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 qiáo
藥材名稱 | 連翹 |
藥材拼音 | lián qiáo |
藥材別名 | 落翹、黃花條、黃鏈條花 |
英文名稱 | fructus forsythiae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藥用部分 | 木犀科植物連翹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果實(shí)。 |
(動)植物形態(tài) | 落葉灌木,高2~3米。枝條細(xì)長開展或下垂,小枝淺棕色,稍4棱,節(jié)間中空無髓。單葉對生,具柄;葉片完整或3全裂,卵形至長圓卵形,長6~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先葉開花,花1~3(~6)朵簇生葉腋;花萼4深裂,裂片長橢圓形;花冠金黃色,4裂,花冠管內(nèi)有橘紅色條紋;雄蕊2枚,著生于花冠筒的基部,花絲極短;花柱細(xì)長,柱頭2裂。蒴果木質(zhì),有明顯皮孔,卵圓形,頂端尖,長約2厘米,成熟2裂。種子多數(shù),有翅?;ㄆ?~5月,果期7~8月。 |
產(chǎn)地分布 | 生于低山灌叢或林緣。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等地。 |
采收加工 | 秋季果實(shí)初熟尚帶綠色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蒸熟,曬干,習(xí)稱“青翹”。果實(shí)熟透時采收,曬干除去雜質(zhì),習(xí)稱“老翹”。 |
藥材性狀 | 長卵形至卵形,稍扁,長1.5~2.5厘米,直徑0.5~1.3厘米。表面有不規(guī)則縱皺紋及多數(shù)突起的小斑點(diǎn),兩面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頂端銳尖。基部有小果?;蛞衙撀洹!扒嗦N”多不開裂,表面綠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點(diǎn)較少;質(zhì)硬;種子多數(shù),黃綠色,細(xì)長,一側(cè)有翅?!袄下N”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內(nèi)表面多淺黃棕色,平滑,具一縱隔。質(zhì)脆;種子棕色,多已脫落。氣微香,味苦。 |
性味歸經(jīng) | 性微寒,味苦。歸肺經(jīng)、心經(jīng)、小腸經(jīng)。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
臨床應(yīng)用 | 用量6~15克,水煎服。用治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fēng)熱感冒、溫病初起、溫?zé)崛霠I、高熱煩渴、神昏發(fā)斑、熱淋尿閉。 |
藥理研究 | 抗微生物;抑制磷酸二酯酶、脂氧酶作用;鎮(zhèn)吐;抗肝損傷;抗炎;抑制彈性蛋白酶活性;降低自發(fā)性高血壓等。 |
化學(xué)成分 | 含木脂素類、黃酮類、揮發(fā)性成分、苯乙烷類、乙基環(huán)己醇類、三萜類及香豆素類等化合物。還有樺木酸、連翹苷、牛蒡子苷、羅漢松脂苷、松脂素、連翹醇苷C、連翹醇苷D等。 |
使用禁忌 | 氣虛、陰虛發(fā)熱及脾胃虛熱者慎服。 |
配伍藥方 | ①治乳腺炎:連翹15克,蒲公英30克,王不留行9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②治腸癰:連翹15克,黃芩、梔子各12克,金銀花18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③治舌破生瘡:連翹15克,黃柏9克,甘草6克,水煎含漱。(《玉樵醫(yī)令》) ④治口臭:連翹為末糊丸,食蒜韭之后,茶吞6~9克,口中濁氣化為清氣。(《赤水玄珠》內(nèi)府治口臭方) ⑤治過敏性紫癜:連翹12克,紅棗30克。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bǔ)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養(yǎng)肝瀉火、明目退翳。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祛痰平喘、行氣化濕、舒筋活絡(luò)。屬補(bǔ)虛藥下屬分類的補(bǔ)氣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清熱解毒藥。
功效與作用:潤肺下氣、消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