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時歌器醒時迷,甚矣吾衰慨鳳兮。
帝子祠前芳草綠,天津橋上杜鵑啼。
空梁落月窺華發(fā),無主行人唱大堤。
夢里家山渺何處,沈沈風雨暮天西。
收拾殘紅意自勤,攜鋤替筑百花墳。
玉鉤斜畔隋家塚,一樣千秋冷夕曛。
世界魚龍混,天心何不平?
豈因時事感,偏作怒號聲。
燭盡難尋夢,春寒況五更。
馬嘶殘月墮,笳鼓萬軍營。
文字聯交誼,相逢有宿緣
(前年五月,南社同人雅集湖上,如識先生)。
社盟稱后學(先生長余三十二歲),科第亦同年(歲壬寅,余與先生同應浙江鄉(xiāng)試,先生及第)。撫碣傷禾黍(今歲余侍先生游孤山,先生撫古墓碑,視皇清二字未磨滅,感喟久之),怡情醉管弦(孤山歸來,顧曲于湖上歌臺)。西湖風月好,不慕赤松仙(近來余視見世為樂土,先生亦贊此說)。
一夜西風驀地寒,吹將黃葉上欄干。
春來秋去忙如許,未到晨鐘夢已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