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內容
明代劉伯溫的《郁離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趙國有個人因家中有老鼠而不勝其煩,就向中山國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只貓,這只貓很會捕老鼠,但也很愛咬雞。過了一個多月,他們家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雞也全被咬死了。他的兒子為這事發(fā)愁,對他的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
他的父親說:“這個你不懂。我們家的禍害主要在于有老鼠,而不在于沒有雞。有了老鼠,它們偷吃我家的糧食,咬壞我們的衣服,穿通我們的墻壁,毀壞我們的家具器皿,這樣我們將要挨餓受凍了,不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能吃雞肉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為什么要把貓趕走呢?”
小編解讀
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所以我們要仔細權衡利弊,然后再決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