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是做醫(yī)療器械的個體老板,幾年前迷上了京胡,還正兒巴經(jīng)地拜師學(xué)過一陣子.于是從不會到會,從熟悉到流利,她的京胡拉奏水平很是不一般.夏天傍晚的廣場上,嗚嗚咽咽的京胡聲吸引了不少飯后散步的市民駐足觀看,竟成了小城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
有人建議她報名參加某個電視臺演奏賽,獲得個名次什么的,說不準(zhǔn)會名利雙收。不料她沖那人擺擺手:“我閑來無事拉胡,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心中的那份喜歡。我之所以拉胡,只是因為我喜歡那種迂回飄蕩、柔腸百轉(zhuǎn)、悠揚空靈的感覺。如果讓我去參加比賽,心中必然會多了一份功名的壓力,煩惱自然接踵而至,也違背了我拉胡的初衷”。
自己閑暇時刻喜歡讀幾本閑書,寫幾篇閑文。在一個個陽光敲開窗戶的時刻,泡一杯清茶,翻開一本文集,任思緒隨著文字跳躍,竟心也明朗,氣也順暢;或在一個個靜謐的夜晚,把塵世間的一切煩惱統(tǒng)統(tǒng)拋于身后,伴著柔和的燈光,擁書而坐或臥而讀,悠然自得。讀過一些書,心中總會有一些感悟,便隨手錄下,稍作整理后投于報刊雜志,久而久之,竟也有不少文字變成鉛字。因為讀書寫作只是我的業(yè)余愛好,有感而發(fā),沒有壓力,沒有負擔(dān)。因為喜歡,所以堅持。我充分享受業(yè)余閱讀寫作帶來的快樂。
如今社會處處充滿了挑戰(zhàn)和壓力,想要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實屬不易,無形之中,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一份功利色彩,已經(jīng)很少有人為了某種樂趣而去做某件事情。我和朋友不為名所累,只是
堅持了心中的那份喜歡,同時也享受到了業(yè)余帶給我們的快樂。從這個意義上說,懂得享受業(yè)余,才會真正懂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