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想念一些這樣的生命
當我還是5歲女孩的時候,有過一次喂狗的經歷。
那個黃昏,晚飯后,女孩端著一盤骨頭,走出家門,走向一只別人家的狗,一只饑餓的狗。當她把盤里的骨頭倒在那只狗的面前時,有一根骨頭濺得離那狗遠了一些,女孩想讓那骨頭離狗近些,所以彎腰去揀。就在那一瞬,狗撲向女孩為它揀骨頭的那只手,咆哮著,咬住不放。女孩兒尖利的哭聲驚破了黃昏的寧靜。
后來,女孩懂得,是那只狗以為她要拿走那一根骨頭,那根一落地就已經屬于了它的骨頭。
女孩漸漸長大,也越來越遠離了這種動物。因為她越來越多地知道,這是一種離人太近、已沾有太多人的氣息的動物。它的優(yōu)秀與可惡,在她那里,都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一種不適難耐的重,讓她柔軟的寵愛再已無法到達與接受。比如忠誠,比如黏稠,比如通曉人情,比如貪欲與淫。它,永遠不會成為她的寵物。
就是這樣一種生命,最近經常讓我想念與惦記。因為它在流浪,因為它拒絕被再次收養(yǎng),因為它忠誠無望的等待,開始有死亡的厄運覬覦。它就是那只流浪的狗。
院子的外面,是一條通向繁華大街的巷子,有200米的長度。巷子的兩旁,有坐落的住宅樓和一個漂亮的公共廁所。巷子口右端的臨街處,是一處樓宇漸起的工地。
兩個多月前的某一天,它就出現在院子的外面。此后的每一天,它就在那200米的巷子里游走,一步也不曾離開。
不同住宅樓里的人,都很快發(fā)現了它是一只流浪的狗。雖然它干凈、陽光、氣閑神定,連眼睛里的落寞都有一種從容不迫的安靜。
不同的人開始每天給它帶去食物。它也開始跟不同的每一個友善的人親昵。白天,它獨自游走,或者蜷縮在一個墻面與花臺形成的角落打盹。夜晚,守公廁的大爺喚它進入那個能蔽風雨的空間安歇。
漸漸地,它有了一個依戀的人。
那個收廢品的中年男人。他每天準時出現,總是給它帶著吃的,總是在等待廢品的很長的時間里,陪著它,笑,說話,或者玩耍。它也總是要用很多的時間,趴在他跟前,或者他收得的廢舊物品前,仿佛為自己找到了一種安穩(wěn)和意義。幾乎每一次告別,它都會把他送到巷子的盡頭。要是有一天他沒來,它就會有不安與低迷。很多人都看出來了,并開始在他跟前念叨。
他開始有了收養(yǎng)它的想法。有一天,他該走了,他喚著它,與它說著話,說要帶它回家。它與他形影相隨,向巷子口走去??墒撬K究還是站住了,那么堅決,雖然有不舍他離去的眼神,卻再沒有一絲跟隨的猶豫。因為它已經走完了200米的巷子,走到繁華的大街街口。它站在街口,佇立,送他遠去,然后轉身徑直走了回來?;氐阶羁拷鹤拥牡胤?,郁郁地躺下。
人們都說,那個地方,就是它被遺棄的地方。
其實,也就是這樣的地方,是它以為自己走丟的地方,是它等待的地方,是它夢想中主人會最終出現的地方,是它企求重逢與回家的地方。所以,它最害怕的,就是會被拴走,從此離開這個地方。它總是恐慌地抵抗與躲逃著被人拴住,不管是寵愛它的人還是心懷歹意的人。
我就居住在那院子里面。在進出中,每每見到它,總要和它打個招呼,彼此有一種相識的親切。每一次陪同母親散步的黃昏,總要在它身邊,停留很久。父親說,到天涼的時候,它也許就活不了啦。
院子外,一個面善的婆婆一邊為它放下帶來的食物,一邊詛咒。她詛咒那些企圖拴走它和拴走它生命的人:工地上做工的人,火鍋店的老板,和那些曾經出現過的打算用它換錢或者吃掉它的人。
婆婆說,哪個要是真吃了它的肉,一定會得癌癥的。
我知道,今天,現在,此刻,它依然在院子外,等待著它的命運。對于它來說,再次被收養(yǎng),或者死亡,都是相同的命運。因為它的生命里,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件事,那就是,等待。
