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頭們紛紛倒下,無疑讓年秋天的華爾街提前進入了嚴冬。然而,摩根大通公司卻是個例外。在首席執(zhí)行官杰米·戴蒙的率領下,摩根大通不僅經受住了次貸危機的考驗,更成為這場金融風暴中的一個贏家。
坐在紐約公園大道號樓辦公室里,杰米·戴蒙為自己在兩年前做的決定感到驕傲。因為眼下這一切絕非運氣使然,它歸功于一個正確的判斷。他被譽為“當代最睿智的銀行家”,熱衷的智力游戲是閱讀財務報表,在數據中尋找隱藏的秘密。年秋,次級抵押債券市場正呈現一片繁榮之勢,花旗銀行和美林公司仍在狂熱地開展次級貸款業(yè)務,但戴蒙已敏銳地洞察其危險的跡象。當年月,在對其零售銀行的一次常規(guī)月度業(yè)務總結中,戴蒙發(fā)現次級貸款的逾期付款現象正愈演愈烈。
戴蒙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立刻拿起電話。另一端是摩根大通證券產品主管威廉·金,當時他正在非洲的盧旺達度假。電話中戴蒙急促的聲音令金久久難忘:“我要提醒你留心次級貸款業(yè)務,我們要把這些產品都賣掉。我見過這樣的事情,它會有大麻煩?!?/p>
在摩根大通的發(fā)展歷程中,戴蒙給威廉·金打的這通電話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這標志著摩根大通一個顯著的戰(zhàn)略轉移,它從此開始大幅度削減持有的次級抵押債券。
在華爾街的眾多銀行家中,戴蒙無疑是最受矚目、最受人追捧,又最令人懼怕的一個。當年他曾追隨華爾街傳奇人物桑迪·威爾一手建立了花旗金融帝國,后來又戲劇性地和威爾反目,并于年離開了花旗。但銀行業(yè)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沉寂一年多之后,他決定東山再起。在很短的時間內,戴蒙就成功地改造了病入膏肓的美一銀行,之后他又促成了美一銀行與摩根大通的合并。年月日,戴蒙正式出任摩根大通CEO。
“在每個行業(yè),總會有某些大公司獲得成功,而別的公司則不會?!贝髅烧f他在這次金融風暴中的成功,并非因為自己決策的英明,關鍵在于他擁有一支能戰(zhàn)斗的“特種部隊”———風險管理團隊。
正是這支“特種部隊”,和戴蒙一起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發(fā)現了問題,然后迅速控制了風險。當然,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通過痛苦的抉擇,放棄了一部分市場。那時,從表面上看,摩根大通似乎暫時輸給了對手,但戴蒙告誡下屬“絕不跟風,笑在最后才是考驗一個團隊過硬與否的標準”。戴蒙一直認為,帶出一支好團隊是成功的保障。事實證明,戴蒙帶出的是“華爾街最好的一支團隊”。
摩根大通執(zhí)行委員會共有名成員,他們有的是戴蒙長期的忠實追隨者,有的是摩根大通的功勛員工,還有的是戴蒙從外面“挖”來的高手。入圍者是否名校出身,是否擁有一份光鮮的履歷,這些都不是戴蒙關心的。要想成為戴蒙團隊的一員,必須經受得住他反復、嚴峻的“考驗”———你是否能堅定地維護自己正確的立場。
摩根大通樓的會議室,被戴蒙稱為最重要的“決策地”。他的“人團隊”定期召開會議,通常一開就是一整天,會議氣氛就像“羅馬論壇”,激烈的爭辯常常延續(xù)到深夜。
大量詳盡的報告是每次討論的內容,也是戴蒙在決策過程中依賴的一個重要因素。僅在今年前個月,摩根大通信用卡部門提交的“行政管理報告”就厚達頁。
就是在這樣的討論中,這支團隊發(fā)現了次級貸款業(yè)務中那些有問題的數據。數據顯示這些業(yè)務存有極大風險,不管它看似多么有利可圖,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避開這種對手們追捧的產品。事后,戴蒙說:“在這次危機中,每個競爭對手都爭著去搶購那些產品,而我們則僅僅充當了旁觀者?!?/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