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方妙手嗟誰何,舊聞江東卜頭陀。
即今世上稱絕倫,只數(shù)錢塘陳道人。
宣和日試龍焙香,獨以勝韻媚君王。
平生底處虀鹽眼,飽識斕斑翰林碗。
腐儒慣用語燒折,兩耳要聽蒼蠅聲。
苦遭湯餅作魔事,坐睡只教渠喚醒。
豈知公子不論價,千金爭買都堂胯。
心知二叟操鈐鎚,種種幻出真瑰奇。
何當為吾調云腴,豆飯藜羨與掃除。
個中風味太高徹,問取老師三昧舌。
永夏追涼得午陰,扶藜仍有小叢林。
應憐老子腰腳健,可是禪房花木深。
卷簾高竹與佳色,隱幾黃鸝供好凌晨。
更遣驚人十樣錦,并澆宿昔江湖心。
簾卷秋風燭影紅,少年公子倒金鐘。
艷歌聲入流云去,肯問西鄰有病翁。
王孫吾輩人,著身一云壑。
五斗炊官倉,糟丘初不惡。
天公亦好奇,與著尋山屩。
大笑杜陵翁,不嗔驢失腳。
一來看都梁,幾見胡雁泊。
吾昔邊頭歸,淮南秋水落。
白魚能許肥,宿昔鱠葉薄。
棖香已思儂,吳虀真可作。
誰言會面初,晤語如有昨。
丹青可盡年,此事要商略。
都梁山色楊柳青,天乞覉臣如許情。
不嫌野褐垂垂好,故作春風踽踽行。
幽花傍水有孤笑,好鳥隨人時一鳴。
晚飯招提且僧缽,關心七尺瘦藤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