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2021免费的一级片,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精品国产欧美,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資治通鑒》唐紀·唐紀五十四

唐紀五十四原文

  起屠維赤奮若七月,盡玄黓執(zhí)徐九月,凡三年有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

  ◎ 元和四年己丑,公元八零九年

  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簡彈京兆尹楊憑,前為江西觀察使,貪污僭侈。丁卯,貶憑臨賀尉。夷簡,元懿之玄孫也。上命盡籍憑資產(chǎn),李絳諫曰:“舊制,非反逆不籍其家?!鄙夏酥埂{之親友無敢送者,櫟陽尉徐晦獨至藍田與別。太常卿權德輿素與晦善,謂之曰:“君送楊臨賀,誠為厚矣,無乃為累乎!”對曰:“晦自布衣蒙楊公知獎,今日遠謫,豈得不與之別!借如明公它日為讒人所逐,晦敢自同路人乎!”德輿嗟嘆,稱之于朝。后數(shù)日,李夷簡奏為監(jiān)察御史?;拗x曰:“晦平生未嘗得望公顏色,公何從而取之!”夷簡曰:“君不負楊臨賀,肯負國乎!”
  上密問諸學士曰:“今欲用王承宗為成德留后,割其德、棣二州更為一鎮(zhèn)以離其勢,并使承宗輸二稅,請官吏,一如師道,何如?’李絳等對曰:“德、棣之隸成德,為日已久,今一旦割之,恐承宗及其將士憂疑怨望,得以為辭。況其鄰道情狀一同,各慮它日分割,或潛相構扇。萬一旅拒,倍難處置,愿更三思。所是二稅、官吏,愿因吊祭使至彼,自以其意諭承宗,令上表陳乞如師道例,勿令知出陛下意。如此,則幸而聽命,于理固順,若其不聽,體亦無損?!鄙嫌謫枺骸敖駝?、田季安皆有疾,若其物故,豈可盡如成德付授其子,天下何時當平!議者皆言‘宜乘此際代之,不受則發(fā)兵討之,時不要失。’如何?”對曰:“群臣見陛下西取蜀,東取吳,易于反掌,故諂諛躁競之人爭獻策畫,勸開河北,不為國家深謀遠慮,陛下亦以前日成功之易而信其言。臣等夙夜思之,河北之勢與二方異。何則?西川、浙西皆非反側之地,其四鄰皆國家臂指之臣。劉辟、李锜獨生狂謀,其下皆莫之與,辟、锜徒以貨財啖之,大軍一臨,則渙然離耳。故臣等當時亦勸陛下誅之,以其萬全故也。成德則不然,內則膠固歲深,外則蔓連勢廣,其將士百姓懷其累代煦嫗之恩,不知君臣逆順之理,諭之不從,威之不服,將為朝廷羞。又,鄰道平居或相猜恨,及聞代易,必合為一心,蓋各為子孫之謀,亦慮他日及此故也。萬一馀道或相表里,兵連禍結,財盡力竭,西戎、北狄乘間窺窬,其為憂患可勝道哉!濟、季安與承宗事體不殊,若物故之際,有間可乘,當臨事圖之。于今用兵,則恐未可。太平之業(yè),非朝夕可致,愿陛下審處之。”時吳少誠病甚,降等復上言:“少誠病必不起?;次魇麦w與河北不同,四旁皆國家州縣,不與賊鄰,無黨援相助。朝廷命帥,今正其時,萬一不從,可議征討。臣愿舍恒冀難致之策,就申蔡易成之謀。脫或恒冀連兵,事未如意,蔡州有釁,勢可興師,南北之役俱興,財力之用不足。儻事不得已,須赦承宗,則恩德虛施,威令頓廢。不如早賜處分,以收鎮(zhèn)冀之心,坐待機宜,必獲申蔡之利。”既而承宗久未得朝命,頗懼,累表自訴。八月,壬午,上乃遣京兆少尹裴武詣真定宣慰,承宗受詔甚恭,曰:“三軍見迫,不暇俟朝旨,請獻德、棣二州以明懇款。
  丙申,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huán)王三萬眾。
  九月,甲辰朔,裴武復命。庚戌,以承宗為成德軍節(jié)度、恒、冀、深、趙州觀察使,德州刺史薛昌朝為保信軍節(jié)度、德、棣二州觀察使。昌朝,嵩之子,王氏之婿也,故就用之。田季安得飛報,先知之,使謂承宗曰:“昌朝陰與朝廷通,故受節(jié)鉞。”承宗遽遣數(shù)百騎馳入德州,執(zhí)昌朝,至真定,囚之。中使送昌朝節(jié)過魏州,季安陽為宴勞,留使者累日,比至德州,已不及矣。上以裴武為欺罔,又有譖之者曰:“武使還,先宿裴垍家,明旦乃入見?!鄙吓?,以語李絳,欲貶武于嶺南。絳曰:“武昔陷李懷光軍中,守節(jié)不屈,豈容今日遽為奸回!蓋賊多變詐,人未易盡其情。承宗始懼朝廷誅討,故請獻二州。既蒙恩貸,而鄰道皆不欲成德開分割之端,計必有陰行間說誘而脅之,使不得守其初心者,非武之罪也。今陛下選武使入逆亂之地,使還,一語不相應,遽竄之暇荒,臣恐自今奉使賊廷者以武為戒,茍求便身,率為依阿兩可之言,莫肯盡誠具陳利害,如此,非國家之利也。且垍、武久處朝廷,諳練事體,豈有使還未見天子而先宿宰相家乎!臣敢為陛下必保其不然,此殆有讒人欲傷武及垍者,愿陛下察之?!鄙狭季迷唬骸袄砘蛴写?。”遂不問。
  丙辰,振武奏吐蕃五萬馀騎至拂梯泉。辛未,豐州奏吐蕃萬馀騎至大石谷,掠回鶻入貢還國者。
  左神策軍吏李昱貸長安富人錢八千緡,滿三歲不償,京兆尹許孟容收捕械系,立期使償,曰:“期滿不足,當死?!币卉姶篌@。中尉訴于上,上遣中使宣旨,送本軍,孟容不之遣。中使再至,孟容曰:“臣不奉詔,當死。然臣為陛下尹京畿,非抑制豪強,何以肅清輦下!錢未畢償,昱不可得。”上嘉其剛直而許之,京城震栗。