我發(fā)現它,正在開始成為一種我不能走近的動物。隔著無法接近的一種距離,我開始想念它,并且,忘記了它是一只狗。
親情故事生命和愛,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那其實是一棵長在祖父墳上的果樹,我愿意這樣形容——它長在了祖父的肩頭。
那一年,我8歲。異常久遠的童年,卻是無比熟悉的畫面——父親領著我去給祖父上墳。墳上有一棵果樹,樹上結了幾顆不大的果子,我的個頭顯然是夠不到的。我嚷嚷著要吃那樹上的果子,父親說,爺爺的墳不能踩,不然爺爺在地下該不高興了。我就哭,很執(zhí)拗地想吃到。父親沒辦法,只好把我舉起來放到他肩膀上。然后,他站在爺爺的墳頭上,我很輕易就夠到了果子。
如果用超現實筆法畫出來,這畫面就是——父親扛著我,而地下的祖父,扛著父親。生命和愛,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我的大侄子是在祖父去世的那年出生的,這讓父親得到些許安慰——因為家里的人數沒變。歲月會將人刪繁就簡,也使人間生生不息。
父親慢慢變老,慢慢切換成祖父的姿態(tài)。
中秋節(jié)單位加班,沒能回去陪父親。給父親打電話,父親說:“你們都不在,貓在陪我吃月餅?!备赣H在電話里說,老天才死了。老天才是那個特殊年代造成的令人唏噓的悲劇。年輕的時候,他大學考取了一所名校,卻因為成份不好被壓著不讓去讀。他一輩子郁郁寡歡,也打了一輩子光棍。他心靈手巧,編的簸箕十分精致,但并不賣,誰來要就給誰,大方得很。有一年村里來了個瓦匠給人蓋房子,他去當小工打了3天下手,就偷著把瓦匠活全都學會了。
父親每次提起他,都會忍不住地一聲嘆息。所以,父親說什么也要讓我把學上到底。
當我前途渺茫、打退堂鼓的時候,父親和我吼起來:“我這輩子注定了是插在這土里的草,你不是!”后來我慢慢理解了父親,他是想把我推往更適合我的地方去。
后來,比父親年輕的人,去了遠方;比他老的人,去了更遠的遠方。
現在,村里的煙囪不冒煙了,不燒煤了,什么都用電:用電做飯,用電取暖,用電照明。可是不冒煙的煙囪,忽然就冷清了,只剩下麻雀在那里抱窩。有一種孤獨,蔓延開來。以勞動養(yǎng)家糊口,又以勞動為樂的父親,忽然停滯下來,像一副齒輪忽然生了銹。80歲的他,像是用光了所有的光明,退回到黑暗里,退回到自己出生前的海水里。
春節(jié)前的某一天,陽光暖得讓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季節(jié)錯亂,冬天里竟然插播了一條夏天的廣告。陽光白花花地照著,毫不吝嗇自己的光芒。父親對著久違的影子發(fā)著愣,好像在說,好久不見。
父親的屋子許多年都是同一個樣子,祖父的照片還掛在墻上,沒有人知道,我們不在家的時候,祖父會否從照片中走出來,幫我們把生活中一些看不見的灰塵,一一抹去。
那天夜里下了雪,斷斷續(xù)續(xù)。我給父親蓋了蓋被子,他竟是醒著的。他說,人老了,皮厚,不怕冷的。我無意間問起祖父墳上的那棵果樹,父親說果樹還在,只是很難尋到果子了。
那是祖墳,遲早有一天,父親會安葬在那里,那棵樹,也終將長到父親的肩頭;再往后,孩子也會把我安葬在那里。我想,那個時候,這棵樹也會長到我的肩膀上。
校園故事想念小魚
和小魚成為同桌,是在某個冬天的上午。之前我與他雖然已經同班兩年,但因為我向來不太愛搭理男生,和男生幾乎沒什么交集,所以對他的印象也只是總在籃球場上和別人搶籃球。當老師讓他坐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很不樂意。
