng)驗有限。所以,孩子降生之前,雙方的老人哪個過來幫忙帶孩子就成了她和丈夫爭議的焦點,丘山認為自己的媽媽和薔薇一樣都是個牛脾氣,日后在帶孩子方面肯定少不了摩擦,不如薔薇和自己媽媽配合得好。
但薔薇在網(wǎng)上看過不少“媽媽生,姥姥養(yǎng),爺爺奶奶來觀賞”的說法,因此本能地排斥讓自己媽媽來幫忙帶孩子。按照她好多女同事的說法:“憑什么累著自己的媽?讓婆婆那么清閑?”
好在離預產(chǎn)期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候,薔薇的婆婆就主動搬了過來,小夫妻間關于誰家的媽來帶孩子的爭論才終于罷休。
看著童童被包裹得像一個小粽子,動彈不得,薔薇非常心疼,便開始和婆婆商量,“連醫(yī)生都說了,裹腿不利于嬰兒頭腦發(fā)育”??衫先思夷睦锟下犪t(yī)生的話,“我兒子、你老公,小時候就被我這樣綁著,你看他腦子壞了嗎?”。
“那是老封建,現(xiàn)在得聽醫(yī)生的,這是科學。”薔薇不肯服輸。可婆婆依舊不讓步。
兩人爭持不下,還在坐月子的薔薇一生氣,竟然沒奶了。為了避免小孫子餓著,婆婆只好做出讓步,同意不裹腿。
一轉(zhuǎn)眼產(chǎn)假過去,薔薇要上班了?!澳惴判模以诩乙欢ò淹吹煤煤玫??!逼牌沤o薔薇下了保證書。
但薔薇怎么能放得下心呢?童童可是薔薇的心頭肉,受過現(xiàn)代高等教育并且在懷孕期間學習了大量育兒知識的她,一心想著用科學方法培養(yǎng)出一個最健康、最優(yōu)秀的孩子,可婆婆的教育辦法實在太落后了。
為了讓婆婆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薔薇給她寫了一份簡易育兒表格,上面注明幾點喂奶、幾點喂水、幾點做嬰兒操、幾點出門曬太陽等等。
誰知,2周后婆婆卻給累病了。又要帶孩子又要做飯干家務,近60歲的老人哪里吃得消。丘山提議請一個保姆,可婆婆卻堅決反對,請一個保姆好幾千塊,讓她做家務不放心,帶孩子更不放心!
眼看著日漸消瘦并且讓人放心不下的婆婆,再想想足以讓一個母親放棄一切的孩子,薔薇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從下月起,做一個全職媽媽!
險釀“家庭危機”
薔薇是國家重點大學本科畢業(yè),在一家外企工作4年,已經(jīng)做到一個小部門的副主管,這個時候辭職對于她的事業(yè)幾乎是毀滅性的,但為了孩子,她決心這么做。而且,她覺得辭職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她還可以自學充電,為將來再就業(yè)做準備,同時也可以兼職,不荒廢自己的專業(yè)。
可是,全職媽媽的生活卻并沒有她想象中那樣簡單。每天從早忙到晚不說,還要和婆婆“斗智斗勇”。童童6個月大的時候,薔薇開始給他添加輔食,從寶寶米粉開始,隨后是雞蛋黃。
那天,薔薇在和一個許久不聯(lián)系的同學視頻通話,就讓婆婆去喂孩子半個蛋黃。等薔薇過一會兒出來的時候,卻見童童嘴里滿是蛋清。薔薇一陣氣惱,稍不留神婆婆就又開始“搗亂”,這么小的孩子還不能消化蛋清,而且蛋清最容易引起過敏。但婆婆哪管這些,“丘山小時候什么都吃,也根本沒有過敏拉肚子這些事?!本瓦@樣,婆媳倆為了一個雞蛋清大吵了一架。
類似的情況三天兩頭發(fā)生著,薔薇心里開始慶幸,還好自己辭職在家,不然說不定婆婆還會怎樣喂童童呢。
婆媳關系緊張,也影響到了薔薇和丘山的夫妻關系。每次婆媳倆白天吵了架,晚上都要跟丘山再嘮叨一遍,讓他評理。一邊是親媽,一邊是媳婦兒,丘山這“夾心餅干”叫苦不迭。
更嚴重的問題是,薔薇雖然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家,但和丘山單獨相處的時間卻少得可憐,她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童童身上,連冷落了丘山都沒察覺。有幾次,丘山喜滋滋地來求歡,都被薔薇以身體勞累為理由拒絕。丘山失落郁悶,薔薇卻反而責怪他不理解自己,“你在家?guī)б惶旌⒆釉囋?,腰酸背痛,累得要死,哪還有心情上床做運動?”
