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話器中傳出的呼呼風聲】
父親因車禍被送往醫(yī)院的時候,亞舟正在第三次騎行去西藏的途中。許是在信號不好的區(qū)域,亞寧撥了很多次才終于打通了亞舟的電話。
電話那端,亞寧可以清晰聽見送話器中傳出的呼呼風聲,亞舟開口,好像因為氣喘而不時停頓:“亞、亞寧,你、你照顧好爸爸……”
亞寧的心,忽然就有種說不出的難受,當亞舟說“都靠你了”時,不知道他是否說完,亞寧就默默掛了電話。
這么多年,亞寧從來沒有認真地跟亞舟生過氣,雖然作為哥哥,亞舟實在是不太顧家。他天生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年少的時候就喜歡東奔西跑,所有的假期幾乎都在外面,先是參加夏令營,大了之后,便和同學組織騎行或者搭車去旅行……
因為陽光的暴曬,亞舟從年少時候起,就有了一身被陽光曬成棕色的肌膚。這樣的亞舟學習成績自然不是太好,18歲那年,勉強考入了一所不入流的大學,學校管理松散,亞舟從此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騎行愛好者。
對亞舟來說,遠方有一種難以抵抗的魔力,引得他一次次前往。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大學畢業(yè)后,亞舟和有同樣愛好的同學盤下了位于粉巷的一家酒吧,然后雇了人打理,自己則繼續(xù)旅行,樂此不疲。
這樣的亞舟,一年到頭很少有時間待在家里。
起初父母也試圖改變亞舟的愛好,卻一直未能做到,后來也只能由他了,父親自我安慰說,由他吧,總好過其他不良嗜好。
亞寧起初并不在意這些,只覺得哥哥的愛好與眾不同。和亞舟相比,亞寧倒是極其安穩(wěn)的性子,從小就比較“宅”,不愛熱鬧,更喜歡待在家里看看書、幫母親做做家務,甚至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做幾樣菜……在同年齡的女孩子中,亞寧的這種性子也少見。母親曾戲謔,明明是一對雙胞胎,性格卻是天壤之別。
【兩兄妹最親昵的時刻】
沒錯,亞寧和亞舟是一對雙胞胎兄妹,亞舟是哥哥,早出生幾十分鐘。
和很多雙胞胎不同,亞寧和亞舟不同的并不只是性格,還有長相。亞舟黝黑、高大,五官粗獷,亞寧卻嬌小、白皙,眉目纖細。
因為性格的不同,同齡的兄妹倆,自小倒也很少鬧矛盾,從來不會爭東西、搶地盤,因為亞寧喜歡的那些,比如布娃娃、音樂盒什么的亞舟全然無興趣,而亞舟喜歡的遙控車、望遠鏡之類,亞寧更是不屑一顧。甚至上小學后,因為成績的差異,兩人并沒有分在同一個班里。只是作為哥哥,亞舟倒是曉得每天放學后,等到亞寧手牽手一起走。
或者因為這個緣故,亞寧在班里少有男生敢欺負。而亞寧則喜歡吃飯時,看亞舟狼吞虎咽,常常會讓她忍不住笑出聲。亞舟就會沖妹妹扮鬼臉。
這是兩兄妹最親昵的時刻了。
日子便是這般乏善可陳。
大一些之后,兄妹倆相處的時間慢慢少了,亞舟考的學校離家遠,只能住校,亞寧考入離家一站路的重點高中,走讀。
大一些的亞寧性子越發(fā)沉靜、內(nèi)斂,越發(fā)戀家。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亞寧也選擇留在西安讀大學,學的金融專業(yè),畢業(yè)后便去了一家銀行的信貸部,離家不遠,依然可以住在家里,陪著父母。
彼時生活安穩(wěn),所以亞寧的戀家和亞舟的沒心沒肺之間,都是合理存在,并沒有什么矛盾,直到這一次。
【她是真的怨他了】
父親的診斷結(jié)果讓亞寧心疼和難過不已,那輛肇事的車子開得太快,導致了嚴重后果,醫(yī)生說,此后,父親都要坐在輪椅上。
強忍著沒有當場號啕大哭,但亞寧感覺到拿著病歷的手一直在抖。然后,當母親焦急地詢問狀況時,再也忍不住,亞寧抱住母親,眼淚唰唰地下來了。
那一刻,在心疼和難過之余,亞寧忽然有一點點恨亞舟,恨他在這樣的時候,在家里出了這樣重大事故之際,他竟然缺席。甚至沒有承諾即刻趕回,只是抱歉而已。
這讓亞寧覺得,亞舟的沒心沒肺,在親情的真相里,分明是一種冷漠。
入院當天,父親便做了手術,手術很順利,醒來后的父親也努力堅強地面對現(xiàn)實,反倒安慰亞寧別傷心。
