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個習(xí)俗,父親六十歲了,兒子得給父親買雙鞋。到了鞋店,我說要雙碼的,但隨即懷疑起來——父親是不是還穿碼的鞋?
打電話到老家,電話沒人接。敢情父親又下地去了。
待在店里有些猶豫,店老板怕跑了生意,極力慫恿我說:“沒關(guān)系的,你先買,如果不合腳,可以來換?!?
換肯定麻煩,父親又不在城里,如果不合腳,來來去去就是上百里路。
那店主很熱情,拿出一雙雙鞋向我介紹:“這雙腳根兒高些,適合年輕人穿,這雙適合腳寬的人穿……”
我很迷惑。
父親的腳是什么樣的,屬于哪種腳型,我一概不知。我從鞋店里出來,帶著一點(diǎn)淡淡的遺憾。
我從來沒注意過父親的鞋,如果農(nóng)村里沒有這個習(xí)俗,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注意。
到了晚上,電話通了。接電話的是母親,母親輕聲說:“你爸的鞋你是買不好的,待我到城里來再說。”
母親真的到城里來了。我和母親去了鞋店,母親挑中了一雙,母親對店主說:“我試試?!蹦赣H把自己的腳伸進(jìn)鞋內(nèi),前后摸摸,兩邊按按,說:“換雙大碼的?!蹦赣H再穿,又重復(fù)了這些動作,說:“這雙剛好?!?
我為母親替父親試鞋感到不可思議?;貋淼穆飞夏赣H說:“這鞋就是貴了,恐怕他這輩子也沒穿過這么貴的鞋呢。”我說不上話來,但我相信,這雙鞋最合父親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