但不管樂意不樂意,我都得坐在他身邊。每天早自修,他總是捧著本語文書哇啦哇啦地讀課文,吵得人心煩,我在一旁會時不時白他兩眼。他是個活潑的男孩,沒過幾天就和邊上的同學混熟了,但和我仍不怎么說話。我和他好像在賭氣,誰都不愿意先搭理對方。
小魚很喜歡吃零食,每天都要帶一大包零食到教室。下課時,他會先拿出幾小袋分給幾個死黨,然后自己才痛痛快快吃起來。一個普通的傍晚,他將幾顆巧克力放在我的課桌上。因為曾經他也讓我傳遞過零食給他的死黨,所以我問他:“給誰?”他看看我說:“給你的?!蔽铱纯辞煽肆Γ亓司洌骸爸x謝。”見他破冰向我伸出橄欖枝,我覺得之前對他冷冰冰不應該,于是開始像朋友那樣和他聊天。隨后的晚自習是我學習最認真的一個晚上,因為小魚的友愛讓我相信,在學習的道路上,兩個人攜手前進肯定比一個人跋山涉水有意思。
小魚的文科成績不是很好。語文老師講評試卷時報答案速度很快,小魚記不下來會問我,我就向他重復一遍老師的答案。有時他還沒聽懂,我就只能一遍遍重復,這勢必影響我聽老師講后面的內容。有幾次因為關鍵的地方沒聽清楚,我心里有點怨小魚,就不自覺地把和小魚說話的聲音提高了八度,語氣也不太友善。之后又覺得自己在課堂上大聲說話很不應該,偷偷看老師有沒有注意我,小魚有沒有生氣。通常這時候小魚還是繼續(xù)寫答案,一點也不生氣。我突然覺得男孩子就是寬容。每次到最后都是我先訂正完試卷,小魚拿去作參考訂正自己的試卷。
英語最不受小魚待見,英語課上,小魚總不好好聽老師講解,眼睛老是盯著地上看,我想這或許就是他學不好英語的原因吧。有天中午,我看了一眼他做的英語作業(yè),發(fā)現15道選擇題他只做對了3道,終于忍不住問他:“上英語課你怎么老是盯著地上看,在想什么呢?”他懶懶地回我:“我聽不懂老師說的?!蔽艺f:“那你更應該認真聽啊,用心學慢慢才能跟上?!蔽疫@話似乎起了點作用,在接下來的早自習,他開始背英語單詞、默寫英語課文了。
相比語文和英語,小魚的數理化成績要稍好一些,所以上這些課時他還挺認真的,課后也做大量練習。偶爾,班里的高材生都做不出來的數學難題,他卻能做出來,并且也樂意大大方方地教我。
平時,小魚總把發(fā)下來的試卷訂正后隨手往抽屜里一塞,可奇怪的是,在老師要求大家交訂正完的試卷時,他卻能很快翻出那張該交的試卷。雖然我每次都會把試卷收拾好,但關鍵時刻還是會找不到要交的那張。當我大叫“完了完了,試卷又找不到了”時,小魚就會放下手中的作業(yè)幫我一起找,還時不時提醒道:“看看語文書里會不會夾著?”但最后他常常會得意地來一句:“你看,雖然每次我都亂放,但總能一下子就找到?!闭f完還拍一下自己的試卷,一副很欠扁的樣子。
小魚喜歡打籃球,每周五下午都要和死黨一起去學?;@球場打比賽。有時路過球場看見他表情凝重地盯著籃球時,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喊:“小魚,加油!”看著他和幾個男孩在籃球場上飛奔,編織著純真的籃球夢,頓時覺得有夢想真好。我祝福小魚做好他想做的事,早目夢想成真。
轉眼一個學期過去,我和小魚考上了不同的高中,各奔東西。
又開學了,我有了新同桌,他學習努力,成績比小魚優(yōu)秀,但我總覺得他身上少了點什么。在閑暇時候我常會想起小魚。其實那時候作為同桌我本該好好幫他的,卻幫得不多,如今想來覺得很慚愧。小魚,我很想念你,也很想對你說聲“對不起”。
親情故事想念外婆
或許是這些日子一直處于忙碌和郁悶中,更加懷念曾經無憂無慮的童年和結婚以前的日子,更加懷念我那過世多年的善良和藹的外婆。