這讓亞寧更加難過,父親是在晨練的路上被超速的出租車撞傷的,當過兵的父親這么多年從來沒有間斷過晨練,喜歡跑跑跳跳,可是以后……
亞寧不想面對這個現(xiàn)實,又不能在父親面前表現(xiàn)出難過。很想身邊有個人可以商量一下,哪怕只是傾訴也好。
但是亞舟,直到父親手術做完的第三天早上才出現(xiàn)。并沒有同亞寧寒暄,亞舟沖到父親病床前,叫了聲“爸”,眼圈就紅了。
父親并沒有責備亞舟,母親亦不語,像是已習慣了亞舟在這個家中的缺席,這種缺席,的確已不是第一次——曾經(jīng),兵荒馬亂的拆遷搬家時,亞舟缺席;父母20年結(jié)婚紀念,亞舟缺席;亞寧的畢業(yè)典禮,亞舟缺席;母親做闌尾炎手術,亞舟缺席;祖父去世的葬禮,亞舟也缺席……
那些時候,他都在路上,或者無法趕回,或者不想趕回,故意和不故意地,缺席了一家人本該一起的時刻。所以這一次,即使是這樣的事故,父母亦沒有抱怨他半句。
故此,亞寧覺得作為妹妹,自己也沒有理由多說什么,于是只簡單跟亞舟陳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亞舟抱歉:“都是我不好?!?/p>
亞寧緩緩舒一口氣,他是不好,但是,她已不想說。只是看著亞舟,亞寧覺得有些疏遠和陌生——不是因為長期不見,而是在感情上,遠了。
她是真的怨他了。
【他在意她的感覺】
之后,父親的康復期,亞舟沒有外出,每天早早晚晚在醫(yī)院守著。半個月后,父親出院回家休養(yǎng),亞舟跑出去買了功能最好的輪椅,耐心地教父親如何使用,每天推著父親去公園或超市,并且破天荒地在一天中午將行李搬回了家里――多少有點兒將功贖罪的感覺。
這反倒讓亞寧不太習慣,而亞寧更想知道的是,這一次,亞舟會停留多久?她不信亞舟會因為父親,徹底放棄自己多年的愛好――那是亞舟的人生夢想。 但出乎亞寧的意料,兩個月后,亞舟還沒有半點兒風吹草動,反倒是母親有些沉不住氣了,一天吃飯的時候,問亞舟:“不出去了?”
亞舟訕笑。
父親也勸:“我沒事了,你忙你的?!?/p>
亞舟依舊訕笑,過了片刻道:“我走了,亞寧還不恨死我?”說著,忽然抬頭沖亞寧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
就是那么一下子,亞寧的心松軟下來。原來亞舟是知道的,知道她的抱怨和她的小恨意。原來,他在意她的感覺。
然后那天晚上,亞寧看到了一篇小短文,是一個微信好友發(fā)來的,寫的正是兩個月前的某一天,在即將到達西藏的途中,在荒無人煙的山脈間,他的同伴“在路上”接到電話,父親遭遇車禍。為了盡快趕回去,“在路上”丟了車子,不停歇地跑到二十多公里外的路上攔到了一輛貨車。沒承想行至午夜,貨車出了故障,拋錨在荒野中的公路上?!霸诼飞稀睕]有停留,在寒氣襲人的高原的深夜,步行了4個小時,終于遇到第二輛貨車,又輾轉(zhuǎn)了兩次,才趕到西寧市,買到一張無座的票,站了近10個小時終于回到了西安。
后面,“在路上”跟了一個帖子:因為享受在路上的人生,所以我們不停上路,為此常常疏忽親人,錯過和親人相守的時光??墒菬o論是不是在一起,他們都在我們心里裝著,每一次,我的心,都帶著他們一起上路。又:當看到父親的手術單上妹妹的簽名時,我無比慚愧,那個名字,本該是我。謝謝妹妹替我擔當,謝謝這么多年,他們那么愛我,縱容我一次次為了夢想而遠離他們。慶幸此生,和你們做了親人。
“在路上”,正是哥哥亞舟的微信名稱。
亞寧的視線,就這么慢慢模糊起來,她想起那天亞舟出現(xiàn)在病房的情形:頭發(fā)凌亂、衣衫滿是塵土、眼睛布滿血絲、神情憔悴而慌張;想起微信中提到為了趕回來,亞舟所經(jīng)歷的奔波和勞苦;想起亞舟說的“無論是不是在一起,家人都在我們心里裝著”……亞寧的心,開始被一種柔暖的感覺慢慢包裹,她在這一刻知道了,遠方是亞舟的夢想,而家人,卻是亞舟的珍寶。每個人想要的生活不同,對親情的表達方式也不同,就像父母,他們對亞舟的不抱怨并非無奈,而是因愛而寵。亞寧喜歡的,則是和家人守在一起。而哥哥亞舟,卻習慣了把家人放在心里,和他一起上路。
其實在親情的一次次聚首中,亞舟的愛,從未缺席。
拂去眼淚,亞寧輕輕在后面跟了一句話:是的,我們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