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就怕串線。你要找你爺爺,可對方說:“錯啦,這兒是托兒所!”這多叫人惱火。不過這種事難得碰上一次。
這回可不得了,全市所有的電話一齊串線,亂成一鍋粥。據說這是因為來了個外星飛碟,在咱這城市上空考察了三分鐘,所以電話受到干擾。電話局負責監(jiān)聽線路的師傅通知我,這三分鐘里他聽到了許多有意思的對話,我就把這些對話記了下來。
一個破壞分子找他的同伙聯系,沒想到接電話的是警察——
“喂,蜘蛛(spider),我是跳蚤(flea)。我們的代號為‘雞飛蛋打’的爆炸打算你清楚了嗎?”
“全清楚了。不清楚的是怎樣才能找到你?!?/p>
“記?。航裢戆它c在火葬場門口晤面。”
“曉暢啦,謝謝。實在是謝謝!”
“別忘了,晚上八點。”
“忘不了,晚上見!”
甲想同乙商量給丙送禮的事,結果丙本人代替乙聽了電話——
“我說小乙,小丙快結婚了,咱們是他的好朋友,總要意思意思吧?”
“那當然,否則還算什么好朋友呢。”
“再說,咱們送禮給他,以后咱們辦喜事,他會送還給咱們的呀?!?/p>
“嗯……既然是好朋友,就不要他送還了吧,啊?”
“咱們倒沒有什么,可小丙收了咱們的禮,能美意思不還禮嗎?他不吃不穿也一定要湊上這份人情的?!?/p>
“那……那多沒意思啊。干脆,也不送,也不還,行嗎?”
“行是行,可小丙不會生氣嗎?”
“不會生氣的。”
A大夫打電話給B大夫,卻和C病人對上了話——
“尊敬的先生,最近我老像魚一樣老喜歡吃蚯蚓,我對這病一點辦法都沒有,聽說您手段高明,專程——”
“什么?您也有蚯蚓病?我剛得到一個方子,還沒試過,但據說一定靈,先介紹給您吧?!?/p>
“太謝謝了!等會兒,我去拿紙和筆……好啦,請您說吧?!?/p>
“唔,醫(yī)生要求:服這藥時也得像魚一樣,一邊游一邊吃——”
“別,別說了!”
“給我開方的醫(yī)生挺有名,大家叫他A大夫…...”
一位旅客要坐火車去外地出差,但他打的電話串到了電影院——
“請問,五點半的票另有嗎?”
“您搞錯了,只有五點三刻的?!?/p>
“不,是您搞錯了。我看了時候表。”
“別說了,您是錯定了?!?/p>
“您錯了又不認錯,就是錯上加錯!”
……
(他們就這樣一向爭下去。)
有一個匿名電話,本來是想地打到蔬菜公司干部科的——
“聽說要把胡蝶(butterfly)迷提升為菜場蔬菜組組長,這是不妥當的。”
“怎么叫‘胡蝶迷’?”
“就是迷胡蝶唄,他家有好幾千種胡蝶呢。”
“這跟當組長有什么干系呢?”
“當然有干系。愛好胡蝶必然不會專心于本職工作。再說,胡蝶是粉蝶的親戚,粉蝶的幼蟲是吃菜葉的,這么說來,胡蝶也就是蔬菜的敵人,怎么能讓一個喜歡蔬菜敵人的人當蔬菜組組長呢?”
“感謝您提供的狀況。我們預備聘請這位胡蝶迷到我們這兒工作?!?/p>
“你們——?”
“這兒是昆蟲研究所?!?/p>
一個農民捕獲到一只珍奇植物,他趕忙向植物園報告——
“喂,植物園,我這兒有一只怪獸,三只耳朵五條腿?!?/p>
“我這兒是自然博物館。請問,你那怪獸是死的依然活的?”