  上遣中使諭王承宗,使遣薛昌朝還鎮(zhèn)。承宗不奉詔。冬,十月,癸未,制削奪承宗官爵,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翰林學士白居易上奏,以為:“國家征伐,當責成將帥,近歲始以中使為監(jiān)軍。自古及今,未有征天下之兵,專令中使統(tǒng)領者也。今神策軍既不置行營節(jié)度使,即承璀乃制將也。又充諸軍招討處置使,即承璀乃都統(tǒng)也。臣恐四方聞之,必輕朝廷;四夷聞之,必笑中國。陛下忍令后代相傳云以中官為制將、都統(tǒng)自陛下始乎!臣又恐劉濟、茂昭及希朝、從史乃至諸道將校皆恥受承璀指麾,心既不齊,功何由立!此是資承宗之計而挫諸將之勢也。陛下念承璀勤勞,貴之可也;憐其忠赤,富之可也。至于軍國權柄,動關理亂,朝廷制度,出自祖宗,陛下寧忍徇下之情而自隳法制,從人之欲而自損圣明,何不思于一時之間而取笑于萬代之后乎!”時諫官、御史論承璀職名太重者相屬,上皆不聽。戊子,上御延英殿,度支使李元素、鹽鐵使李鄘、京兆尹許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簡、諫議大夫孟簡、給事中呂元膺、穆質、右補闕獨孤郁等極言其不可。上不得已,明日,削承璀四道兵馬使,改處置為宣慰而已。李絳嘗極言宦官驕橫,侵害政事,讒毀忠貞。上曰:“此屬安敢為讒!就使為之,朕亦不聽。”絳曰:“此屬大抵不知仁義,不分枉直,唯利是嗜,得賂則譽跖、足喬為廉良,怫意則毀龔、黃為貪暴,能用傾巧之智,構成疑似之端,朝夕左右浸潤以入之,陛下必有時而信之矣。自古宦官敗國者,備載方冊,陛下豈得不防其漸乎!”
  己亥,吐突承璀將神策兵發(fā)長安,命恒州四面籓鎮(zhèn)各進兵招討。
  初,吳少誠寵其大將吳少陽,名以從弟,署為軍職,出入少誠家如至親,累遷申州刺史。少誠病,不知人,家僮鮮于熊兒詐以少誠命召少陽攝副使、知軍州事。少誠有子元慶,少陽殺之。十一月,己巳,少誠薨,少陽自為留后。
  是歲,云南王尋閣勸卒,子勸龍晟立。
  田季安聞吐突承璀將兵討王承宗,聚其徒曰:“師不跨河二十五年矣,今一旦越魏伐趙,趙虜,魏亦虜矣,計為之奈何?”其將有超伍而言者,曰:“愿借騎五千,以除君憂!”季安大呼曰:“壯哉!兵決出,格沮者斬!”
  幽州牙將絳人譚忠為劉濟使魏,知其謀,入謂季安曰:“如某之謀,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秦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若師未叩趙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謀反不如下,且能不恥于天下乎!既恥且怒,必任智士畫長策,仗猛將練精兵,畢力再舉涉河,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季安曰:“然則若之何?”忠曰:“王師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壓境,號曰伐趙,而可陰遺趙人書曰:‘魏若伐趙,則河北義士謂魏賣友;魏若與趙,則河南忠臣謂魏反君。賣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執(zhí)事若能陰解陴障,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有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魏乎!’趙人脫不拒君,是魏霸基安矣?!奔景苍唬骸吧疲∠壬畞恚翘炀煳阂??!彼煊弥抑\,與趙陰計,得其堂陽。忠歸幽州,謀欲激劉濟討王承宗。會濟合諸將言曰:“天子知我怨趙,今命我伐之,趙亦必大備我。伐與不伐孰利?”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睗唬骸盃柡尾恢毖詽c承宗反乎!”命系忠獄。使人視成德之境,果不為備。后一日,詔果來,令濟“專護北疆,勿使朕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承宗。”濟乃解獄召忠曰:“信如子斷矣,何以知之?”忠曰:“盧從史外親燕,內實忌之;外絕趙,內實與之。此為趙畫曰:‘燕以趙為障,雖怨趙,必不殘趙,不必為備,’一且示趙不敢抗燕,二且使燕獲疑天子。趙人既不備燕,潞人則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趙,趙見伐而不備燕,是燕反與趙也?!怂灾熳咏K不使君伐趙,趙亦不備燕也。”濟曰:“今則奈何?”忠曰:“燕、趙為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此正使潞人以燕賣恩于趙,敗忠于上,兩皆售也。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于天下耳。惟君熟思之!”濟曰:“吾知之矣?!蹦讼铝钴娭性唬骸拔迦债叧?,后者醢以徇!”