我母親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外公),是在我母親出生三個月的時候,因戰(zhàn)爭亡于日本鬼子的子彈下,留給外婆的,只有毛爺爺親簽的烈士證書。外婆一個人,帶著我的母親,熬過了最艱難的戰(zhàn)爭年代。
我在前面寫的父親、母親的生活的很幸福。
外婆有一點讓我母親特不理解的,就是她太會過日子。其實家里吃的喝的都不缺,而且綽綽有余。但是,她這一輩子還真沒享過福。什么東西不放壞了都不吃。有時我也和她吵吵,她總很認真地說:六零年的時候……時間長了,就隨她去吧,只要她高興。
我父親有時開玩笑地說:老太太吃了一輩子爛蘋果。這可是真的,每次別人送來蘋果或是我單位分了蘋果,她都找有潰爛的蘋果吃,把好的放著;過一段時間,她再找出發(fā)生潰爛的蘋果吃掉,好的再放著……
外婆很節(jié)儉,穿的衣服不到實在不能再穿了,她總是要堅持縫縫補補。她自己這樣,對家里人也這樣。她常說的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有時候媽媽生氣,說現在家庭條件好了,你年紀也漸漸大了,孩子們還能讓你吃不上喝不上嗎?她總說:誰知道以后什么時候再遇到自然災害什么的。我存著,還不是給你們留的。
那些時候,我很喜歡過年,年三十的晚上,外婆總是忙著給我趕制新衣服。每年的初一的早上,我都可以穿著外婆忙了一夜的新衣服出去拜年。我穿補丁衣服,穿到初中二年級,那時我們班只有2個學生穿補丁衣服了,同學們也經常拿我們兩個開玩笑,不過好象我們兩個從沒認為有什么羞恥。也是因為我的母親為此跟外婆吵了一架,才告別了我的補丁年代。
從小外婆很少打過我,記憶中有過兩次。一次是因為早上起來倒尿盆,是我第一次倒尿盆,那時我已經六歲了,她說我該學習做點家務。我用兩個指頭捏著尿盆的邊緣,沒端住,灑了一地。她很生氣,打了我的屁股。我哭啊,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挨她的打,那叫一個冤。等我回過頭看我外婆的時候,我看見她的臉上也流著淚水。第二次,是因為剛開始上學的時候,剛學寫漢字。老師說我的字不好,讓她監(jiān)督我練習。我草草地寫完,想出去玩。她說寫得不好,重新寫。我膩外了好久,在本子上寫著她的名字,后面是—大壞蛋!就這樣寫了兩頁,等她老收我作業(yè)的時候,氣得又把我反到她的腿上,打了屁股。這次,又是我哭,她也哭了。其實我那時候看外婆哭的時候,我心里很難過。每次挨打的時候,開始是因為疼,后來是因為內疚。
我在外讀書的日子,外婆的牽掛總時時在我的身邊的。其實當年每次趕著回家的感覺,主要是因為想念外婆;而在外面的日子堅持的理由,也是為了對得起每次離家的時候,外婆把我送到大門口,含著淚水,慢慢的向我揮動著她的手臂,白發(fā)隨風飄揚的時刻?,F在回想起來,依稀是在昨天。
工作以后,為了能讓我回到她的身邊,七十八歲的她,騎著自行車,到各處去簽章,還摔斷了腿,一直好幾個月才恢復好。她說,就是想讓我回來,在她身邊才放心。
在結婚的時候,她說把她存的錢給我,好好置辦婚禮和家用。當時我和我的另一半商量好了,不要家里的錢,因為他的父母年歲也大了,老人存的錢真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我們現在掙的比他們多的多,以后需要什么,自己存錢買就可以。即便這樣,外婆還是硬塞給我兩千塊錢,說有急用的時候,自己留著吧。結婚之前,外婆日夜趕制了2床褥子,兩床被子,用一個大大的有鴛鴦的包袱包著,說:即便以后有一天不在一起了,也不至于把你凍著。跟著老公回家結婚的那天,在車上回頭看看送行的家人們,我哭了,當時心里唯一牽掛的,是我的外婆。我不能天天在你身邊了,你可是能好好照顧自己?
