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堅持不懈的努力,靠勤奮換來的。舉世矚目的科學家霍金和諾貝爾就是很好的例子。
史蒂芬·霍金年年月日出生于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xiàn)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年前的同一天。他年青時就生患絕癥,然而他堅持不懈,戰(zhàn)勝了病痛的折磨,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家。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yè)后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后,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 后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但霍金不會因為小小的病痛的折磨而放棄了對學習的渴望,他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艚鹪趧虼髮W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fā)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霍金還在年月出版了《時間簡史》,已用種文字發(fā)行了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干的機械師、發(fā)明家,但由于經(jīng)營不佳,屢受挫折。后來,一場大火又燒毀了全部家當, 生活完全陷入窮困潦倒的境地,要靠借債度日。父親為躲避債主離家出走,到俄國謀生。諾貝爾的兩個哥哥在街頭巷尾賣火柴,以便賺錢維持家庭生計。由于生活艱 難,諾貝爾一出世就體弱多病,身體不好使他不能象別的孩子那樣,活潑歡快,當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他卻常常充當旁觀者。童年生活的境遇,使他形成了孤 僻、內(nèi)向的性格。
諾貝爾到了歲才上學,但只讀了一年書,這也是他所受過的唯一的正規(guī)學校教育。到他歲時,全家遷居到俄國的彼得堡。在俄國由于語言不通,諾貝爾和兩個哥哥都進不了當?shù)氐膶W校,只好在當?shù)卣埩艘粋€瑞典的家庭教師,指導他們學習俄、英、法、德等語言,體質(zhì)虛弱的諾貝爾學習特別勤奮,他好學的態(tài)度,不僅得到教師的贊揚,也贏得了父兄的喜愛。然而到了他歲時,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交不起學費,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學業(yè)。諾貝爾來到了父親開辦的工廠當助手,他細心地觀察和認真地思索,凡是他耳聞目睹的那些重要學問,都被他敏銳地吸收進去。
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年,他出國考察學習。兩年的時間里,他先后去過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美國。由于他善于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很快成為一名精通多種語言的學者和有著科學訓練的科學家。回國后,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許多生產(chǎn)流程,不僅增添了許多的實用技術,還熟悉 了工廠的生產(chǎn)和管理。
就這樣,在歷經(jīng)了坎坷磨難之后,沒有正式學歷的諾貝爾,終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一個科學家和發(fā)明家。
諾貝爾的母親去世后,他把億瑞典幣——一生的財產(chǎn),全部捐獻給了慈善機構,只是留下了母親的照片,以作為永久的紀念。后人為了永遠記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jīng)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
是什么使不起眼的小男孩變成舉世矚目的科學巨人?是靠堅持不懈的努力。
勤奮出才能,勤奮出成果,古今中外都不例外。王禎是中國著名的農(nóng)業(yè)學家。他走便了南北方的十七個省區(qū),經(jīng)過十幾年時間,才編成了巨著《農(nóng)書》。書剛問世不久,王禎就去世了。《農(nóng)書》的規(guī)模宏大,范圍廣博。全書共三十七卷(現(xiàn)存三十六卷,另有編做二十二卷的版本,內(nèi)容相同),大約十三萬字,插圖三百多幅。其中包括《農(nóng) 桑通訣》、《百谷譜》和《農(nóng)器圖譜》三大部分,既有總論,又有分論,圖文并茂,系統(tǒng)分明,體例完整。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們把我的成功,歸因于我的天才;其實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