  ◎ 元和五年庚寅,公元八一零年

  春,正月,劉濟自將兵七萬人擊王承宗,時諸軍皆未進,濟獨前奮擊,拔饒陽、束鹿。河東、河中、振武、義武四軍為恒州北道招討,會于定州。會望夜,軍吏以有外軍,請罷張燈。張茂昭曰:“三鎮(zhèn),官軍也,何謂外軍!”命張燈,不禁行人,不閉里門,三夜如平日,亦無敢喧嘩者。
  丁卯,河東將王榮拔王承宗洄湟鎮(zhèn)。吐突承璀至行營,威令不振,與承宗戰(zhàn),屢敗。左神策大將軍酈定進戰(zhàn)死。定進,驍將也,軍中奪氣。
  灑南尹房式有不法事,東臺監(jiān)察御史元稹奏攝之,擅令停務。朝廷以為不可,罰一季俸,召還西京。至敷水驛,有內侍后至,破驛門呼罵而入,以馬鞭擊稹傷面。上復引稹前過,貶江陵士曹。翰林學士李絳、崔群言稹無罪。白居易上言:“中使陵辱朝士,中使不問而稹先貶,恐自今中使出外益暴橫,人無敢言者。又,稹為御史,多所舉奏,不避權勢,切齒者眾,恐自今無人肯為陛下當官執(zhí)法,疾惡繩愆,有大奸猾,陛下無從得知?!鄙喜宦?。
  上以河朔方用兵,不能討吳少陽。三月,己未,以少陽為淮西留后。
  諸軍討王承宗者久無功,白居易上言,以為:“河北本不當用兵,今既出師,承璀未嘗苦戰(zhàn),已失大將,與從史兩軍入賊境,遷延進退,不惟意在逗留,亦是力難支敵。希朝、茂昭至新市鎮(zhèn),竟不能過。劉濟引全軍攻圍樂壽,久不能下。師道、季安元不可保,察其情狀,似相計會,各收一縣,遂不進軍。陛下觀此事勢,成功有何所望!以臣愚見,須速罷兵,若又遲疑,其害有四:可為痛惜者二,可為深憂者二。何則?若保有成,即不論用度多少;既的知不可,即不合虛費貲糧。悟而后行,事亦非晚。今遲校一日有一日之費,更延旬月,所費滋多,終須罷兵,何如早罷!以府庫錢帛、百姓脂膏資助河北諸侯,轉令強大。此臣為陛下痛惜者一也。臣又恐河北諸將見吳少陽已受制命,必引事例輕重,同詞請雪承宗。若章表繼來,即義無不許。請而后舍,體勢可知,轉令承宗膠固同類。如此,則與奪皆由鄰道,恩信不出朝廷,實恐威權盡歸河北。此為陛下痛惜者二也。今天時已熱,兵氣相蒸,至于饑渴疲勞,疾疫暴露,驅以就戰(zhàn),人何以堪!縱不惜身,亦難忍苦。況神策烏雜城市之人,例皆不慣如此,忽思生路,或有奔逃,一人若逃,百人相扇,一軍若散,諸軍必搖,事忽至此,悔將何及!此為陛下深憂者一也。臣聞回鶻、吐蕃皆有細作,中國之事,小大盡知。今聚天下之兵,唯討承宗一賊,自冬及夏,都未立功,則兵力之強弱,資費之多少,豈宜使西戌、北虜一一知之!忽見利生心,乘虛入寇,以今日之勢力,可能救其首尾哉!兵連禍生,何事不有!萬一及此,實關安危。此其為陛下深憂者二也?!?br />  盧從史首建伐王承宗之謀,及朝廷興師,從史逗留不進,陰與承宗通謀,令軍士潛懷承宗號;又高芻粟之價以敗度支,諷朝廷求平章事,誣奏諸道與賊通,不可進兵,上甚患之。會從史遣牙將王翊元入奏事,裴垍引與語,為言為臣之義,微動其心,翊元遂輸誠,言從史陰謀及可取之狀。垍令翊元還本軍經(jīng)營,復來京師,遂得其都知兵馬使烏重胤等款要。垍言于上曰:“從史狡猾驕很,必將為亂。今聞其與承璀對營,視承璀如嬰兒,往來殊不設備。失今不取,后雖興大兵,未可以歲月平也?!鄙铣蹉等唬焖剂季?,乃許之。從史性貪,承璀盛陳奇玩,視其所欲,稍以遺之。從史喜,益相昵狎。甲申,承璀與行營兵馬使李聽謀,召從史入營博,伏壯士于幕下,突出,擒詣帳后縛之,內車中,馳詣京師。左右驚亂,承璀斬十馀人,諭以詔旨。從史營中士卒聞之,皆甲以出,操兵趨嘩。烏重胤當軍門叱之曰:“天子有詔,從者賞,敢違者斬!”士卒皆斂兵還部伍。會夜,車疾驅,未明,已出境。重胤,承洽之子;聽,晟之子也。
  丁亥,范希朝、張茂昭大破承宗之眾于木刀溝。
  上嘉烏重胤之功,欲即授以昭義節(jié)度使。李絳以為不可,請授重胤河陽,以河陽節(jié)度使孟元陽鎮(zhèn)昭義。會吐突承璀奏,已牒重胤句當昭義留后,絳上言:“昭義五州據(jù)山東要害,魏博、恒、幽諸鎮(zhèn)蟠結,朝廷恃此以制之。邢、滋、洺入其腹內,誠國之寶地,安危所系也。向為從史所據(jù),使朝廷旰食,今幸而得之,承璀復以與重胤,臣聞之驚嘆,實所痛心!昨國家誘執(zhí)從史,雖為長策,已失大體。今承璀又以文牒差人為重鎮(zhèn)留后,為之求旌節(jié),無君之心,孰甚于此!陛下昨日得昭義,人神同慶,威令再立;今日忽以授本軍牙將,物情頓沮,紀綱大紊。校計利害,更不若從史為之。何則?從史雖蓄奸謀,已是朝廷牧伯。重胤出于列校,以承璀一牒代之,竊恐河南、北諸侯聞之,無不憤怒,恥與為伍。且謂承璀誘重胤使逐從史而代其位,彼人人麾下各有將校,能無自危乎!儻劉濟、茂昭、季安、執(zhí)恭、韓弘、師道繼有章表陳其情狀,并指承璀專命之罪,不知陛下何以處之?若皆不報,則眾怒益甚;若為之改除,則朝廷之威重去矣?!鄙蠌褪箻忻苁沽菏刂t密謀于絳曰:“今重胤已總軍務,事不得已,須應與節(jié)。”對曰:“從史為帥不由朝廷,故啟其邪心,終成逆節(jié)。今以重胤典兵,即授之節(jié),威福之柄不在朝廷,何以異于從史乎!重胤之得河陽,已為望外之福,豈敢更為旅拒!況重胤所以能執(zhí)從史,本以杖順成功,一旦自逆詔命,安知同列不襲其跡而動乎!重胤軍中等夷甚多,必不愿重胤獨為主帥。移之他鎮(zhèn),乃愜眾心,何憂其致亂乎!”上悅,皆如其請。壬辰,以重胤為河陽節(jié)度使,元陽為昭義節(jié)度使。戊戌,貶盧從史歡州司馬。
  五月,乙巳,昭義軍三千馀人夜?jié)?,奔魏州。劉濟奏拔安平?br />  庚申,吐蕃遣其臣論思邪熱入見,且歸路泌、鄭叔矩之柩。甲子,奚寇靈州。