“當然是活的。不過,它不肯吃東西,我也不知道該喂它什么。我怕弄死了,所以想請植物園快點接去,他們是行家,有辦法?!?/p>
“別急,別急。聽你的描述,這是一只罕見的珍稀植物,我們博物館當然很希望能增加這樣寶貴的陳列品。不過,它還在世,這就不大好辦,我們只能將死植物制成標本。所以你千萬別急著向植物園報告,不要怕這怪獸死了。等它一死,請立即通知我們,千萬別讓植物園知道!……”
一位電影導演找他的演員——
“喂,我已決定由您擔任《‘火氣大’伯伯》這部片子的主角?!?/p>
“我?你是諷刺我吧?”
“哦,錯了,我找的不是您。對不起?!?/p>
“哼,說一聲‘對不起’就完事啦?你做這種無緣無故的事兒,浪費了我的時間,浪費了我的精力……哼!哼!!哼!!!”
“哈哈,看來我依然沒錯,您的火氣比我的演員大得多,就請你來扮演‘火氣大’伯伯吧?!?/p>
一位作曲家向電臺提發(fā)起——
“我發(fā)起,最好把明天‘歌曲選播’節(jié)目里的《笑個夠》那首歌抽下來,換上另一首——眼淚汪汪。”
“我不是電臺,我是聽眾,一個歌曲愛好者?!缎€夠》和《眼淚汪汪》是同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對嗎?”
“哈哈,對極了,真是意外遇知音。我就是這兩首歌的作者。我認為后一首歌是我的頂峰之作,而前一首歌太幼稚,太膚淺,太不能代表我的水平了。”
“可是,我和我的許多朋友都喜歡《笑個夠》,不喜歡《眼淚汪汪》。”
“是嗎?……”
一位當媽媽的突然之間之間之直接到車禍通知——
“請鎮(zhèn)靜,女士,您兒子不幸碰到車禍?!?/p>
“天哪!”
“他已經蘇醒已往。我們從他身上找到了您的電話號碼?!?/p>
“嗚……怎么搞的呀,他一定是被坦克撞了!”
“新鮮,您憑什么作出這樣的判斷?”
“因為我兒子開的是本地最大的超級卡車,除了坦克,什么車子都撞不過他的?!?/p>
“什么?原來你兒子是開卡車撞人的那個!見鬼,那騎自行車被撞的青年不住在這里?”
“哼,不知道是哪家倒霉的小子?!?/p>
豆制品廠和西餐社聯系——
“西餐社,明天有一大幫外賓要來參觀咱們的豆制品廠,請幫助預備三百個色拉面包?!?/p>
“對不起,我們這兒是旅行社。不過我可以立即支持你三百個面包。這本來也是預備招待客人的,可是外國旅行社派來的代表說他們不喜歡這個。對了,順便向您訂貨,這位外國代表想買些中國特產帶回去,讓家人也一飽口福?!?/p>
“他要什么?”
“三百塊臭豆腐干。”
一家商店給他們的“協(xié)作單位”通新聞——
“明天有一部分緊俏商品內部處理,我們打算給你們留一些。明天整日下雨,就請后天來取吧?!?/p>
“錯了,我們是氣象臺。不過我們也挺愿意和貴店創(chuàng)建這種協(xié)作干系?!?/p>
“你們也有什么內部處理的東西嗎?”
“呃,我們可以提供‘內部預報’。比方說,根據內部預報,明天正午十二點二十三分至五十七分雨勢暫停,我們可以趁這機會來取你們的內部處理品?!?/p>
一個少年打電話向一家成人雜志社詢問稿件,卻碰到一位專門為孩子寫作的阿姨(或是奶奶,一位她說話時也像寫作時一樣,喜歡用娃娃腔,所以聽不出她的確切年齡)——
“喂,本人是文學愛好者,我的那篇描寫六國特務大混戰(zhàn)的拙作,不知你們過目了沒有?”
“嘻嘻,真逗!我呀,一聽就聽出來啦,你呀,還不滿十五歲,是一個想裝成大人的孩子,對不對?嘻嘻!”
“我也一聽就聽出來啦,你是一個想裝成孩子的大人?!?/p>
“喲,你真機靈。你別裝大人啦,咱們交個朋友怎么樣?‘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喂,喂!你……怎么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