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著名小說家劉鶚逝世
在111年前的今天,1909年8月23日(農(nóng)歷1909年7月8日),清末著名小說家劉鶚逝世。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農(nóng)歷七月初八,距今已110年)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淮安楚州)。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李光(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劉鶚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承襲家學,致力于數(shù)學、醫(yī)學、水利、音樂、算學等實際學問,并縱覽百家,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其《鐵云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于世,“甲骨四堂”中的二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云藏龜》等書,更是其拓印、系統(tǒng)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劉鶚的代表作《老殘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貪官好多少。這一點對清廷官場的批判是切中時弊、獨具慧眼的。這本書先后被譯成英、法、日文在國外發(fā)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名著。1909年七月初八日中風,當天逝世,享年52歲。劉鶚(照片左側為劉鶚親筆題字)七月初八日中風,當天逝世評論:《紅樓夢〉等四大名著是世界名著,還有很多中國著作像《老殘游記》也堪稱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