  六月,甲申,白居易復上奏,以為:“臣比請罷兵,今之事勢,又不如前,不知陛下復何所待!”是時,上每有軍國大事,必與諸學士謀之。嘗逾月不見學士,李絳等上言:“臣等飽食不言,其自為計則得矣,如陛下何!陛下詢訪理道,開納直言,實天下之幸,豈臣等之幸!”上遽令“明日三殿對來?!卑拙右讎L因論事,言“陛下錯”,上色莊而罷,密召承旨李絳,謂:“白居易小臣不遜,須令出院?!苯{曰:“陛下容納直言,故群臣敢竭誠無隱。居易言雖少思,志在納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廣聰明,昭圣德也。”上悅,待居易如初。上嘗欲近獵苑中,至蓬萊池西,謂左右曰:“李絳必諫,不如且止?!?br />  秋,七月,庚子,王承宗遣使自陳為盧從史所離間,乞輸貢賦,請官吏,許其自新。李師道等數(shù)上表請雪承宗,朝廷亦以師久無功,丁未,制洗雪承宗,以為成德軍節(jié)度使,復以德、棣二州與之。悉罷諸道行營將士,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加劉濟中書令。
  劉濟之討王承宗也,以長子緄為副大使,掌幽州留務。濟軍瀛州,次子總為瀛州刺史,濟署行營都知兵馬使,使屯饒陽。濟有疾,總與判官張、孔目官成國寶謀,詐使人從長安來,曰:“朝廷以相公逗留無功,已除副大使為節(jié)度使矣?!泵魅眨质谷藖砀嬖唬骸案贝笫轨汗?jié)已至太原。”又使人走而呼曰:“旌節(jié)已過代州?!迸e軍驚駭。濟憤怒不知所為,殺大將素與緄厚者數(shù)十人,追緄詣行營,以張兄皋代知留務。濟自朝至日昃不食,渴索飲,總因置毒而進之。乙卯,濟薨。緄行至涿州,總矯以父命杖殺之,遂領軍務。
  嶺南監(jiān)軍許遂振以飛語毀節(jié)度使楊于陵于上,上命召于陵還,除冗官。裴垍曰:“于陵性廉直,陛下以遂振故黜籓臣,不可?!倍∷?,以于陵為吏部侍郎。遂振尋自抵罪。
  八月,乙亥,上與宰相語及神仙,問:“果有之乎?”李籓對曰:“秦始皇、漢武帝學仙之效,具載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長年藥致疾,此古今之明戒也。陛下春秋鼎盛,方勵志太平,宜拒絕方士之說。茍道盛德充,人安國理,何憂無堯、舜之壽乎!”
  九月,己亥,吐突承璀自行營還。辛亥,復為左衛(wèi)上將軍,充左軍中尉。裴垍曰:“承璀首唱用兵,疲弊天下,卒無成功,陛下縱以舊恩不加顯戮,豈得全不貶黜以謝天下乎!”給事中段平仲、呂元膺言承璀可斬。李絳奏稱:“陛下不責承璀,他日復有敗軍之將,何以處之?若或誅之,則同罪異罰,彼必不服;若或釋之,則誰不保身而玩寇乎!愿陛下割不忍之恩,行不易之典,使將帥有所懲勸?!遍g二日,上罷承璀中尉,降為軍器使。中外相賀。
  裴垍得風疾,上甚惜之,中使候問旁午于道。
  丙寅,以太常卿權德輿為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義武節(jié)度使張茂昭請除代人,欲舉族入朝。河北諸鎮(zhèn)互遣人說止之,茂昭不從,凡四上表。上乃許之。以左庶子任迪簡為義武行軍司馬。茂昭悉以易、定二州簿書管鑰授迪簡,遣其妻子先行,曰:“吾不欲子孫染于污俗?!泵鸭热?,冬,十月,戊寅,虞侯楊伯玉作亂,囚迪簡,辛已,義武將士共殺伯玉。兵馬使張佐元又作亂,囚迪簡,迪簡乞歸朝。既而將士復殺佐元,奉迪簡主軍務。時易定府庫罄竭,閭閻亦空,迪簡無以犒士,乃設糲飯與士卒共食之,身居戟門下經(jīng)月。將士感之,共請迪簡還寢,然后得安其位。上命以綾絹十萬匹賜易定將士。壬辰,以迪簡為義武節(jié)度使。甲午,以張茂昭為河中、慈、隰、晉、絳節(jié)度使,從行將校皆拜官。
  右金吾大將軍伊慎以錢三萬緡賂右軍中尉第五從直,求河中節(jié)度使。從直恐事泄,奏之。十一月,庚子,貶慎為右衛(wèi)將軍,坐死者三人。
  初,慎自安州入朝,留其子宥主留事,朝廷因以為安州刺史,未能去也。會宥母卒于長安,宥利于兵權,不時發(fā)喪。鄂岳觀察使郗士美遣僚屬以事過其境,宥出迎,因告以兇問,先備籃輿,即日遣之。
  甲辰,會王纁薨。
  庚戌,以前河中節(jié)度使王鍔為河東節(jié)度使。上左右受鍔厚賂,多稱譽之,上命鍔兼平章事,李籓固執(zhí)以為不可。權德輿曰:“宰相非序進之官。唐興以來,方鎮(zhèn)非大忠大勛,則跋扈者,朝廷或不得已而加之。今鍔既無忠勛,朝廷又非不得已,何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鍔有吏才,工于完聚。范希朝以河東全軍出屯河北,耗散甚眾。鍔到鎮(zhèn)之初,兵不滿三萬人,馬不過六百匹,歲馀,兵至五萬人,馬有五千匹,器械精利,倉庫充實,又進家財三十萬緡,上復欲加鍔平章事。李絳諫曰:“鍔在太原,雖頗著績效,今因獻家財而命之,若后世何!”上乃止。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裴土自數(shù)以疾辭位。庚申,罷為兵部尚書。
  十二月,戊寅,張茂昭入朝,請遷祖考之骨于京兆。
  壬午,以御史中丞呂元膺為鄂岳觀察使。元膺嘗欲夜登城,門已鎖,守者不為開。左右曰:“中丞也。”對曰:“夜中難辯真?zhèn)?,雖中丞亦不可?!痹吣诉€。明日,擢為重職。翰林學士、司勛郎中李張面陳吐突承璀專橫,語極懇切。上作色曰:“卿言太過!”絳泣曰:“陛下置臣于腹心耳目之地,若臣畏避左右,愛身不言,是臣負陛下;言之而陛下惡聞,乃陛下負臣也?!鄙吓?,曰:“卿所言皆人所不能言,使聯(lián)聞所不聞,真忠臣也!他日盡言,皆應如是。”己丑,以絳為中書舍人,學士如故。絳嘗從容諫上聚財,上曰:“今兩河數(shù)十州,皆國家政令所不及,河、湟數(shù)千里,淪于左衽,朕日夜思雪祖宗之恥,而財力不贍,故不得不蓄聚耳。不然,朕宮中用度極儉薄,多藏何用邪!”

