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了元禪師與蘇東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時,途中看到一座馬頭觀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禮拜觀音。
蘇東坡看到這種情形不解地問:“觀音本來是我們要禮拜的對象,為何他的手上與我們同樣掛著念珠而合掌念佛,觀音到底在念誰呢?”
佛印禪師:“這要問你自己?!?/p>
蘇東坡:“我怎知觀音手持念珠念誰?”
佛?。骸扒笕瞬蝗缜蠹骸!?/p>
學(xué)佛,其實(shí)就是學(xué)自己,完成自己。禪者有絕對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誰的氣概,所謂“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禪者的榜樣。
吾人不知道自己擁有無盡的寶藏,不求諸己,但求諸人,希求別人的關(guān)愛,別人的提攜,稍有不能滿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個沒有力量的人,怎能擔(dān)負(fù)責(zé)任?一個經(jīng)常流淚的人,怎么把歡喜給人?儒家說:“不患無位,患所以不立?!敝灰约簵l件具備,不求而有。觀音菩薩手拿念珠,稱念自己名號,不就是說明這個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