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縣下封村荒蕪地的防空洞,挖得十分龐大,因為當時那兒被某軍區(qū)定為地下糧倉,由一個營的工兵挖掘。
下封村的地下工程,是秘密進行的,出口很大一片范圍內,有哨兵警戒,不許外人靠近。工兵營的營長李長信,嚴格按照圖紙進行著工程,哪兒貯藏糧食,哪兒防水火,哪兒疏散人員,哪兒通過部隊,都一一按部就班地挖掘著。主干道很寬敞,能順利地通過一輛大貨車。
李長信計算著工程進度,再過兩天,整個工程就完工了,上級來驗收時,一定會嘉獎他們這工程的優(yōu)質高效。在深達五米的地下,李長信為了提前完工,帶頭挖掘最后一段隧道,那是段兵道,出口指向西楊村。
寬敞的兵道里,是用耐火磚砌成的拱頂,洞壁上角走著照明電線,洞壁和地面之間,留有小型的排水溝。隧道里的照明電燈也算密集,可還是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人在這里,仿佛下沉九泉似的。
李長信親自開著小型挖土機挖土,一直是原生土的前方,突然出現了五花土。很有地下作業(yè)經驗的李長信,停下挖土機下去查看。那散亂古舊的紅褐色土層,強烈地向李長信傳遞出一種異常信息。李長信看了一會兒,心想不管什么吧,只能按計劃直掘過去,不能繞開。
挖土機繼續(xù)開動,后面的工兵在有序地向外運土、加硬地面、修整洞壁、牢固洞頂,一切如常。李長信開著挖土機掘進了一段,見沒出現什么異樣情況,就不再把五花土當回事了。突然,咣的一聲,挖土機的挖斗齒抓在什么硬物上,李長信變化著角度接連操縱了幾次,挖土機就是吃不進土里,前面就像是堵著面銅墻鐵壁。李長信再次下車查看,見那五花土中露出堅硬如鐵的混凝物,質地比得上現代的水泥,決不是什么巖石。
工程已到收尾處,怎么能功虧一簣,再說李長信也好奇前面是什么擋著,他找來技術骨干研究現場。大家分析到那混凝物是由砂石、木灰、糯米組成,不難判斷這就是古代高等級的混凝土,規(guī)格等同于現代的一百號水泥。李長信跟技術員很快定下用電鉆穿透的方案。
火星四濺中,高威力的大電鉆切割著像巖石般的混凝物,幾個人忙活了半天,累得筋疲力盡,打透了兩米的距離,才把混凝物打穿。混凝物后面又是五花土,比先前的更紅。眼看一天的工作該結束了,李長信決定讓大伙兒停工,上去吃晚飯。
所有的人上到了地面上,吃過晚飯后,李長信沒有去營房睡覺,而是一個人又鉆進了隧道,他想再研究一下那五花土。李長信一路打開隧道里的照明路燈,幽深的隧道里,不時有老鼠竄過。終究是工兵做的活兒,寬大的隧道即使在昏暗的燈光下,也顯得堅挺括凈,讓李長信很覺得意。走著走著,李長信心里閃過一絲疑惑,平常進隧道,燈光都亮得晃人眼,今晚好像電力很低,一盞盞燈像是渴睡人的眼,昏暗得死氣沉沉。
到了五花土壁前,李長信用手電筒一寸一寸地移照著,五花土里遺留下的古代消息非常豐富,李長信看著看著就惶惑起來,一般說來,五花土已經是不尋常了,古代混凝土的出現,更是非同一般,那表示著后面不是墓葬就是重要工事,看來得向上級請示要不要繼續(xù)挖下去了,或者怎樣挖下去。
李長信正研究著五花土壁,隱約聽見土壁的后面,傳出轟隆隆的悶響,連帶著地面都有點震動。李長信的第一反應就是地震了,隧道挖得再堅固,李長信也不想在地震時鉆在里面,萬一哪里有了塌陷,他就要被活埋在里面了。李長信轉身向出口就跑,土壁后的隆隆聲,一下子變得清楚宏大了,像是穿透了隧道,爆發(fā)的聲音沿著隧道釋放出來,直逼李長信的身后。李長信扭頭回看,驚駭得差點忘記了逃命:一隊駟馬拉載的古代戰(zhàn)車,轟隆隆地順著隧道馳來,車上一例兒并肩站著三個士兵,中間是馭手,左右分別是拿著長兵器的魁偉軍士。李長信畢竟當了這么多年的兵,見戰(zhàn)車橫沖直撞過來,心想決不能再順著隧道直跑了。幸好隧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藏身洞,當時設計這些藏身洞,是出于在隧道里回旋避讓考慮的,沒想到這時用到了。李長信見身邊就有一個藏身洞,便以最快的速度躥進洞去,他背貼著冷森的土壁,緊張地看著幾步之遙的外面隧道。轟隆隆的豪華戰(zhàn)車過去后,緊跟著是披著鎧甲的騎兵,騎兵過后,又是手持長戈大戟的步兵。他們身材高大威武,邁著的步伐整齊劃一,踩得地面震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