  ◎ 元和六年辛卯,公元八一一年

  春,正月,甲辰,以彰義留后吳少陽為節(jié)度使。
  庚申,以前淮南節(jié)度使李志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二月壬申,李籓罷為太子詹事。
  己丑,忻王造薨。
  宦官惡李絳在翰林,以為戶部侍郎,判本司。上問絳:“故事,戶部侍郎皆進羨馀,卿獨無進,何也?”對曰:“守士之官,厚斂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猶共非之。況戶部所掌,皆陛下府庫之物,給納有籍,安得羨馀!若自左藏輸之內藏以為進奉,是猶東庫移之西庫,臣不敢踵此弊也?!鄙霞纹渲保嬷刂?。
  乙巳,上問宰相:“為政寬猛何先?”權德輿對曰:“秦以慘刻而亡,漢以寬大而興。太宗觀《明堂圖》,禁杖人背,是故安、史以來,屢有悖逆之臣,皆旋踵自亡,由祖宗仁政結于人心,人不能忘故也。然則寬猛之先后可見矣?!鄙仙破溲浴?br />  夏,四月,戊辰,以兵部尚書裴土自為太子賓客,李吉甫惡之也。
  庚午,以刑部侍郎、鹽鐵轉運使盧坦為戶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為代北水運使,有異馬不以獻。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驗,未返,上遲之,使品官劉泰昕按其事。戶坦曰:“陛下既使有司驗之,又使品官繼往,豈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臣請先就黜免?!鄙险偬╆窟€。
  五月,前行營糧料使于皋謨、董溪坐贓數(shù)千緡,敕貸其死,皋謨流春州,溪流封州。行至潭州,并追遣中使賜死。權德輿上言,以為:“皋謨等罪當死,陛下肆諸市朝,誰不懼法!不當已赦而殺之?!毕?,晉之子也。
  庚子,以金吾大將軍李惟簡為鳳翔節(jié)度使。隴州地與吐蕃接,舊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人不得息。惟簡以為邊將當謹守備,蓄財谷以待寇,不當睹小利,起事盜恩,禁不得妄入其地。益市耕牛,鑄農(nóng)器,以給農(nóng)之不能自具者,增墾田數(shù)十萬畝。屬歲屢稔,公私有馀,販者流及它方。
  賜振武節(jié)度使阿跌光進姓李氏。
  六月,丁卯,李吉甫奏:“自漢至隋十有三代,設官之多,無如國家者。天寶以后,中原宿兵,見在可計者八十馀萬,其馀為商賈、僧、道不服田畝者什有五六,是常以三分勞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待衣坐食之輩也。今內外官以稅錢給俸者不下萬員,天下千三百馀縣,或以一縣之地而為州,一鄉(xiāng)之民而為縣者甚眾,請敕有司詳定廢置,吏員可省者省之,州縣可并者并之,入仕之涂可減者減之。又,國家舊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錢三十緡;職田祿米不過千斛。艱難以來,增置使額,厚給俸錢,大歷中,權臣月俸至九千緡,州無大小,刺史皆千緡。常兗為相。始立限約,李泌又量其閑劇,隨事增加,時謂通濟,理難減削。然猶有名存職廢,或額去俸存,閑劇之間,厚薄頓異。請敕有司詳考俸料、雜給,量定以聞?!庇谑敲o事中段平仲、中書舍人韋貫之、兵部侍郎許孟容、戶部侍郎李絳同詳定。
  秋,九月,富平人梁悅報父仇,殺秦杲,自詣縣請罪。敕:“復仇,據(jù)《禮經(jīng)》則義不同天,征法令則殺人者死。禮、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有此異同,固資論辯,宜令都省集議聞奏。”職方員外郎韓愈議,以為:“律無其條,非闕文也。蓋以不許復仇,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許復仇,則人將倚法專殺,無以禁止其端矣。故圣人丁寧其義于經(jīng),而深沒其文于律,其意將使法吏一斷于法,而經(jīng)術之士得引經(jīng)而議也。宜定其制曰:‘凡復父仇者,事發(fā),具申尚書省集議奏聞,酌其宜而處之。’則經(jīng)律無失其指矣?!蔽煨?,敕:“梁悅杖一百,流循州。
  甲寅,吏部奏準敕并省內外官計八百八員,諸司流外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黔州大水壞城郭,觀察使竇群發(fā)溪洞蠻以治之。督役太急,于是辰、溆二州蠻反,群討之,不能定。戊午,貶群開州刺史。
  冬,十一月,弓箭庫使劉希光受羽林大將軍孫瑞錢二萬緡,為求方鎮(zhèn),事覺,賜死。事連左衛(wèi)上將軍、知內待省事吐突承璀,丙申,以承璀為淮南監(jiān)軍。上問李絳:“聯(lián)出承璀何如?”對曰:“外人不意陛下遽能如是?!鄙显唬骸按思遗?,向以其驅使之久,故假以恩私;若有違犯,朕去之輕如一毛耳!”