薔薇本來是個很溫柔的女人,但自從做了全職媽媽,整天圍著孩子轉(zhuǎn),情緒變得不穩(wěn)定起來,又不能和婆婆發(fā)火,只好有氣就撒在老公身上。動輒像更年期的女人一樣亂發(fā)脾氣,搞得家里硝煙四起。
更令她失落的是,自己辭職前計劃好的1周看兩本書、每半月一次朋友聚會等等計劃都難以實現(xiàn)。做了全職媽媽才知道,帶孩子的時間永遠不夠用,連梳洗打扮都能免則免。
漸漸地,丘山回家越來越晚。薔薇問他怎么回事,他理直氣壯地說:“家里里里外外靠我一個人養(yǎng),不努力工作賺錢你們吃什么?”偶爾他喝了酒回家,薔薇責怪他幾句,他就大發(fā)脾氣:“不應酬哪有錢賺?沒錢賺你們?nèi)ズ任鞅憋L?。俊泵慨斶@時,薔薇就開始后悔自己當初辭職的選擇,雖然她也能理解丈夫的壓力,但夫妻地位一旦失去平衡,家庭就會開始變得不穩(wěn)固??伤D(zhuǎn)念又想,反正再過兩三年童童就可以去幼兒園了,自己到時再出去工作,現(xiàn)在的局面自然可以扭轉(zhuǎn)。
可事情的發(fā)展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2011年10月的一天,薔薇正在陽臺晾衣服,發(fā)現(xiàn)老公的襪子少了一只,就回臥室找,卻發(fā)現(xiàn)婆婆和老公在房間里竊竊私語。薔薇走到門口,只聽到一句婆婆的話:“你這樣對得起薔薇嗎?我見過她,可不是一般女人?!?/p>
成敗故事在“壞老板”手下“百煉成鋼”
于揚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北京一家圖書公司做編輯。讓她郁悶的是,她的老板對員工非常嚴格,簡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老板要求編輯不但要約稿、改稿、校對,并且還要寫好這本書的宣傳策劃。
于揚編輯第一本書的時候,當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修改得非常好了,于是交給部門主任審閱。部門主任看后,覺得也沒有什么問題,然后送到老板那,誰知,幾天后,老板鐵青著臉走過來,把厚厚的一摞書稿往于揚辦公桌上一扔:“里面有兩處語句不通順的地方,修改好后給我!”于揚鼓足勇氣問:“陳總,是哪兩句不通順的地方呢?我現(xiàn)在就改!”老板生氣地瞪了她一眼:“哪兩句不通順?這應該問你自己,這是你作為編輯的職責,你自己挑吧,自己挑出的毛病記憶才會深刻!以后不要把不通順的句子給我看!”說完,怒氣沖沖地走了。
于揚廢寢忘食地把這部二十多萬字的書稿反反復復地看了一個星期,終于找到了兩句不通順的句子,修改好后,把書稿交給了老板。
沒有想到,于揚遭受到老板更嚴厲的訓斥:“我告訴你有兩句不通順的地方,你就僅僅查找句子?這么一本書,我發(fā)現(xiàn)了二十多個錯別字,你怎么看不出來?”于揚感覺很委屈:“二十萬字的書才二十多個錯別字,相當于一萬字不到兩個。那些大報都允許有錯別字,規(guī)定錯別字可以在萬分之幾內(nèi),咱們這咋要求這么嚴格?”老板生氣地說:“雖然大報規(guī)定了可以有萬分之幾的錯別字,但是,真正出版了的報紙,你能看到幾個錯別字?你不要再狡辯說什么人家有專業(yè)的校對員!校對員是人,編輯也是人,為什么編輯就不能具備校對員的專業(yè)素質(zhì)?”于揚不吭聲了,但是,內(nèi)心對老板很是怨恨。
為了減少被老板訓斥,于揚不但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一些“常見錯別字”來熟記,并且利用周末去圖書館查閱專業(yè)雜志,一期期地認真翻看,把上面例舉出的比較生僻的“錯別字”都記在筆記本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翻看。
于揚的校對水平進步很快,二十萬字左右的書稿,經(jīng)過她校對后,錯別字總數(shù)不會超過十個,這種校對水平簡直比專業(yè)校對員都厲害。
于揚在這家圖書公司工作了一年,練就了專業(yè)編輯、專業(yè)校對、專業(yè)圖書宣傳策劃三種本領。后來,一家著名出版社招聘編輯,于揚偷偷前去應聘,去了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競爭非常激烈,幾百名名牌大學畢業(yè)生競爭兩個名額,并且這些人大多數(shù)是中文、圖書出版等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生。
本來沒有信心的于揚在看到筆試的考題時,大喜,題目主要是圍繞如何找選題、如何約稿以及現(xiàn)場修改稿件、校對,另外還有道策劃題,就是列舉了一本情感長篇小說的大致內(nèi)容,然后給這部長篇小說做宣傳策劃。
這些考題簡直都是自己一年內(nèi)實際工作中訓練出的本領,于揚信心百倍地揮筆答卷。成績出來后,于揚以筆試第一的成績被這家出版社錄用。
從圖書公司離職的時候,老板找于揚談話:“對于你跳槽,我很理解,畢竟人應該往高處走。從另一方面說,我也很自豪,因為從咱們公司出去的人能進入大牌出版社,這就證明咱們的員工都是高素質(zhì)。有人開玩笑說咱們這個小圖書公司簡直就是出版業(yè)的‘黃埔軍?!?,這讓我很得意。如果我平時對大家不是要求得那么嚴格,哪有大伙職場上美好的今天和明天?因此,希望你能理解我……”聽老板這么說,于揚心中對老板的怨恨一下子轉(zhuǎn)變?yōu)楦屑ぁ?/p>
艱苦的環(huán)境只會磨練你的心智,你的能力,讓你離成功更進一步。用心感悟生活中那些艱難的事情吧。
親情故事大義“隱身”:養(yǎng)父和“冒牌媽媽”圓夢絕癥
病中呼喚
生我的媽媽你在哪兒
到2011年8月初,13歲的黃小宇發(fā)生間斷性頭痛、惡心已經(jīng)三個月了,吃藥打針都不見效,后經(jīng)遼寧鐵嶺市腫瘤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腦癌晚期,生命也許還不到一年!聞聽此言,父親黃紀東不禁放聲痛哭。他不明白,命運為什么總跟小宇過不去?
