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心似水,不礙照花妍。
燕坐春強(qiáng)半,清陰月屢遷。
平生無起滅,一念有陳鮮。
裊裊風(fēng)枝舉,離離日萼蔫。
病吟終少味,老醉不成顛。
何必遨頭出,湖中有散仙。
世俗眩名實(shí),至人疑有無。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
坐令此溪水,名與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因拋彭澤米,偶似西山夫。
遂即世所知,以為溪之呼。
先生豈我輩,造物乃其徒。
應(yīng)同柳州柳,聊使愚溪愚。
牡丹松檜一時(shí)栽,付與春風(fēng)自在開。
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漏盡雞號厭夜行,年來小器溢瓶罌。
棄官縱未歸東海,罷郡猶堪作水衡。
幻色將空眼先暗,勝游無礙腳殊輕。
空煩遠(yuǎn)致龍淵水,寧復(fù)臨池似伯英。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fù)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予方嘆惜不已,殊曰:“雖損,尚可修。
”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誦詩云:“度數(shù)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
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箏是響泉。
”予夢中了然識(shí)其所謂,既覺而忘之。
明日晝寢復(fù)夢,殊來理前語,再誦其詩,方驚覺而殊適至,意其非夢也。
問之殊,蓋不知。
是歲六月,見子玉之子子文京師,求得其畫,乃作詩并書所夢其上。
子玉名瑾,善作詩及行草書。
復(fù)古名迪,畫山水草木,蓋妙絕一時(shí)。
仲殊本書生,棄家學(xué)佛,通脫無所著,皆奇士也。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云十三弦,音節(jié)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弦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dòng)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shí)無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