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有一位蘇丹要考一考他的一位大臣是否聰明,給這位大臣高矮、大小、胖瘦、色澤全同的三個小金人,叫他辨明三“人”各自的特點。這大臣苦思冥想,心無旁顧,也不知所以。叫下邊人看,個個搔首語塞。
一個青年聽說了,自告奮勇來辨認(rèn)。他凝思片刻,要了三根草棍。他用第一根從小人之耳通入,從口中出來;用第二根通入小人之一耳,從另一耳出來;用第三根通入小人之耳,草棍伸入肚中。然后他說:第一個“人”的“嘴淺”,聽到什么便說出去;第二個“人”心不在焉,聽了什么這耳進(jìn)那耳出;第三個“人”深沉,聽進(jìn)什么藏在心中。
話音未落,滿座為之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