黃紀東給孩子起名黃小宇。老實憨厚的他從來沒隱瞞小宇的身世,從小宇懂事起,他就告訴他:媽媽是一個美麗賢良的女人,可是,她有難言的苦衷,所以,才把你交到爸爸手上剛開始,小宇曾哭喊著要過媽媽,可上小學后,再也沒有提過媽媽這個字眼。直到診斷結(jié)果出來,小宇滿臉是淚地對黃紀東說:爸,我想在臨死前看看媽媽是什么樣子
這句話,讓黃紀東肝腸寸斷,他知道,在孩子心中,媽媽的位置是無人能夠取代的。他決定幫小宇尋找親生母親,既希望滿足孩子一個愿望,同時更希望孩子親生母親的出現(xiàn),會讓小宇的病情有奇跡發(fā)生。
黃紀東很快與表哥取得聯(lián)系,尋找當年給他孩子的汪芳。但表哥與汪芳也只有一面之緣,這么多年過去了,打聽了好久,也沒有找到汪芳的下落。
9月23日,黃紀東卻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汪芳!我找你找得好苦哇!黃紀東兩眼一熱,連忙說了小宇的病情和他想見到母親的急切心愿。
我知道,我也是當媽媽的人。汪芳愧疚地說,孩子是我送出的,我不會忘記當時他哇哇啼哭的情景。
那,你快幫我找到他媽媽呀!黃紀東著急地說。汪芳卻說,時隔多年,她已無從知道孩子媽媽的下落了,不過,為了滿足孩子的臨終遺愿,她可以前來充當他的臨時媽媽。
那可不行!你不找就算了,我絕不干欺騙小宇的事!黃紀東憤然掛掉電話。很快,汪芳將電話又打了過來,電話中,她哭著說:兩個月前,我兒子出車禍走了過了許久,汪芳又說:我回老家時,聽說了小宇患病,從那天起,我?guī)缀趺客矶寄軌舻疆敵跷宜退ツ慵业那樾?。我知道小宇在尋找媽媽,可是,時隔多年,我找不到她了,但我愿意替他媽媽去盡一個母親的責任。請相信我,我會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小宇,讓他不帶遺憾地離開汪芳的話最終打動了黃紀東。
孩子別怕
冒牌媽媽的愛不打折
母親到來的消息讓小宇興奮得無法入睡。大清早,小宇就在黃紀東的攙扶下,來到村頭的大路口等候,直到中午12點,才看到一個中等身材的女人,雖打扮入時,但卻顯得滿面滄桑。汪芳的目光與黃紀東一交錯,很快盯在了小宇的臉上,接著,她嘴里輕輕呼喚著:果果,果果,你是我的果果嗎?小宇心里一熱,想上前兩步,但是,腳卻不聽使喚,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汪芳忙搶上前,也半跪在地上,與小宇抱頭痛哭過了良久,汪芳將小宇拉起,將他背了起來。
看著小宇親手收拾的房間,汪芳鼻子一酸,再次落下淚來。她傷心地說:孩子,這些年真苦了你了,媽媽對不起你??!小宇笑了一下,懂事地說:其實也不怪您。媽媽當年若能熬得過去,是不會把我送人的!
根據(jù)與黃紀東事先的約定,汪芳只能在這里陪小宇兩天,以后通通電話,偶爾來看他一下。兩天時間里,汪芳為小宇做飯,陪他輸液,為他洗腳、洗衣服這一切,讓村里沒有人懷疑她這個母親是冒牌的。
汪芳臨走的前一夜,小宇從他的小木箱里拿出了一大捆寫給母親的信,這是他從8歲起開始寫的,幾乎每周一封,匯報他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情況,即使被診斷出得了絕癥也沒間斷過??吹竭@些,汪芳將小宇緊緊摟在懷里,淚流滿面。
三天后,汪芳再來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要把小宇帶到鐵嶺接受更好的治療。黃紀東感到有些難為情,汪芳生氣地說:這天底下,哪有母親對兒子見死不救的?你不用擔心,我有錢!
在鐵嶺市中心醫(yī)院,汪芳堅持為小宇做伽馬刀手術。醫(yī)生說,手術做與不做,患者的生命最多也只有3至5個月的差異,但費用卻是兩萬多元。汪芳的話擲地有聲:哪怕讓他多活一天也成!小宇手術后靜養(yǎng)期間,汪芳寸步不離地在病床前照顧他直到小宇后來可以獨自出門散步了,她才辦理了出院手續(xù)把他送回老家。
黃紀東心想,汪芳自己還有個家,應該把余下的事交給他了。但汪芳依然來來回回地奔忙著,為小宇求醫(yī)問藥,半年時間,完成了醫(yī)院所有的治療方案后,幾家醫(yī)院的醫(yī)生幾乎都這樣告訴汪芳:從目前來看,黃小宇的病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即使如此,存活期通常也只有一年。醫(yī)生的話成了汪芳的心結(jié),她要拼命與死神搏一回。一年后,小宇的身體居然沒有出大礙,這更加堅定了汪芳的信心,只要有一線機會,她就要千方百計拯救小宇的生命。
異鄉(xiāng)求醫(yī)
危難中母子見真情
2012年9月,汪芳聽朋友說通化有位老中醫(yī)治愈過不少癌癥病人,她二話沒說,就把小宇帶到吉林上門求醫(yī)。老中醫(yī)為小宇開了藥,可其中一味草藥怎么也無法買到,汪芳最后決定親自到原始叢林里采。
然而,汪芳采草藥時被長白山里劇毒的蝮蛇咬傷了左腳,被當?shù)乩相l(xiāng)發(fā)現(xiàn)抬回來時已是奄奄一息。在醫(yī)院,聞訊趕來的小宇聽到醫(yī)生說只有鋸掉媽媽的左腿,才可以保住生命時,頓時一下子蒙了!他死死拽著醫(yī)生的衣服,淚如雨下,不停地說著:求求您,拿我身上的器官來救媽媽吧醫(yī)生感動之余有些為難地說:這怎么可能呢?三天之內(nèi)不截肢,你媽媽就沒得救了!聽到三天的期限,小宇停止了哭聲,他一定要救活媽媽!
