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度身進補才能健康
中醫(yī)學認為,冬季是萬物收藏之季,此時人體需要補充更多熱量。而熱量來自于營養(yǎng),冬令進補就是要補充營養(yǎng)物質(zhì)以補充熱量、抵御寒冷。但有一點必須注意:冬令進補不僅是補益,也是治療,所以必須對癥下藥。
講究陰陽調(diào)和的老祖宗們很早就告訴我們,冬天是要“藏陽氣”的時候,藏得好,接下來的一年都可以健健康康。
但是,曾經(jīng)覺得自己根本完全不需要進補,憑自己冬天就會大增的食欲,肯定能補得綽綽有余。但是突然覺得,現(xiàn)實情形并不完全如此-
先看自己: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了、走到室外就渾身發(fā)冷、稍作運動就氣喘吁吁、內(nèi)分泌極度不正常,還有還有,腰酸背痛、兩眼發(fā)花……這些爺爺輩人才會得的毛病居然已經(jīng)降臨到了自己身上,進補看來勢在必行;
再看看周圍人:還沒入冬,配膏滋藥的專家門診前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同事每天抓一把藥丸塞進嘴里,超市簡裝的“冬令補湯藥材”賣到脫銷……似乎冬令進補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早已成為此間“大軍”。這個冬天,年輕人究竟需不需要額外進補呢?
專家建議度身定做很重要
其實進補的方式有很多,食補是一種,“開膏方”、服用保健品也是辦法-但無論是采取那種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度身定做。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體質(zhì),進補的方法不一樣,換句時髦的話說,絕對是“個體化”的服務。補什么、補多少,都和身體狀況有關,切不可盲目跟著廣告或者別人的建議走。
怎么服用有講究
要使冬令藥物進補收到預期的效果,正確服用很重要。
首先不主張在急性患病期間服用所謂補藥,如果身體有發(fā)熱、腹瀉、咳嗽等癥狀時,應在治愈或基本緩解后再以調(diào)補。否則不但起不到很好的補益作用,反而會使病情復雜。
另外在服用期間應該少用油膩、海鮮、辛辣的食品,同時還要盡量做到戒煙限酒、飲淡茶。如果是服用膏滋藥的話,因為其不含防腐劑,加上上海地區(qū)氣候偏暖,稍不注意就會有霉變。所以一定要把藥放于冰箱或陰涼干燥的地方。
調(diào)查案例
熬一碗粥善待自己葉子女33歲公司財務
我婆婆每天都會隔夜熬一鍋粥給全家當早餐-寒冷冬日,捧一碗熱粥在手,連心情也會跟著暖起來。所以我總是相信,百分百自然的食補才是最有效的。婆婆冬天熬粥最講究原料,常放些中藥材在里面。其實中藥并不一定都是苦不堪言的,很多中藥味道不錯-比如紅棗、蓮子、米仁,還有胡桃肉等等,都能起到保健效果。
難言之隱,膏方緩解阿達男23歲在校大學生
說來尷尬,我一直有個“難言之隱”,那就是便秘,每星期的那一次都像是進行一項巨大的工程。為此我想盡了各種辦法,酸奶加香蕉的方法試過,不得已的時候連瀉藥都用上了,但是情況仍然不見好轉,每到冬天情況反而愈加嚴重起來。
兩年前秋天偶爾看中醫(yī),醫(yī)生為我開了一劑膏滋藥,里面特意加入了很多健脾通腑的藥材。才吃了兩星期,“問題”便得到了極大程度的緩解。由此我便格外相信膏滋藥,每年一到深秋,必然拉上全家同“看病”,保證人手一劑。
簡直是美味啊Andrew男34歲IT工程師
記得去年冬天,日日加班至深夜,不但眼圈發(fā)黑精神不振,居然還長出了不少白頭發(fā)。
還沒女朋友先有白發(fā)怎么行!老媽急壞了,死活把我拉去看中醫(yī)??墒切r候喝中藥時拈著鼻子一口悶的經(jīng)歷至今難忘,我便要求醫(yī)生給配成膏滋藥。嘗過以后才發(fā)覺,與湯藥相比,膏方的味道絕對算是美味。至于方便更是不用說了,少了熬藥的辛苦,放在冰箱里隨時都可以食用,不像古人一樣還要為了如何保存而大傷腦筋。
稍不留神就“催肥”Jolin女27歲外企HR經(jīng)理
每年冬天,最怕的就是肉肉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生長,只要稍不留神,明天春裝至少要加大一個碼。所以我最害怕就是膏滋藥了,不但味道太苦、吃起來麻煩,拿來藥方一看,里面“催肥”的東東一大把-核桃、紅棗、冰糖等等,糖分和卡路里實在太高。
所以我還是寧愿當“膠囊族”,每天要吃的保健藥都放在小盒子里,到點往嘴里一倒就行。維生素A、C、E,再加上鈣片,一年四季我都不拉下,天天補都不會胖。
我的可怕經(jīng)歷David37歲國企財務經(jīng)理
關于冬令進補,我還真有段“不堪回首”的經(jīng)歷!
那年,從不下廚的太太突然心血來潮,說是要親手為我做一味補酒。也不知她從哪兒弄來了一大堆藥材,又是買酒、又是找大號玻璃瓶,足足折騰了兩個月。眼見著酒的顏色從清紅變得烏黑,太太特意選了圣誕夜,打開了她那瓶補酒……
當天晚上,我半夜就被送往醫(yī)院-我莫名其妙地發(fā)起高燒,全身還長了好多奇癢難忍的紅疙瘩,幾天后才漸漸痊愈。太太至今說不清那瓶酒里她究竟放了些什么,聽說是在地攤上買的藥材,她各種抓了一大把,統(tǒng)統(tǒng)扔進了酒里!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