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柔性,主張謙退,這并不是消極和不求進取的態(tài)度,恰恰相反,在老子看來,這正是自我保全和獲取成功的保證。
那么,在遇到一個對手、必須決一勝負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做呢?一般人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發(fā)動自己的力量,去打擊它,削弱它,直至消滅它。但這首先需要力量對比上絕對的優(yōu)勢,而在對立的勢態(tài)中,哪里總是能夠保證占有這么大的優(yōu)勢?再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是常規(guī),你又經(jīng)得起多少次的損耗呢?所以老子提出的制勝之道,正與常人之設(shè)想相反。“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钡谌率恰独献印窌凶罡挥陉幹\氣息的一章,古人也有將《老子》看成兵書的,“兵不厭詐”,玩點陰謀是常有之事。
越王勾踐在一代人的時間內(nèi),于遭遇亡國后重新振興,覆滅了敵手吳國。其事之難,光靠睡柴草堆上整天舔豬膽就能管用嗎?關(guān)鍵是“將欲歙之,必故張之”,《老子》說過的那一套?!秴窃酱呵铩酚浳姆N向勾踐陳興國之“九術(shù)”,多半是誘使吳王向著狂妄自大轉(zhuǎn)化,從而醞釀危機。“九術(shù)”之外勾踐還有更厲害的一招,就是假意臣服吳國,鼓動并殷勤提供人力物力助吳王夫差北上與齊、晉爭霸,慫恿他完成稱霸天下的偉大理想。當夫差鼓著腮幫子把氣球吹得足夠大的時候,勾踐終于在背后發(fā)起了致命的襲擊。
曹魏末年,司馬懿和曹爽受遺命輔佐幼帝曹芳,曹爽憑借其作為宗室之臣的特殊身份,驕橫自大,培植親信,把權(quán)力逐漸收攏到自己手中。司馬懿并非沒有實力,但正是為了徹底打垮曹爽,他一味退讓,誘使對手高度膨脹。他幾次率大軍出征,在朝廷和軍隊中鞏固了自己的威望之后,不但不以此為根據(jù)向曹爽爭權(quán),反而聲稱風癱病發(fā)作,回家靜養(yǎng)去了。曹爽派人探望,只見他老態(tài)龍鐘,手腳抖顫,反應(yīng)遲鈍,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曹爽以為他確已不足為慮,更加恣橫無忌,引起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非曹爽派系的人紛紛不滿。看起來他的勢力很興旺,但實際上完全失去了應(yīng)變的彈性。等到時機成熟,司馬懿突然發(fā)動政變,揮手間就把曹爽擊得粉碎。
即使沒有對手的窺伺,一味膨脹也同樣是自取滅亡之道。眼下仍在蔓延的美國金融危機中,最先倒下的是新世紀金融公司。它在年僅有名員工,到年已經(jīng)擁有名員工、多家分支機構(gòu),成為全美第二大次貸公司,它的股票年間漲幅高達%。這家公司的管理層和普通員工一直在高度興奮中,不顧一切地搶占市場份額,公司的文化也以“勤奮工作,盡興歡樂”著稱。當金融危機來到時,這家因為過度膨脹而失去彈性的公司立刻崩潰,連茍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好像沒有敵人,但你也不妨認為命運之神就是一個險惡的敵人,它討厭自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