有熱心人告訴小宇說,附近有位叫周婆婆的女神醫(yī),治療毒蛇咬傷十分有名。但是七十多歲的周婆婆,在10年前老伴去世后,就發(fā)誓再也不行醫(yī)了。在鄉(xiāng)親們的指引下,小宇找到了周婆婆家,跪在門前,哭訴起自己的身世和媽媽如何為了救自己進山采藥,被毒蛇咬傷的整個過程末了,他哭著說:周奶奶,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媽媽,您就救救她吧!我反正要死了,我可以拿自己的命換媽媽的命,求你了最終,周婆婆含淚答應了。
三個星期后,汪芳終于保住了腿,身體得以康復。此事過后,這個母子情深的傳奇故事很快被傳開。黃紀東心想,也許汪芳就是小宇的親生媽媽吧?若非親生,她怎會如此?此時他有一個隱隱的擔心:長此以往,汪芳會不會搶走小宇?。靠墒?,看到快樂重新回到小宇的臉上,黃紀東暗暗告訴自己:只要孩子快樂健康就好!
大義隱身
為團聚的母子送上祝福
媽媽走了,小宇的失落怎能逃過黃紀東的眼睛?他決定去找汪芳,將事情弄個明白如果她真是小宇的生身母親,他愿意忍痛割愛。
小宇的生母叫楊敏。15年前,汪芳和同鄉(xiāng)好友楊敏都在沈陽幫人賣服裝。愛慕虛榮的楊敏很快成了服裝店老板的情人,不久,她懷上了孩子。結(jié)果,就在孩子快要出生的前一月,老板卻人間蒸發(fā),只是在她的柜子里留了6萬元錢。未婚媽媽難做,孩子9個月大時,楊敏再也熬不下去了,于是托汪芳將孩子送人。那時,孩子還沒有大名,她們倆就喊他果果。送走兒子之后,楊敏決定一切從頭再來,于是拿著那些錢開了間化妝品店,并很快將生意做大。后來,她嫁給了現(xiàn)在的丈夫魯大偉,并生下了一個兒子,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她也有意疏遠汪芳,想徹底跟自己的過去了斷。
2011年11月初,汪芳為小宇的事第一次找到楊敏后,楊敏卻給她拿出一沓錢來,勸她不要再來打擾自己,汪芳氣得扭頭就走。后來,在為小宇治病的兩年間,汪芳又找過楊敏一次,楊敏說:我現(xiàn)在容易嗎?你干嗎非得往我平靜的生活里扔炸彈?汪芳無話可說,只把小宇寫給母親的那一大摞信放下,再次離開了。這一次,她決定再也不去找楊敏,自己要全力呵護小宇。
汪芳用自己無私的愛讓小宇挺過了兩年多的時光,然而現(xiàn)在,死亡的陰影依然緊緊纏住了小宇,汪芳發(fā)誓一定要讓楊敏與小宇相認。2014年3月中旬,汪芳第三次找到楊敏。其實,自從知道兒子的病情后,楊敏的內(nèi)心就失去了平靜,尤其是看過小宇寫給自己的那些信后,她開始整夜失眠。但她始終不敢站出來,她實在害怕失去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黃紀東決定第二天返家。就在這時,汪芳卻突然接到了楊敏打來的電話。原來,楊敏的心事重重落在了丈夫魯大偉的眼里,不得已,楊敏終于將整個事情和盤托出。魯大偉不但沒有責備她,而是表示:他們夫妻二人應該共同來彌補昔日對小宇所虧欠的愛。
第二天一早,汪芳要走了,她想留給這對久別重逢的母子更多的獨處時間。小宇緊緊拉著她的手,臉上淚水長流。
由于小宇不愿意隨楊敏去沈陽,楊敏只好留下來陪他。5月5日,小宇夜里發(fā)燒,楊敏十分擔心,用一件厚厚的外套裹住他,背上就往醫(yī)院跑。半路上,小宇終于喊出了一聲:媽媽,你小心點!楊敏聽后,淚水模糊了雙眼。楊敏明白兒子的病情隨時惡化,她對黃紀東說:大哥,我想帶小宇去沈陽治病,你同意嗎?黃紀東點了點頭。他有一萬個舍不得的理由,但他最希望的,還是讓小宇在生命最后的時光里盡量快樂。
目前,在楊敏夫婦的精心照料下,小宇的情況比較穩(wěn)定,而汪芳和黃紀東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隱身。他們說,只要小宇沒事,他們都不會去打擾楊敏母子的生活。他們希望小宇在母愛的滋潤下,能順利戰(zhàn)勝病魔。而他們,會在他鄉(xiāng)默默地為孩子送上一份祝福與守望......
