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見吳山橫,暮見吳山縱。
吳山故多態(tài),轉(zhuǎn)側(cè)為君容。
幽人起朱閣,空洞更無物。
惟有千步岡,東西作簾額。
春來故國歸無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
雕欄能得幾時好,不獨憑欄人易老。
百年興廢更堪哀,懸知草莽化池臺。
游人尋我舊游處,但覓吳山橫處來。
雙頰凝酥發(fā)抹漆,眼光入簾珠的皪。
故將白練作仙衣,不許紅膏污天質(zhì)。
吳音嬌軟帶兒癡,無限閑愁總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今歲東風(fēng)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信花應(yīng)恨,直恐明年便不開。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詮作堂于其側(cè),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屬余作二詩以記之。
柏堂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姿尚宛然。
雙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見太平年。
忽驚華構(gòu)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
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禪。
竹閣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
白鶴不留歸后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卻似蕭郎筆,千畝空懷渭上村。
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詰更無言。
君不學(xué)白公引涇東注渭,五斗黃泥一鐘水。
又不學(xué)哥舒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流泉無纟玄石無竅,強名水樂人人笑。
慣見山僧已厭聽,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復(fù)來軒轅,至今魚龍舞鈞天。
聞道磬襄東入海,遺聲恐在海山間。
鏘然澗谷含宮徵,節(jié)奏未成君獨喜。
不須寫入薰風(fēng)纟玄,縱有此聲無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