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清晨,村旁河上有個冰窟窿。 一只狐貍跑來取水飲用。 不知是它欠缺小心,還是命運作弄, 狐貍弄濕了尾巴,尾巴在冰上結(jié)凍。 本來只要忍痛一扯,便可躲過災星, 當然要掉些毛,但不過二三十根。 這樣,在人們來到之前, 她完全來得及擺脫困境。 可是狐貍愛惜尾巴,拔一毛也不肯。 那尾巴毛茸茸,蓬松松,閃亮如金。 她想:人們還在沉睡,氣溫要回升。 也許冰會融化,可保尾巴一毛不損。 誰知等了許久,天色已經(jīng)大明, 人們開始走動,人聲依稀可聞, 尾巴和河冰卻粘得越來越緊。 可憐我們的狐貍左右折騰, 怎么也無法離開那冰窟窿。 算她走運!忽然跑來了狠兄, 狐貍喊出了哀告之聲: “親愛的朋友,親家,我的爸爸! 我要死了,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狼停下了腳步前來救援, 他使用的方法非常簡單。 狼咬斷了狐貍的尾巴, 狐貍保住了性命,禿著尾巴回家。 這首寓言的意思十分明了: 如果狐貍當初舍得一些毫毛, 就會把她的尾巴確保。 (何世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