經典童話一枕頭想念
熊奶奶寫信來說,地里的玉米成熟了。
媽媽對笨笨熊說:“我去幫奶奶收玉米,得離家好多天,你能照顧好自己嗎?”
“沒問題!但回來的時候別忘了給我?guī)в衩装舭?”笨笨熊最愛吃玉米棒,他這樣說著,高高興興地送走了媽媽。
這天,大伙兒在撿花瓣。
“把花瓣曬成干花,”小刺猬說,“肯定好香!”
“把花瓣做成項鏈,”小花鴨說,“肯定好美!”
“把花瓣做成帽子,”小老鼠說,“一定好神氣!”
“把花瓣做成背心,”小兔子說,“一定好軟!”
“做成花燈,”花斑豬說,“一定很亮!”
笨笨熊一聲也不吭,因為他想媽媽了?!氨勘啃埽毙∏嗤軉枺澳愕幕ò曜鍪裁?”“我……”笨笨熊說,“我給媽媽寫信?!薄皩懶?”小青蛙說,“好主意,我?guī)湍闼托?”
笨笨熊在第一片花瓣上寫——“媽媽,我的花瓣信漂亮嗎?”
小青蛙拿上信,“撲通”跳進河里,送信去了。
小青蛙很晚才回來——哈,媽媽也回了花瓣信:“花瓣信最漂亮!寶則”“太好啦!”笨笨熊舉著信對小青蛙叫,“我要天天請你送信!”
第二天,笨笨熊在花瓣信上寫:“媽媽,我會煮紅豆粥了?!?/p>
媽媽回信說:“寶貝越來越能干啦!”
第三天,笨笨熊看見掉落一地的花瓣,又想到了一個主意,他在花瓣上寫:“等媽媽回家,我要送媽媽一個驚喜!”這次呀,媽媽的回信是一幅畫。畫上,熊媽媽緊:緊地抱著笨笨熊!
笨笨熊要用花瓣給媽媽做一個枕頭。媽媽一定猜不到!他把撿來的花瓣曬干,聞一聞,有花的香,有陽光的香,有風的香,再聞一聞,有媽媽的香,笨笨熊的香,小青蛙的香…一這樣的干花瓣做成枕頭,會有多棒!
媽媽終于回來啦!除了玉米棒,她也抱著個枕頭!原來,媽媽也用干花瓣做了個枕頭送給笨笨熊!
“這是小熊的一枕頭想念啊!”熊媽媽抱著笨笨
,熊的禮物說。
“這是媽媽的一枕頭想念啊!”笨笨熊抱著媽媽的禮物說。
人生故事漂泊的游子想念家
A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澗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還有那夢中的橄欖樹,流浪遠方……”當年,我就是唱著這首歌離開家鄉(xiāng),開始了我半工半讀的打工生活。每每聽到這首包含著無限感傷的游子之歌,總是禁不住熱淚長流……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中,父親帶給我的傷害是巨大的。從我懂事的時候起,父母的爭吵就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在父親的眼中,妻子和兒女都是他的私有財產。他甚至說:“我叫你去死,你都不能問一個‘為什么’,就因為我是你爹?!彼恢浪o妻兒造成了多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至今,我還會經常夢到父親粗暴的呵斥和責罵,驚醒后痛哭失聲……
我的學業(yè)還有一年就可完成時,父親再也不愿供我上學,一看到我就大罵不止,罵我不孝,罵我沒有本事,罵我這么大了還不離開家……萬般無奈的我,帶著無限的感傷,帶著對故鄉(xiāng)的無盡眷戀,離開了家,開始了我半工半讀的打工生活。那一年,我22歲。
我來到一鄉(xiāng)村學校代課,業(yè)余時間繼續(xù)攻讀學業(yè)。在那里,每到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我總是孤零零待在學校里,同校的英子執(zhí)意讓我去她家。她母親是一位勤勞樸實的農家婦女,無私地接納和照顧著我。我和英子一樣稱她“娘”。在那個學校里,我完成了我的學業(yè)。記得臨走的前幾天,惜別的情緒籠罩著英子她們全家。她們給我套被子,給我收拾東西,那天早晨,她們一直送我到很遠……在以后的歲月里,我忙于工作,疲于生活,在每一個似曾相識的地方,總讓我想起英子她們家,想起曾給過我無微不至關懷的英子她娘。那濃濃的親情,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里。