  十六宅諸王既不出閣,其女嫁不以時,選尚者皆由宦官,率以厚賂自達。李吉甫上言:“自古尚主必擇其人,獨近世不然?!笔?,壬申,詔封恩王等六女為縣主,委中書、門下、宗正、吏部選門地人才稱可者嫁之。
  己丑,以戶部侍郎李絳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吉甫為相,多修舊怨,上頗知之,故擢絳為相。吉甫善逢迎上意,而絳鯁直,數(shù)爭論于上前;上多直絳而從其言,由是二人有隙。
  閏月,辛卯朔,黔州奏:辰、溆賊帥張伯靖寇播州、費州。
  試太子通事舍人李涉知上于吐突承璀恩顧未衰,乃投匭上疏,稱“承璀有功,希光無罪。承璀久委心腹,不宜遽棄?!敝獏Q使、諫議大夫孔癸戈見其副章,詰責不受。涉乃行賂,詣光順門通之。癸戈聞之,上疏極言“涉奸險欺天,請加顯戮?!蔽焐?,貶涉峽州司倉。涉,渤之兄;癸戈,巢父之子也。
  辛亥,惠昭太子寧薨。
  是歲,天下大稔,米斗有直二錢者。

  ◎ 元和七年壬辰,公元八一二年

  春,正月,辛未,以京兆尹元義方為鄜坊觀察使。初,義方媚事吐突承璀,李吉甫欲自托于承璀,擢義方為京兆尹。李絳惡義方為人,故出之。義方入謝,因言“李絳私其同年許季同,除京兆少尹,出臣鄜坊,專作威福,欺罔聰明?!鄙显唬骸半拗O李絳不知是。明日,將問之?!绷x方惶愧而出。明日,上以詰絳曰:“人于同年固有情乎?”對曰:“同年,乃四海九州之人偶同科第,或登科然后相識,情于何有!且陛下不以臣愚,備位宰相,宰相職在量才授任,若其人果才,雖在兄弟子侄之中猶將用之,況同年乎!避嫌而棄才,是乃便身,非徇公也?!鄙显唬骸吧?,朕知卿必不爾?!彼烊ちx方之官。
  振武河溢,毀東受降城。
  三月,丙戌,上御延英殿,李吉甫言:“天下已太平,陛下宜為樂?!崩罱{曰:“漢文帝時兵木無刃,家給人足,賈誼猶以為厝火積薪之下,不可謂安。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馀州。犬戎腥膻,近接涇、隴,烽火屢驚。加之水旱時作,倉稟空虛,此正陛下宵衣旰食之時,豈得謂之太平,遽為樂哉!”上欣然曰:“卿言正合朕意?!蓖?,謂左右曰:“吉甫專為悅媚,如李絳,真宰相也!”上嘗問宰相:“貞元中政事下理,何乃至此?”李吉甫對曰:“德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是使奸臣得乘間弄威福。政事不理,職此故也?!鄙显唬骸叭淮艘辔幢亟缘伦谥^。朕幼在德宗左右,見事有得失,當時宰相亦未有再三執(zhí)奏者,皆懷祿偷安,今日豈得專歸咎于德宗邪!卿輩宜用此為戒,事有非是,當力陳不已,勿畏朕譴怒而遽止也。”李吉甫嘗言:“人臣不當強諫,使君悅臣安,不亦美乎!”李絳曰:“人臣當犯顏苦口,指陳得失,若陷君于惡,豈得為忠!”上曰:“絳言是也?!奔χ林袝?,臥不視事,長吁而已。李絳或久不諫,上輒詰之曰:“豈朕不能容受邪,將無事可諫也?”李吉甫又嘗言于上曰:“賞罰,人主之二柄,不可偏廢。陛下踐祚以來,惠澤深矣,而威刑未振,中外懈惰,愿加嚴以振之?!鄙项櫪罱{曰:“何如?”對曰:“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乎!”上曰:“然?!焙笱?,于由頁入對,亦勸上峻刑。又數(shù)日,上謂宰相曰:“于由頁大是奸臣,勸朕峻刑,卿知其意乎?”皆對曰:“不知也?!鄙显唬骸按擞闺奘诵亩!奔κ?,退而抑首不言笑竟日。
  夏,四月,丙辰,以庫部郎中、翰林學士崔群為中書舍人,學士如故。上嘉群讜直,命學士“自今奏事,必取崔群連署,然后進之?!比涸唬骸昂擦峙e動皆為故事。必如是,后來萬一有阿媚之人為之長,則下位直言無從而進矣?!惫滩环钤t。章三上,上乃從之。
  五月,庚申,上謂宰相曰:“卿輩屢言淮、浙去歲水旱,近有御史自彼還,言不至為災,事竟如何?”李絳對曰:“臣按淮南、浙西、浙東奏狀,皆云水旱,人多流亡,求設法招撫,其意似恐朝廷罪之者,豈肯無災而妄言有災邪!此蓋御史欲為奸諛以悅上意耳,愿得其主名,按致其法?!鄙显唬骸扒溲允且?。國以人為本,聞有災當亟救之,豈可尚復疑之邪!朕適者不思,失言耳。”命速蠲其租賦。上嘗與宰相論治道于延英殿,日旰,暑甚,汗透御服,宰相恐上體倦,求退。上留之曰:“朕入禁中,所與處者獨宮人、宦官耳,故樂與卿等且共談為理之要,殊不知倦也?!?br />  六月,癸已,司徒、同平章事杜佑以太保致仕。
  秋,七月,乙亥,立遂王宥為太子,更名恒。恒,郭貴妃之子也。諸姬子澧王寬,長于恒。上將立恒,命崔群為寬草讓表。群曰:“凡推己之有以與人謂之讓。遂王,嫡子也,寬何讓焉!”上乃止。
  八月,戊戌,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薨。
  初,季安娶洺州刺史元誼女,生子懷諫,為節(jié)度副使。牙內兵馬使田興,庭玠之子也,有勇力,頗讀書,性恭遜。季安淫虐,興數(shù)規(guī)諫,軍中賴之。季安以為收眾心,出為臨清鎮(zhèn)將,欲殺之。興陽為風痹,灸灼滿身,乃得免。季安病風,殺戮無度,軍政廢亂。夫人元氏召諸將立懷諫為副大使,知軍務,時年十一。遷季安于別寢,月馀而薨。召田興為步射都知兵馬使。
