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原始森林里,一條巨蟒和一頭豹子正在覓食,幾乎就在同時,它們發(fā)現(xiàn)并盯上了同一只羚羊。
豹子看著巨蟒,巨蟒看著豹子,各自打著“算盤”。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首先要消滅巨蟒。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須要首先消滅豹子。
于是,幾乎在同一時刻,豹子撲向了巨蟒,巨蟒撲向了豹子。
豹子咬著巨蟒的脖頸仍在想:如果不下力氣咬,我就會被巨蟒纏死。
巨蟒纏著豹子的身子還在想:如果不下力氣纏,我就會被豹子咬死。
最后,羚羊安詳?shù)仵庵阶幼吡?,而豹子與巨蟒卻雙雙倒地斃命。
最后有一個獵人路過此地,不僅收獲了豹子,還收獲了巨蟒。獵人對這一場爭斗感慨萬千,自言自語說:“如果兩者同時撲向獵物,而不是撲向?qū)Ψ剑缓笃椒质澄?,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同時走開,一起放棄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中一方走開,一方撲向獵物,兩者都不會死;如果兩者在意識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時互相松開,兩者也都不會死。它們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該具備的謙讓品質(zhì),轉(zhuǎn)化成了你死我活的爭斗?!?/p>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犯豹子和巨蟒這樣類似的錯誤,當(dāng)同一個目標(biāo)出現(xiàn),我們對它的渴望,常常使我們爭得你死我活,殊不知,彼此謙讓一下,結(jié)果將會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