親情故事“同桌”媽媽甘當兒子“耳朵” 母愛有多深
2011年8月,當陶艷波拿到兒子楊乃斌的大學入取通知書時,不僅緊緊抱住了兒子,兩人淚流滿面……一瞬間,往事的一幕幕像放電影一樣呈現(xiàn)在腦海里。這些年,為了聾啞兒子能和正常人一樣接受教育,她辭職做了兒子的同桌,充當兒子的“耳朵”。如今,兒子不僅學會了說話,還能和正常人一起學習和交流,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母愛里有多少不舍與堅定
都說十聾九啞,難道兒子從此要面對殘酷的無聲世界?陶艷波心有不甘,帶著楊乃斌四處求醫(yī)。陶艷波不知跑了多少醫(yī)院,北京、天津、南京,只要能夠治療聾啞的醫(yī)院,她都跑遍了,可是沒有地方能醫(yī)好楊乃斌的病。
為了給兒子治病,陶艷波整個人瘦了一圈,不少人都勸她:“你也盡心盡力了,就別再跑了。如果能治好孩子的病,這么多醫(yī)院跑下來也該有結(jié)果了?!边€有的人干脆勸陶艷波再生一個孩子,不要對楊乃斌再報任何希望了??商掌G波下定決心不放棄:“只要還有一點希望,我就會竭盡全力讓孩子好起來,過上正常的生活!”
楊乃斌到了要上學的年齡,按說,應該送楊乃斌到聾啞學校。但是,陶艷波卻不顧丈夫的反對和療養(yǎng)院的挽留,辭去工作,帶上兒子返回老家齊齊哈爾,租住在一間10平方米的小屋里。陶艷波自學唇語,教孩子學知識。
在陶艷波不厭其煩地耐心教導下,楊乃斌學會了漢語拼音聲母、韻母的發(fā)音,陶艷波笑了,她為孩子的進步而感到欣慰。能讓孩子接受正常的正規(guī)教育,是陶艷波始終不變的想法。除了繼續(xù)教唇語外,陶艷波還讓楊乃斌學習畫畫,為的是讓他把想說的話畫出來。正是楊乃斌的畫,最終成為他進入正常學校的敲門磚。
帶著楊乃斌,陶艷波找了附近的好幾所小學,校長得知孩子的情況后,都拒絕了陶艷波母子倆。后來,陶艷波來到了齊齊哈爾鐵路六小,她接連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都帶著楊乃斌從早晨開始站在學校門口,直到最后一次,校長被陶艷波母子倆的執(zhí)著精神感動了,決定讓楊乃斌留了下來。但校長說:“孩子聽不見聲音,怎么來完成學習呢?”陶艷波略加思索:“那我能陪他一起上課嗎?我充當他的耳朵。”從此陶艷波成了兒子的“同桌”,在學校成了一抹獨特的風景。
課堂上多了一位聾啞同學和一位阿姨,這讓班里的學生十分好奇。有些調(diào)皮的孩子搞起了惡作劇,不是把楊乃斌的助聽器當玩具就是把陶艷波的板凳藏起來。陶艷波沒有生氣,她想:要想兒子能和這些同學一樣正常學習,就必須融入到孩子們中間。為此陶艷波經(jīng)常幫楊乃斌班上的同學削鉛筆、打掃衛(wèi)生,有時就像母親一樣關心著他們,后來那些調(diào)皮的同學也不好意思再拿陶艷波母子倆開玩笑了。
課堂上,陶艷波讓楊乃斌看老師的唇語,而老師講課的語速比較快,楊乃斌根本跟不上老師的口形,上課總走神,為了讓兒子集中精力聽講,陶艷波在兒子走神時,常會掐楊乃斌,讓他注意看老師的口形,一堂課下來,陶艷波和楊乃斌常常是一身大汗。身邊的人也開始勸陶艷波:“還是讓孩子去上聾啞學校吧,不要這樣遭罪了?!笨商掌G波沒有放棄,她相信只要更多的付出努力,兒子一定會進步的。
上課的時候,陶艷波還要忙著記筆記,她把老師講的東西盡量多地記下來,回家后講給兒子聽。盡管陶艷波下了很大功夫教楊乃斌,可兒子的成績很不理想。有時候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陶艷波講了不知多少遍,楊乃斌還是做不出來。陶艷波有時也會偷偷落淚,但一想到兒子還要繼續(xù)求學,不管多難多苦,她都一個人咽到肚子里。
兒子的進步是媽媽的驕傲
1999年秋天,楊德智從北戴河到齊齊哈爾看望陶艷波母子倆,一家三口吃飯的時候,楊乃斌想吃桌子上的螃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夠不著,情急之下竟然喊了一聲“媽”,盡管發(fā)音不是很清楚,陶艷波還是從廚房沖了出來:“什么?兒子你再叫一句!”楊乃斌笑了笑。陶艷波和丈夫楊德智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兒子會說話了!兒子會喊媽了!”陶艷波笑著,眼角還掛著晶瑩的淚珠。
兒子無意間叫出的一聲“媽”,讓陶艷波的信心大增,她加大了對楊乃斌唇語的訓練,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學習,日積月累,楊乃斌慢慢地可以借助助聽器和唇語和別人進行簡單的交流。
隨著學習的漢字數(shù)量增加,楊乃斌開始練習筆畫順序,一次放學回家,陶艷波教他學習漢字的筆畫,可楊乃斌總是把一些筆畫搞混淆或是倒插筆,一連練了一兩個小時,楊乃斌失去了耐心,把助聽器拽了下來扔到地上:“我不要學習了,我不要上學了,這樣學習我很難受。”陶艷波非常生氣,打了兒子一巴掌,楊乃斌委屈地抽泣起來:“我為什么不如別人,我怎么聽不見聲音,我心里多么著急,多么害怕啊,媽……”看著兒子傳遞出的自卑與膽怯,陶艷波不由得鼻子一酸,她一把摟過兒子:“不要怕兒子,媽媽就是你的耳朵,只要你和媽媽一起努力,你一定會取得好的成績,甚至超過別的孩子的?!闭f完陶艷波也是淚流滿面,楊乃斌懂事地幫媽媽擦掉眼淚,使勁點了點頭。
