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離開水會窒息而死,人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就會像無水之魚一樣處處碰壁步履維艱,但是一個叫陳旻君的柔弱女子卻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一條無水之魚通過努力不但可以避免死亡的命運,還可能化身為龍,騰飛在無限廣闊的天空。
陳旻君出生在臺灣,在美國長大,對中文一竅不通,完全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可是年,她卻孤身一人來到中國,開辦了一家名為尚赫的保健品公司。
當時,人們對于保健品還沒有太多概念,而在美國吃魚油、維生素就像吃飯一樣普通,這是擺在她面前的一個巨大障礙,要讓人們接受保健品這個概念需要耐心細致的講解,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最困難的還不是這個,而是登記、辦證、申報、獲得營業(yè)執(zhí)照等繁瑣的手續(xù)。
為了辦手續(xù),她開始無休止地排隊,她看不懂墻上的提示,在排隊時經常排錯,很多時候其他人手續(xù)都辦好了,她還在四處碰壁。辛苦還在其次,中美觀念的不同卻讓她倍感困擾,在與人交往中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有一次,她到一個部門辦事,談到中午,那個單位領導說:“一起吃飯吧?!庇谑撬妥搅孙堊郎稀T诿绹晳T了男士埋單,吃完飯她也等著對方結賬,可對方就是不動,于是大家繼續(xù)吃,又吃了很長時間,她看那人還是不動,只好自己去結了賬,心里還在罵:“這是個什么男人!”
好不容易辦全了手續(xù),她開始向公眾推銷保健品,這個過程同樣困難重重,由于當時上門推銷這種形式比較少見,很多人把她看成了騙子,態(tài)度好點的就婉言謝絕,態(tài)度不好的就直接將她拒之門外。同時,傳銷這種銷售模式在中國也同樣受到了普遍的質疑,很多直銷商都用懷疑的目光看待她,有些人還冷嘲熱諷說她是假洋鬼子。
那時她的每一天基本都是這樣度過的:白天在外面跑,晚上回到賓館先蒙上被子哭一場,然后再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天。就這樣,堅持一天再堅持一天,公司終于有一個月銷售業(yè)績達到了萬元,適合中國的傳銷模式也基本建立,這條無水之魚奇跡般活過來了。
但很快更大的困難又來了,年,國家宣布不允許傳銷。當時陳旻君就傻了:這么多員工,還有萬直銷商,怎么向他們交代呢!她跑到北京,一個一個單位跑,一個章一個章地蓋。最后,國家工商局定了家企業(yè)可以轉為直銷,其中就有她的公司。這條無水之魚終于又贏得了喘息之機。
直到現在,陳旻君還是認為除了產品的質量,那一次的成功一方面是運氣,還有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誓不罷休的勁頭感動了別人。
之后公司的發(fā)展一路順風,但在年,陳旻君卻干了一件讓人聽起來不可思議,甚至有些“殘酷”的事。那年是公司創(chuàng)立周年,當時她正懷孕待產,而孩子的預產期與慶典時間幾乎重合,為了能參加慶典,她竟然“逼”著大夫給她做了剖宮產手術,將孩子提前一個月帶到了人世。面對不解,她很坦然地說:“當時我是真想站在公司周年慶典上,這是我孕育了年的孩子?。 ?/p>
現在,她的尚赫保健品公司已經占據了中國保健品市場的半壁江山,她還相繼成立了化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等子公司,在中國所有大中城市都建立了銷售點,直銷人員達萬。至此,一條無水之魚在不懈的努力下終于化作了騰空飛舞的蛟龍。
魚雖然沒有水,但卻學會了飛,成了一條龍,這個奇跡正是由長久地堅持和一點點的積累所達成的。陳旻君的故事告訴我們,身處絕境有時并非壞事,因為對一個堅定的人來說,絕境會激發(fā)出我們自身巨大的潛力,讓我們在成功的路上始終如一堅持不懈直至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