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度賦閑在家,除了寫作外,經(jīng)常和一位專門在搞投資的業(yè)界大哥吃飯請教,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他跟我說,現(xiàn)在(沒工作)吃老本,沒關系,趁這個時候,反而有機會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他說,反而是在上班的時候,整天腦子里都在盤算著薪水扣掉支出剩下多少,那些都是“當下的金額”的數(shù)學。
他說,有錢人不是這樣想的。
“有錢人從來不賺‘當下的金額,”他說,“有錢人都只賺’未來的方向。”
我將這句話抄了下來。
很有道理的一句話。自此之后,我經(jīng)常循著這個道理去給別人建議。
有一次,給實習生演講,實習生問,當年做第一份工作時我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當年我貪圖那份工作月薪比別的地方多了一萬三千元,而選了它。
它沒有特別好,或特別有未來,只是因為“當下”它的月薪比別的工作多一萬三千元。
直到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薪水的秘密”.薪水的秘密就是當你的月薪超過5萬元,往后的“漲幅”可能是1萬元起跳;而當你的月薪超過10萬元,往后的漲幅至少是2萬元起跳;而當你的月薪已到20萬元時,往后的漲幅會是5萬元起跳。換句話說,當你月薪來到20萬元,你已經(jīng)不必計較那一萬三千元的差距了。
如果一開始為了多一萬三千元,而讓我晚了5年才能拿到20萬元月薪,絕對是得不償失!
況且,年資愈淺,家庭壓力通常更小,這時候,要想辦法不賺“當下的金額”,而賺“未來的方向”.
上次搭一輛出租車,司機建議了一條很奇怪的路,我很猶豫,勉強答應讓他走走看,結果果然那條路避過了塞車的干道,讓我比預計早了五分鐘抵達,車價也沒有比較貴。
臨走前,司機笑著說:“(當下)多賺你40元,我也不好意思啦!”
我突然領悟到,有些人習慣性地從“當下的金額”中去賺錢──
他們找出更多可以立刻產(chǎn)生收益的“新財源”;他們總是選擇比較“豐厚”的收益去走;他們計較著每一次的“收入”可否再多一點。
這些都是從“金額”中去賺錢,再怎么賺,也不比你“押”對了一個方向,還要“好賺”.
選金額,誰都會選;但選對方向,未來帶來更多的錢,這一思維已經(jīng)讓你與眾不同。
當下金額的誘惑,往往是錯誤的方向(所以金額才會這么誘人);愈難走的路,后面的往往就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