從這以后,楊乃斌非??炭?,每次回到家媽媽輔導他做完功課,他還要自己多練習幾遍,直到媽媽再三催促才上床睡覺。在陶艷波和楊乃斌的感染下,許多同學也很友好地幫助他們母子倆,主動和他們交流,而陶艷波和楊乃斌也成了學?;钌膭钪竟适隆PW四年級時,語文老師為了讓楊乃斌提高作文寫作能力,對他單獨進行輔導,有時一篇作文會提出許多修改意見,楊乃斌也不嫌煩,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提高。漸漸地楊乃斌的成績上去了,每次測試都名列前茅,這讓陶艷波感到非常欣慰。而更讓她高興的是,楊乃斌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真正融入到了同學中間。
親情故事“外婆”變“媽媽”,她給了一個腦癱孩子未
春寒料峭的3月,她照例騎著自行車往郵局趕。工作人員已經(jīng)認識她:“韋阿姨,這次又要寄什么?”她拿出一雙粉紅色的嬰兒鞋,笑著說:“這雙小鞋子不錯吧,這個季節(jié)涵涵正好可以穿?!彼顚懙氖占刂肥潜本┑囊患裔t(yī)院,涵涵是和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一個腦癱孩子……大家都很詫異她為什么每隔一段時間就來給孩子寄東西,就像個“媽媽”照顧自己的孩子。
美好的“寶貝計劃”,一家四口
韋海燕45歲,她和這個遠在北京的孩子有一段很特殊的緣分。
23年前,結(jié)婚不久的韋海燕生下一個女兒,因為老公是廣漢的大戶人家,他們對海燕生女很不滿意,加之她因身體原因無法再生育,所以總對她橫眉冷對,百般挑剔?!芭c其被掃地出門,不如及早離婚,和女兒相依為命?!表f海燕對自己的選擇沒有后悔,為了女兒茜茜,此后她沒有再嫁,專心養(yǎng)育女兒??墒翘觳凰烊嗽?,2年后,茜茜被檢查出患上了地中海貧血癥,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血液病,醫(yī)生跟韋海燕說,這病不容易治,要做好思想準備。韋海燕不放棄,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女兒看好病。東奔西走了很多年,又是借債,又是賣房,茜茜終于在16歲那年,病情得到了穩(wěn)定,除了臉色有點蒼白,不能干重體力活之外,茜茜和普通人沒兩樣。
轉(zhuǎn)眼,茜茜20多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此時的她,也渴望愛情。跟女兒相依為命這么多年,韋海燕也希望有個好男人能走進女兒的生活,給這個家庭帶來生機。上天再一次伸出仁慈之手,給韋海燕和她漂亮的女兒帶來了幸運。2009年初,茜茜和一個名叫胡躍鵬的男孩戀愛。胡躍鵬來自農(nóng)村,為人老實,家里比較貧困,愿意做上門女婿。
婚后,韋海燕母女倆并沒有告訴胡躍鵬關于生病的事,直到幾個月后茜茜懷孕了,她們的內(nèi)心越來越不安。茜茜很想要這個小孩,胡躍鵬也沉浸在即將做父親的歡樂中,韋海燕看著這一切,心中暗暗祈禱,希望女兒能順利過掉生孩子這關。
然而,奇跡沒有再次出現(xiàn)。有天,茜茜突然昏倒在地,恰巧胡躍鵬上班不在家,韋海燕一見這樣就知道大事不妙,趕緊叫120救護車把女兒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了解了茜茜的身體情況后,就責怪說:“你們太不重視了,得了這種病最好不要懷孕?!?/p>
一番搶救后,茜茜轉(zhuǎn)危為安,孩子也引產(chǎn)了。真相隨之水落石出,韋海燕拿出家里僅有的20000元給女婿:“躍鵬,請原諒我們隱瞞事實,你拿這些錢回去吧,新安個家!”胡躍鵬含著淚說:“媽媽,不管茜茜遇到什么,我都要跟你們在一起。”韋海燕聽了淚如雨下,她也舍不得女婿走。
回家后,胡躍鵬提議:“既然茜茜不能生孩子,我們可以收養(yǎng)一個孩子?!表f海燕母女倆聽女婿這么說,自然高興。三個人興致勃勃地商議起他們的“寶貝計劃”。
2009年7月的一天,韋海燕接到成都一個親戚打來的電話,說是有個剛剛出生的女嬰沒人要,“重七斤一兩,你們要不要?”韋海燕立即接口說:“要,當然要!”她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女兒女婿,然后就叫了輛出租車趕到成都。
在成都青羊區(qū)婦幼保健院的育嬰房里,韋海燕見到了這個才出生幾天的寶寶,她像個小精靈在推車里擺動手腳,因為穿得不多,嘴唇上有點烏青,海燕心疼地將孩子裹在隨身帶來的毛毯里。
韋海燕給孩子取名胡夢菡,對外聲稱她是女兒茜茜所生。夢菡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莫大的喜悅,親友們絡繹不絕,買來尿片、衣服、奶粉、推車等,胡躍鵬的母親也興沖沖從幾十公里外的家里趕來,給孩子帶了2000元錢。韋海燕逢人便說:“我的苦日子終于熬出頭了,晚上可以睡了個踏實覺、做個好夢了?!?/p>
親母養(yǎng)母激烈爭執(zhí),恩怨難了
夢菡挺愛折騰人,晚上愛哭,要韋海燕抱到凌晨三四點鐘才肯入睡,海燕不在乎這些。夢菡的五官和身體發(fā)育得很好,眼睛清清亮亮,就像會說話似的,半年后孩子學會了認人,對韋海燕很依賴,只有當韋海燕把她抱在身邊時,她才不哭鬧。
韋海燕一直教孩子喊自己“婆婆”,畢竟這小孩是給女兒領養(yǎng)的,可是,夢菡偏偏不聽,她用會說話的眼睛盯著海燕,微微笑著,嘴角在蠕動,然后輕輕張開,露出一個玉蘭花瓣似的嘴型……“她叫媽媽呢!”根據(jù)孩子的嘴型,韋海燕立即意會到,她將孩子摟在懷里,腳步輕盈地在原地打轉(zhuǎn),一邊自言自語:“菡菡,我是你婆婆,你怎么叫媽媽呢?媽媽也好,媽媽也好!”
