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iān zhě àn | 注音 | ㄅㄧㄢ ㄓㄜˇ ㄢˋ |
首字母 | bza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編者按語、編者注、編者評語、編者補充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編輯人員對一篇文章或一條消息所加的意見、評論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也作編者案。 |
編者按語是報刊編者對新聞或文章加提示性說明和重要批注的工作。有時和編者按語同義,言簡意深,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可以針對文中的觀點或材料表達編輯部的意見,又可以提示要點并借題發(fā)揮,是一種特殊的編輯任務(wù)。在兩種情況下應(yīng)加編者按:(一)新聞或文章反映了新事物、新問題、新經(jīng)驗、新見解,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的最新政策精神,又沒有完全被人們所認識,需要編者加以引導。(二)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新聞或文章,需要向讀者推薦或進行說明,提請讀者注意,以擴大宣傳效果。編者按的運用靈活多樣,可以根據(jù)需要放在新聞或文章的前面、中間或結(jié)尾。加在最后的稱“編后”;也有單獨成章的,稱“編者的話”。我國近代中文報紙最早采用編者按的是《東西洋考每月統(tǒng)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