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婆婆一邊往我的碗里搛肉,一邊嘆息:“買的羊肉就是不行,以后還得自己養(yǎng)一只?!彼较吕?,我很是不以為意,就為了過年吃頓羊肉,犯得著費事養(yǎng)只羊嗎?
可婆婆卻說到做到。第二年夏天,婆婆真的買了一只小山羊回家。從此,婆婆變得更加忙碌了,種地、種菜、喂豬、喂雞,另外,還要喂羊。
每天無論多忙,婆婆總要將小羊牽出去,找一塊野草鮮美的地方,放羊。放羊的同時,婆婆可沒閑著,而是不停割草——割下的青草曬干了,是山羊冬天的美食。
除了吃草,婆婆家的山羊還時常吃點好東西——山芋啊、花生啊、黃豆啊……婆婆的精心照料,讓小山羊長得膘肥體壯,一身白毛油光水滑。
年根下,鄉(xiāng)下多的是走村串戶的羊販子,一看到婆婆家的山羊,他們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不用說,這樣的山羊只要買到手,轉手就能賣出高價。但任憑他們開出多高的價錢,婆婆只有兩個字:“不賣!”
果然,待我們一到家,婆婆就請人把羊殺了。于是,過年的幾天里,羊肉就成了桌上的“主力”:清燉、紅燒、爆炒……家養(yǎng)的羊肉真的鮮美無比,令人百吃不厭。
可惜,年下回家,總是來去匆匆,在家根本住不了幾天。臨走,大包小包的行李中,除了老家的土特產,還有剩下的羊肉。后來,我曾用老家?guī)淼难蛉庾隽艘环萸鍩跹蛉庹写糜?,直吃得她嘴角流油胃口大開,將一鍋羊肉湯喝得丁點不剩?!疤懒?從沒吃過這么好味道的羊肉!”一邊吃,她一邊打聽哪里買來的羊肉;而我,驕傲地回應道:“這是婆婆牌羊肉,獨此一家,無處可買?!?/p>
年年夏天,當我在城里享受空調的清涼時,婆婆卻在鄉(xiāng)下,頂著烈日放羊割草。然后,在我們回老家過年的時候,用一桌鮮美的羊肉招待我們。
孩子出世那年,我們沒有回家過年,畢竟,孩子太小了,不適合跟著我們一路顛簸。
當婆婆在電話里聽到這一消息時,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失落:“不回來啊?還給你們養(yǎng)了只羊呢?!?/p>
我笑了:“養(yǎng)了就養(yǎng)了啊,你和爸爸自己吃吧?!?/p>
可我沒想到的是,過完年沒幾天,老家的一個鄰居竟然找上門來,帶來了大包大包的羊肉。
原來,婆婆把羊殺了后,依然舍不得放在家里自己吃,正好鄰居進城有事,她便托鄰居將羊肉全都帶了過來。那一刻,看著滿滿一大包的羊肉,我的心里充滿了感激與溫暖……
我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關于愛,一共有多少種表達方式,但我知道,最樸素最深情的一種,就是——養(yǎng)一只羊,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