出生11個月后,韋海燕漸漸發(fā)覺小夢菡的不對勁,她比別的孩子愛哭,而且不會抓東西,教她走路也很困難,她的雙腿好像站不直。帶著種種疑問,韋海燕帶孩子去了醫(yī)院。經(jīng)過一番檢查后,醫(yī)生不無遺憾地說:“這孩子是腦癱?!表f海燕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斑@個病花錢是個無底洞!”那天,她的心情很低落,邊哭邊抱著孩子下樓。
夢菡仿佛看懂了韋海燕的表情,乖乖地蜷在韋海燕的懷里,時不時地笑兩下,露出兩個小酒窩,像要對“媽媽”說什么。韋海燕又看到那個熟悉的“媽媽”嘴型,這是多么甜美的小孩!韋海燕的心碎了。
回家后,韋海燕和女兒女婿商量了一番,決定將夢涵送還給高霞。此時,他們懷疑高霞當初的動機:故意瞞報孩子的病情。韋海燕起初很舍不得孩子,因為這一年多來,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夢涵拉扯大,她就是夢涵口中的“媽媽”?,F(xiàn)實擺在面前,腦癱這個病是治不好的,他們這個貧困的家庭根本負擔不了孩子的醫(yī)藥費,何況茜茜的病隨時可能復發(fā),她還得擔心女兒。韋海燕隱約記得在抱養(yǎng)孩子時,聽說高霞的經(jīng)濟條件不錯,她父母在成都有幾套房產(chǎn),若將孩子送還她,或許能讓夢涵及時得到治療……
幾天后,韋海燕帶著夢涵來到成都,她按照高霞身份證上的地址找到一個居民區(qū),但是小區(qū)已經(jīng)拆遷了,一幢正在修建的建筑物矗立在她的眼前。韋海燕茫然不知所措,抱著夢涵在街邊默默流淚。一個擦皮鞋的大姐同情她,過來安慰說:“妹妹,別傷心,我看能不能幫上你?!睙嵝拇蠼銌柮魇掠珊螅瑤ыf海燕到附近的派出所,在民警的幫助下,韋海燕獲得了小區(qū)拆遷后的地址。
經(jīng)過一番周折,韋海燕最后通過物業(yè)找到了高霞父親的電話,又通過高霞的父親要到高霞的聯(lián)系方式。撥通電話時,韋海燕的心情十分復雜,兩個只有過一面之緣的女人,通過聲音完全聽不出彼此的身份。韋海燕提醒高霞:“你還記得1年多前曾送過一個孩子嗎?”高霞這才想起來:“哦,原來是你!”“孩子有病,我要將她還給你……”還沒等韋海燕說完,高霞就緊張起來:“這孩子跟我沒有關系了,隨便你們怎么處置,我不想知道這一切?!闭f完她就立刻掛了電話,韋海燕再撥的時候,高霞就一直不接電話。韋海燕怒從中來,索性發(fā)了條短信:你再不接電話,我就報案。過了一會,或許是高霞害怕了,她打來了電話,和韋海燕約定了一個見面的地點。
當韋海燕抱著夢涵出現(xiàn)在高霞面前的時候,高霞盯著裹在毛毯里的孩子的臉看了半天,露出母性的關切眼神,但很快又被一臉冷漠和害怕的表情掩蓋?!昂⒆幽惚ё叩臅r候好好的,現(xiàn)在得了病就要退回來,這算什么意思?”高霞一口咬定夢涵的病是韋海燕疏于照顧而造成的。韋海燕無奈之下,用請求的口吻說:“我但凡有能力帶孩子去看病,就不會來找你。我們?nèi)叶己軔鬯?,你呢?她是你的孩子,病是從娘胎里帶來的,你好歹也得想想辦法……”高霞聽了不為所動,甚至放出狠話:“我就是坐牢,也不會要這個孩子?!币粋€執(zhí)意要退,一個堅決不收,雙方僵持不下,路人越聚越多,不解、質(zhì)疑、指責聲不絕于耳,夢涵被這個場面嚇得又哭又叫。
有人建議韋海燕和高霞去醫(yī)院給孩子做個鑒定,讓醫(yī)生給他們做個結(jié)論。于是,兩個女人一起來到醫(yī)院。通過醫(yī)生的詢問和鑒定,最終得出孩子腦癱的原因:高霞在懷孕6個月時,打算墮胎,服用了藥物,但沒有成功,夢涵依然頑強地降生了,但是腦部造成了永久的傷害。醫(yī)生還指出,高霞這種沒有經(jīng)過孩子生父允許,就把孩子送掉的行為已經(jīng)屬于違法。高霞低下了頭,對此供認不諱。一段不道德的男女關系殃及了一個無辜的小生命,韋海燕聽了連連搖頭,心疼不已。
迫于壓力加上自知理虧,高霞從韋海燕的手里接過孩子,剛剛睡醒的夢涵一離開韋海燕的懷抱就大聲哭起來,韋海燕見狀很心疼,趕緊把孩子再接過來。夢涵到了韋海燕懷里,馬上不哭了,嘴里含含糊糊地喊著:“媽媽,媽媽。”看著孩子甜美的微笑,韋海燕突然覺得自己很殘忍,就像將親生女兒送人一樣自責和難受。她抱著夢菡跟隨高霞來到她租住的屋子,哄孩子入睡之后,她又特意去買了夢涵常吃的奶粉,并且掏出600元錢給高霞,讓她一定要好好照顧孩子。
走上大街,行人熙熙攘攘,韋海燕的心里空蕩蕩的,一場激烈的爭端終于解決了,可她的內(nèi)心絲毫沒有輕松。高霞會對孩子好嗎?會帶孩子去看病嗎?韋海燕不斷想著這些問題。
愛心芬芳,照亮孩子的未來
