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春日的午后,父親與兒子一起來到林間漫步。這是一個美麗而安靜的日子,溫暖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許多鳥兒在枝頭雀躍。
在一個彎道處,父親忽然停了下來。他望著自己的兒子,在短暫的沉默之后,他問道:“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兒子仔細地聽了聽,幾秒鐘之后回答說:“我聽到了鳥兒的叫聲?!?/p>
“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父親又問孩子。
兒子側(cè)耳傾聽,笑著說:“還有馬車的聲音!”
“是的,是一輛馬車,而且是一輛空馬車?!备赣H若有所思地說。
兒子非常奇怪,于是問他:“你有看見馬車嗎?您是怎么知道那是一輛空馬車的呢?”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輕易地分辨出馬車是不是空的。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兒子想了想,還是有點不明白。父親又接著說:“就像我們身邊的一些人一樣,他們肚子里沒有多少知識和涵養(yǎng),他們卻總是口若懸河,一心想顯出自己很有水平。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貶低別人,其實這樣的人最無知,腹內(nèi)空空?!?/p>
兒子思索著父親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常常反省自己。每當(dāng)看到那些滔滔不絕、粗暴地打斷別人談話的人,或者那些目空一切、肆意貶損他人的人,他的耳邊就響起了父親的那句話:“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口若懸河之人往往腹中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