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匹千里馬老了,拉著鹽車來到太行山。它吃力地伸著蹄子,彎著膝蓋向前走,尾巴下垂,腳掌也爛了,涎水灑在地上,渾身汗水直流,拉到半山坡便走不動了,駕著車轅不能繼續(xù)上山。
正巧伯樂遇到了,他趕忙下了車,撫著這匹馬心疼地哭起來,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它身上。
這時,千里馬低著頭噴著鼻子,仰起頭長鳴了一陣,宏亮的聲音直達天際,好像是從鐘磐之類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一樣。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感到伯樂是它的知己呀!
《戰(zhàn)國策·楚策四》
寓意:千里馬最難遇的是伯樂,人才最難遇的是知音。
原文:
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月付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纟寧衣以冪之。驥于是亻免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