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智剛畢業(yè)那幾年,在工廠搞技術工作。廠里出產機器,都是“鐵疙瘩”:小的有幾百公斤重;大的能達到數(shù)噸以上。
有一段時間,廠領導經常讓阿智去銷售部門幫忙。
銷售主管是一位老師傅,姓晁,五十多歲了。他是個好脾氣、樂天派,每天都是笑呵呵的。尤其跟客戶,時常地拋出來一兩句幽默的話語,逗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他這種輕松的交流方式,挺合客戶的胃口,能很快地拉近賣賣雙方的距離,所以,客戶只要來過一次,等再來時就與晁師傅熟絡了。
聽他的話多了以后,阿智他們這些年輕人就給總結成了不少“晁師傅語錄”,比如:“客戶就是皇上”(他不說客戶是上帝)、“褒貶是買主”、“誰、誰離這兒可遠啦,他住在唐朝”(他故意讓人家回到古代)等等。
其中,以“褒貶是買主”這句話最富有哲理,而且,他還特意地對阿智他們這些小青年解釋過其中的道理。
先說褒貶。晁師傅的觀點是:顧客之所以褒貶商品,一是他懂行;二是他看得仔細;三是他真心想買機器。
而顧客對機器一通兒褒貶后,其最終目的是為砍砍價錢做鋪墊。所以,往往越是褒貶的客戶,越有買機器的動機,他最終會成為客戶。
后來,阿智發(fā)現(xiàn),晁師傅這句語錄屢試不爽,那些褒貶的客戶確實都買走了機器。還真靈!
不過,顧客的褒貶有不少都是屬于建設性的意見,經過晁師傅他們這些老銷售,反饋給阿智所在的技術部門,對產品進行修改、完善之后,得到了顧客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