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ú sāng huā
藥材名稱 | 扶?;?/td> |
藥材拼音 | fú sāng huā |
藥材別名 | 大紅花、朱槿、吊絲紅花、狀元紅、佛?;ā⒒ㄉ匣?、土紅花、大紅牡丹花、吊鐘花、木花、朋紅、公雞花、賊頭花、紫花蘭 |
英文名稱 | Hibiscus rosa-sinensis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藥用部分 | 錦葵科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的花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小枝圓柱形,被星狀柔毛。葉互生,寬卵形或狹卵形,先端突尖或漸尖,邊緣有粗齒或缺刻,或除近先端外幾乎全緣,禿凈,或于背脈有少許疏毛。花大型,單生于上部葉腋,常下垂;小苞片6~7;花萼鐘狀,5裂,裂片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狀,花瓣5,倒卵形,玫瑰紅色、淡紅色或淡黃色,有時重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結(jié)合成圓筒;子房上位,5室,花柱5裂,柱頭頭狀,雄蕊筒與柱頭甚長,超出花冠外。蒴果卵形,有喙,5瓣裂?;ㄆ谌辍?/td> |
產(chǎn)地分布 | 扶?;ǘ酁樵耘唷7植加趶V東、廣西、福建及西南各地。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花初開時采摘,隨開隨采,攤薄曬干。 |
藥材性狀 | 扶?;ㄋ幉某拾櫩s長條形,長5.5~7厘米。小苞片6~7,線形?;ㄝ帱S棕色,長約2.5厘米,有星狀毛,5裂。花瓣5,有重瓣,紫色或淡棕紅色,頂端圓或具粗圓齒。雄蕊柱長,突出于花冠外。子房5棱形,被毛,花柱5。體輕,氣清香,味微苦。 |
性味歸經(jīng) | 性寒,味甘。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 |
功效作用 | 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
臨床應(yīng)用 | 用量15~30克,煎服。用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濁。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用治癰腫、毒瘡、汗斑。 |
藥理研究 | 動物實驗表明,扶?;ㄌ崛∥镉薪祲鹤饔?,對平滑肌有致痙作用,還有抗生育作用。 |
化學(xué)成分 | 扶?;ê纹に?3-二葡萄糖甙,槲皮素-3,7-二葡萄糖甙,矢車菊素-3,5-二葡萄糖甙,矢車菊素-3-槐糖甙-5-葡萄糖甙,山柰酚-3-木糖基葡萄糖甙,矢車菊雙甙,槲皮素,矢車菊素,三十一烷,矢車菊素-3-槐糖甙,β-扶桑甾醇,及環(huán)肽生物堿。 |
使用禁忌 | 尚不明確。 |
配伍藥方 | 治癰疽,腮腫:扶?;ɑ蛉~,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綱目》) |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養(yǎng)肝瀉火、明目退翳。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祛痰平喘、行氣化濕、舒筋活絡(luò)。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解毒、止血。屬清熱藥下分類清熱解毒藥。
功效與作用:潤肺下氣、消痰止咳。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止咳平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