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 yú yǎn
藥材名稱 | 紅魚眼 |
藥材拼音 | hóng yú yǎn |
藥材別名 | 爛頭缽、龍眼睛 |
英文名稱 | Redfish's eye |
功效分類 | 活血止痛藥 |
藥用部分 | 大戟科植物無毛龍眼睛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 var. glaberMuell.-Age.的莖。 |
(動)植物形態(tài) |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5~5米。莖褐色,無毛。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至寬卵形或近圓形,頂端急尖或鈍圓,基部鈍圓,邊緣背卷,下面主脈略帶紫色;托葉三角狀鉆形,后期略成刺狀。通常1朵雌花和2~3朵雄花同生于小枝的葉腋;雄花萼片5,卵形,彼此不相等,雄蕊5,3枚合生,2枚分離,腺體5枚,鱗片狀;雌花萼片寬卵形,不相等;花柱頂端2裂,裂片線形,卷曲。果近球形,漿果狀,紅色?;ㄆ?~7月,果期6~9月。 |
產(chǎn)地分布 | 生于路旁、山谷。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除去雜質(zhì),切片,曬干。 |
藥材性狀 | 橢圓形斜切片,直徑2~4厘米,厚約0.5厘米。表面淺褐色至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塊狀及縱紋。切面褐紅色。氣微,味淡、澀。 |
性味歸經(jīng) | 性平,味微澀。有小毒。歸經(jīng)未知。 |
功效作用 | 祛風活血、散瘀消腫。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
臨床應用 | 用量9~15克,煎服或浸酒服。用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 |
藥理研究 | 主要表現(xiàn)在祛風活血、散瘀消腫等方面。它屬于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止痛藥,常用于治療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等痹證。 |
化學成分 | 紅魚眼是大戟科植物無毛龍眼睛或龍眼睛的干燥莖。其具有祛風活血,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痛,跌打損傷等痹證。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確。 |
配伍藥方 | 紅魚眼-桂枝湯:紅魚眼和桂枝搭配使用,可以治療因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身痛、關(guān)節(jié)痛等癥狀。 紅魚眼-當歸湯:紅魚眼和當歸搭配使用,可以活血化瘀、散結(jié)消腫,對于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紅魚眼-防風湯:紅魚眼和防風搭配使用,可以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對于治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癥狀有較好的效果。 紅魚眼-川芎湯:紅魚眼和川芎搭配使用,可以活血行氣、散風止痛,對于治療頭痛、偏頭痛等癥狀有很好的療效。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養(yǎng)肝瀉火、明目退翳。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祛痰平喘、行氣化濕、舒筋活絡。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清熱解毒藥。
功效與作用:潤肺下氣、消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