回到家里,女兒女婿的眼睛紅紅的,失去夢涵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大的打擊,他們將孩子用過的東西一一打包然后藏起來,免得睹物傷情。那天晚上,韋海燕徹夜難眠,她總覺得夢涵就在自己身邊,幾次回頭看身邊的小床,空空的讓她很傷感。凌晨六點,韋海燕睡得迷迷糊糊,突然一陣電話鈴聲響起,是高霞打來的。“大姐,這孩子我沒法帶,她哭了一整夜,到處在找你……你聽,現(xiàn)在還在哭呢。”聽到話筒里傳來的夢菡的哭聲,韋海燕肝腸寸斷,她不停地對著電話說:“菡菡不哭,乖孩子,我就來看你!”
掛了電話,韋海燕顧不著洗漱就出門了,一個半小時后,她見到夢涵,此刻,所有的不安、焦慮、擔心全卸掉了,夢涵也高興得不得了,張開雙臂要韋海燕抱。
把夢涵安頓好之后,韋海燕又到樓下菜場去買了很多豬骨頭,她對高霞說:“孩子的腳一直軟得很,燉點骨頭湯,補補鈣,對她的病情會有幫助。”半個小時后,電飯煲里的骨頭湯開始沸騰,香味在整個屋子里彌漫開來。高霞被韋海燕的舉動所感動。
高霞的父母并不接受夢涵,他們覺得女兒在外面養(yǎng)了個私生女是件很丟臉的事,所以根本不讓高霞回家,更別提拿錢出來給夢涵看病的事。為了照顧夢菡,高霞辭職呆在家里,韋海燕則時不時地過來幫助她,給她帶來一些食物和金錢。兩個女人的心里形成了一個默契,夢涵是她們共同的孩子。
有一次,韋海燕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報道,湖北有個腦癱的孩子在他父母1年多的精心照顧下基本恢復了正常,節(jié)目中的專家說,腦癱孩子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康復并不是沒有可能。這個消息令韋海燕欣喜若狂。她先是告訴了女兒女婿,希望他們能夠一起幫夢涵治療,卻遭到他們潑來的冷水,“我們家的錢已全用在孩子身上了,以后怎么治療,這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韋海燕陷入了沉思,她家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該怎么救孩子呢?夜很深了,一家三口,還對一個本不屬于他們的孩子傷透了腦筋。
第二天,韋海燕來到成都,再次就給孩子治病的事跟高霞商量。高霞聽了擺出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看病看到現(xiàn)在,她早就已經(jīng)無計可施了。
不久,夢菡的事被正在做社區(qū)調(diào)查的志愿者小汪得知,小汪詳細了解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后,聯(lián)系到成都的一家電視臺。編導把韋海燕和高霞母女一起請到直播室。夢菡一直縮在韋海燕的懷中,不哭不鬧,只用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時而露出天真的笑容?,F(xiàn)場的所有人都被韋海燕的精神所感動,節(jié)目嘉賓李承鵬當即給孩子捐出5萬元,另一位嘉賓陳嵐承諾牽線搭橋,聯(lián)系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提供援助,并答應在北京治療期間,她每月給高霞母女支付500元生活費。
一個個好消息讓韋海燕喜極而泣……因為好心人的參與,她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多年后能在草地上活蹦亂跳的夢涵。落實了這一切資金來源后,韋海燕要回到廣漢去工作了。那天,當她坐在車上看著窗口外的高霞母女時,眼淚刷刷地流下來。夢涵一次次地想要掙脫高霞的懷抱,朝韋海燕撲過來,嘴里還不停地喊著:“媽媽,媽媽?!表f海燕對高霞說:“孩子那么小,就知道感恩,你好好照顧她,她將來也會記得回報你。”高霞點點頭說:“大姐,我聽你的。”
1個月后,北京一家醫(yī)院在給夢菡做了全身檢查后,作出了治療的方案。夢涵的問題在于粗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的不協(xié)調(diào),智力水平和正常孩子是相當?shù)?,如果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進行康復治療,還是會有很明顯改善的。聽到這個消息后,韋海燕很高興,每天和高霞電話聯(lián)系,了解夢涵的治療情況。
2011年4月,菡菡的病情恢復得很快,那天當韋海燕再次給高霞母女倆打電話時,就聽到夢涵在電話里喊:“媽媽,媽媽……”韋海燕感動得眼眶泛紅,雖然不知道孩子是在叫高霞,還是在叫她,但是她知道無論未來怎樣,夢涵這一生都有兩個愛她疼她的媽媽。韋海燕和女兒女婿也討論過,今后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他們也將一直關愛著夢涵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