  辛亥,以左龍武大將軍薛平為鄭滑節(jié)度使,欲為控制魏博。上與宰相議魏博事,李吉甫請興兵討之,李絳以為魏博不必用兵,當自歸朝廷。吉甫盛陳不可不用兵之狀,上曰:“朕意亦以為然?!苯{曰:“臣竊觀兩河蕃鎮(zhèn)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隸諸將,不使專在一人,恐其權任太重,乘間而謀己故也。諸將勢均力敵,莫能相制,欲廣相連結,則眾心不同,其謀必泄;欲獨起為變,則兵少力微,勢必不成。加以購賞既重,刑誅又峻,是以諸將互相顧忌,莫敢先發(fā),跋扈者恃此以為長策。然臣竊思之,若常得嚴明主帥能制諸將之死命者以臨之,則粗能自固矣。今懷諫乳臭子,不能自聽斷,軍府大權必有所歸,諸將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從,則向日分兵之策,適足為今日禍亂之階也。田氏不為屠肆,則悉為俘囚矣,何煩天兵哉!彼自列將起代主帥,鄰道所惡,莫甚于此。彼不倚朝廷之援以自存,則立為鄰道所齏粉矣。故臣以為不必用兵,可坐待魏博之自歸也。但愿陛下按兵養(yǎng)威,嚴敕諸道選練士馬以須后敕。使賊中知之,不過數(shù)月,必有自效于軍中者矣。至時,惟在朝廷應之敏速,中其機會,不愛爵祿以賞其人,使兩河籓鎮(zhèn)聞之,恐其麾下效之以取朝廷之賞,必皆恐懼,爭為恭順矣。此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兵者也?!鄙显唬骸吧?!。他日,吉甫復于延英盛陳用兵之利,且言芻糧金帛皆已有備。上顧問絳,絳對曰:“兵不可輕動。前年討恒州,四面發(fā)兵二十萬,又發(fā)兩神策兵自京師赴之,天下騷動,所費七百馀萬緡,訖無成功,為天下笑。今瘡痍未復,人皆憚戰(zhàn),若又以敕命驅之,臣恐非直無功,或生他變。況魏博不必用兵,事勢明白,愿陛下勿疑。”上奮身撫案曰:“朕不用兵決矣。”絳曰:“陛下雖有是言,恐退朝之后,復有熒惑圣聽者?!鄙险珔柭曉唬骸半拗疽褯Q,誰能惑也!”絳乃拜賀曰:“此社稷之福也。”
  既而田懷諫幼弱,軍政皆決于家僮蔣士則,數(shù)以愛憎移易諸將,眾皆憤怒。朝命久未至,軍中不安。田興晨入府,士卒數(shù)千人大噪,環(huán)興而拜,請為留后。興驚仆于地,眾不散。久之,興度不免,乃謂眾曰:“汝肯聽吾言乎!”皆曰:“惟命?!迸d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請官吏,然后可?!苯栽唬骸爸Z?!迸d乃殺蔣士則等十馀人,遷懷諫于外。

唐紀五十四譯文
憲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809)
唐紀五十四 唐憲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
  [1]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簡彈京兆尹楊憑,前為江西觀察使貪污僭侈;丁卯,貶憑臨賀尉。夷簡,元懿之玄孫也。上命盡籍憑資產(chǎn),李絳諫曰:“舊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
  [1]秋季,七月,壬戌(十八日),御史中丞李夷簡揭發(fā)京兆尹楊憑原先擔任江西觀察使時貪贓枉法,過度奢侈。丁卯(二十三日),憲宗將楊憑貶為臨賀縣尉。李夷簡是李元懿的玄孫。憲宗命令將楊憑的資財田產(chǎn)全部沒收,李絳進諫說:“根據(jù)慣例,如果不屬于謀反叛逆的罪行,便不沒收罪犯的家產(chǎn)?!庇谑?,憲宗才沒有沒收楊憑的資財田產(chǎn)。
  憑之親友無敢送者,櫟陽尉徐晦獨至藍田與別。太常卿權德輿素與晦善,謂之曰:“君送楊臨賀,誠為厚矣,無乃為累乎!”對曰:“晦自布衣蒙楊公知獎,今日遠謫,豈得不與之別!借如明公他日為讒人所逐,晦敢自同路人乎!”德輿嗟嘆,稱之于朝。后數(shù)日,李夷簡奏為監(jiān)察御史。晦謝曰:“晦平生未嘗得望公顏色,公何從而取之!”夷簡曰:“君不負楊臨賀,肯負國乎!”
  楊憑的親戚朋友沒有敢來送行的,唯獨櫟陽縣尉徐晦來到藍田,與楊憑辭別。太常卿權德輿平素與徐晦交好,便告訴他說:“你為楊臨賀送行,誠然是情誼深厚,但這豈不要使你遭受牽累嗎!”徐晦回答說:“我從身為平民時便蒙受楊公的知遇與獎拔,現(xiàn)在他被貶逐遠方,我怎么能夠不與他告別呢!假使您以后被進讒的人斥逐,我敢自視為與您彼此無關的人嗎!”權德輿贊嘆不已,便在朝廷中稱揚他。過了幾天后,李夷簡奏請憲宗任命徐晦為監(jiān)察御史。徐晦道謝時說:“我平時不曾以與您謀面,您根據(jù)什么選取了我呢!”李夷簡說:“你不肯辜負楊臨賀,怎么肯辜負朝廷呢!”