當我終于拿到大學文憑時,求職卻不順利,我便到了沿海的一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雖是合資企業(yè),但條件相當艱苦。比如喝不上開水;偌大的飯廳里居然沒有一張飯桌。三四個窗口下擠滿了人。只要超過開飯時間半個小時,食堂里什么也買不到的。除了廠門口的小賣鋪有方便面賣,別的什么也買不到,而買到了方便面,又不一定能找到開水……
這一年,我結識了一位比我大八歲的男友,他是南方人,從小父母雙亡。我們一封接一封書信往來。第二年的冬天,他一封接一封催我回內地,說是實在不忍心讓我在外受苦,一定要給我一個幸福的家……漂泊多日的我多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啊。一個冬日,我終于回到了離別近三年的家。弟妹們都很高興,我也非常激動,感慨家中的變化。
可是,當我風塵仆仆地趕到武漢,在男友的房間發(fā)現了一個女孩的來信,是哭訴被他占有后的痛苦。信件卻被他批得不堪入目……我當時如雷轟頂。我連夜坐火車趕了回來,在車站一直呆坐到天亮。我把艱難的成長歷程一點點告訴他,一步步向他走去,可他居然是這樣一個人。當受傷的心稍稍平復了些,我回到家無言地提起行李,在新年即將到來之時,再次漂泊在茫茫天地之間。
B
在艱難的求職當中,生存放在了首位。我穿起了工作服,和工人們一道干起了男人們干的鉗工。每天和叮叮當當的機器打交道,一雙手變得粗硬起來。從樓上往樓下搬貨,從樓下往樓上運料……體力的不支和心情的壓抑,使我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生活使我付出了艱辛和汗水,同時也使我流下了心酸的淚水……為了補貼日常開銷,我有時也在商城做營業(yè)員,晚上去做家教。我深深記得那些幫別人看攤賣東西腿都站腫的日子,還有給那些生活在優(yōu)越條件下,除了吃和玩,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公主”“小皇帝”們做功課的日子,還有那些帶著大包包滿街跑著去送報的日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所在的這家工廠倒閉關了門,我來到一科技單位做辦公室工作。由于工資不高又沒有住房,我只好在大家都下班后睡在辦公室的沙發(fā)上,而第二天得早早起來,把一切都收拾好。
日子就這樣流逝著,青春也在日復一日流逝著……在流浪的途中,我也曾想回故里。可是,父母單位效益不好,只能勉強度日,況且大弟已經娶妻生子,一向重男輕女的父親能容得下我嗎?盡管我內心非常思念親人和家園,但我知道:那里是回不去的……
在我流浪備受磨難的心上,始終高掛著一輪明月,那就是家園和親人。我知道如今仍然孑然一身的我,無論送走多少年華,送不走的依然是親人的牽掛,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走不出故鄉(xiāng)的視野……“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首兒時就熟悉不過的詩詞,在身處他鄉(xiāng)的游子身上,做了生動無比的再現。漂泊的日子真的是好苦好累啊,負重的心靈多想有一個溫暖的港灣。如今,病中的我,就像是一匹瘦弱的駱駝,再也經受不住任何的風雨了,隨時都有一種要倒下去的感覺,可我還有好多好多的事沒有來得及做,我還有好多好多的計劃沒有完成,特別是,我至今還沒有見到生命中那個最重要的人,那個我渴望中如兄如父,能夠攜手并肩一同去走完這漫漫人生之路的人,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