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齊白石定居北京,但北京的藝術圈對他的畫并不認可,為了畫出名聲,齊白石每天都異常辛勤地作畫。
有一天,齊白石又像往常那樣來到一片菜地邊畫畫,有個老農(nóng)正在地里種玉米苗子。老農(nóng)看著這個天天出來畫畫的小老頭,笑著說:“你看上去很勤奮,不過是假勤奮罷了!”
“假勤奮?”齊白石愣住了,因為從來沒人這么說他。“為什么這樣說呢?”他饒有興致地問老農(nóng)。老農(nóng)卻反問道:“如果我告訴你,這些玉米苗子全是在籮筐里自己蹦跶成苗子的,你相信嗎?”齊白石不無困惑地說:“再好的種子也要埋到土里才能生根發(fā)芽,怎么能在籮筐里蹦跶成苗子呢?” 老農(nóng)笑著說:“對呀,你看上去雖然很勤奮,但就像是一顆在籮筐里蹦跶的玉米種子,卻始終不肯鉆進土里,又怎么能生根發(fā)芽呢?”
齊白石愣住了,也醒悟了:老農(nóng)話糙理不糙,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靜下心來把素材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行!齊白石決定閉關修煉。九年后,他終于突破畫風成就了新的格局。
后來,齊白石總會說是一個老農(nóng)的忠言改變了他的一生,但事實上,若他沒有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虛心品格,別人有再好的意見,又怎能影響或改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