  [2]上密問諸學士曰:“今欲用王承宗為成德留后,割德、棣二州更為一鎮(zhèn)以離其勢,并使承宗輸二稅,請官吏,一如師道,何如?”李絳等對曰:“德、棣之隸成德,為日已久,今一旦割之,恐承宗及其將士憂疑怨望,得以為辭。況其鄰道情狀一同,各慮他日分割,或潛相構扇;萬一旅拒,倍難處置,愿更三思。所是二稅、官吏,愿因吊祭使至彼,自以其意諭承宗,令上表陳乞如師道例,勿令知出陛下意。如此,則幸而聽命,于理固順,若其不聽,體亦無損?!?br />  [2]憲宗暗中征詢諸位翰林學士的意見說:“現(xiàn)在打算任用王承宗為成德留后,從成德分割出德州與棣州兩地,再設置一個軍鎮(zhèn),以便削弱王承宗的勢力,并且讓王承宗向國家繳納兩稅,向朝廷請求任命官吏,完全像對李師道的措施一樣,你們認為怎么樣呢?”李絳等人回答說:“德州與棣州隸屬成德,為時已久,現(xiàn)在忽然將二州分割出來,恐怕王承宗及其將士的憂慮懷疑、怨恨不滿,便能夠找到借口了。況且,相鄰各道的情形和他是一樣的,相鄰各道各自顧慮以后也會遭到分割,或許就要暗中相互連結,彼此煽動了。假如他們聚兵抗拒朝廷,處理起來會有加倍困難,希望陛下再反復考慮一下。有關上繳兩稅、任命官吏兩點是正確的,希望趁著吊祭使前往王承宗處的機會,讓吊祭使以個人意見開導王承宗,使他上表陳請按照李師道的成例處理,不讓他知道這是出自陛下的意見。這樣,假如王承宗幸好聽從命令,固然是順乎情理的;倘若王承宗不肯聽從命令,也不會損害朝廷的體面?!?br />  上又問:“今劉濟、田季安皆有疾,若其物故,豈可盡如成德付授其子,天下何時當平!議者皆言‘宜乘此際代之,不受則發(fā)兵討之,時不可失?!绾危俊睂υ唬骸叭撼家姳菹挛魅∈?,東取吳,易于反掌,故謅諛躁競之人爭獻策畫,勸開河北,不為國家深謀遠慮,陛下亦以前日成功之易而信其言。臣等夙夜思之,河北之勢與二方異。何則?西川、浙西皆非反側之地,其四鄰皆國家臂指之臣。劉辟、李獨生狂謀,其下皆莫之與,辟、徒以貨財啖之,大軍一臨,則渙然離耳。故臣等當時亦勸陛下誅之,以其萬全故也。成德則不然,內則膠固歲深,外則蔓連勢廣,其將士百姓懷其累代煦嫗之恩,不知君臣逆順之理,諭之不從,威之不服,將為朝廷羞。又,鄰道平居或相猜恨,及聞代易,必合為一心,蓋各為子孫之謀,亦慮他日及此故也。萬一余道或相表里,兵連禍結,財盡力竭,西戎、北狄乘間窺窬,其為憂患可勝道哉!濟、季安與承宗事體不殊,若物故之際,有間可乘,當臨事圖之;于今用兵,則恐未可。太平之業(yè),非朝夕可致,愿陛下審處之?!?br />  憲宗又詢問道:“如今劉濟、田季安都身患重病,如果他們一旦去世,難道能夠完全像對待成德那樣,將節(jié)度使的職務交給他們的兒子嗎!這樣下去,什么時候天下才能夠平定呢!議論此事的人們都說:‘應當趁著這一時機取代他們,如果他們不肯接受命令,就派兵討伐他們,時機不可錯過?!@種看法怎么樣呢?”李絳等人回答說:“群臣看到陛下西面攻取蜀地,東面攻取吳地,易于反掌,所以阿諛逢迎、爭權奪勢的人們爭著進獻籌謀,勸說陛下開通河北地區(qū)。他們不曾為國家做過深遠的謀劃,周密的計慮,陛下也由于前些時候成功比較容易,因而相信他們的話。我等日夜相繼地考慮此事,認為河北地區(qū)的形勢與西蜀、東吳兩地不同。為什么這樣說呢?西川和浙西都不是反復無常的地區(qū),他們周邊相鄰的州道都是國家可以指揮自如的臣屬。唯獨劉辟、李生出狂妄的陰謀,但他們的部下都不贊成。劉辟、李僅僅用物資錢財利誘部下,官軍一到,他們的勢力便分崩瓦解了。所以我等當時也勸說陛下誅討他們,因為這是萬無一失的原故啊。成德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內部上下牢固結合,歷時已久;外部四處蔓延連結,聲勢已大。他們的將士與百姓感念他們累世贍養(yǎng)的恩惠,不曉得君主與臣下、正順與逆反的道理,勸告他們,他們不肯聽從,威懾他們,他們不肯服氣,這是會給朝廷帶來羞辱的。再者,相鄰各道平時或許會相互猜疑與怨恨,及至得知朝廷派人代換成德節(jié)度使時,就肯定會合成一條心,這大約是各自替子孫后代打算,也顧慮到以后自己會遭到這種處置的原故啊。如果其余數(shù)道中有人與成德相互應援,戰(zhàn)禍就會連綿不斷,國家的資財用盡,力量耗竭,西部與北部的戎狄再乘機伺隙而動,他們造成的禍患難道是講得完的嗎!劉濟、田季安與王承宗在事情的體統(tǒng)上沒有區(qū)別,倘若在他們去世時,有機可乘,應當臨至事情發(fā)生時再謀取,現(xiàn)在訴諸武力,恐怕就不夠妥當了。天下太平的大業(y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xiàn)的,希望陛下審慎地處理此事?!?br />  時吳少誠病甚,絳等復上言:“少誠病必不起?;次魇麦w與河北不同,四旁皆國家州縣,不與賊鄰,無黨援相助;朝廷命帥,今正其時,萬一不從,可議征討。臣愿舍恒冀難致之策,就申蔡易成之謀。脫或恒冀連兵,事未如意,蔡州有釁,勢可興師,南北之役俱興,財力之用不足。儻事不得已,須赦承宗,則恩德虛施,威令頓廢。不如早賜處分,以收鎮(zhèn)冀之心,坐待機宜,必獲申蔡之利?!奔榷凶诰梦吹贸?,頗懼,累表自訴。八月,壬午,上乃遣京兆少尹裴武詣真定宣慰,承宗受詔甚恭,曰:“三軍見迫,不暇俟朝旨,請獻德、棣二州以明懇款。”
  當時,吳少誠病情非常嚴重,李絳等人再次進言說:“吳少誠的病肯定不會再好起來了?;次鞯木謩菖c河北并不相同,周圍都是國家的州縣,不與賊寇的疆境相毗鄰,沒有同黨應援幫助,朝廷任命淮西主帥,現(xiàn)在正是時候,如果淮西不肯聽從,可以計議出兵征討他們。我希望陛下丟開恒冀這一難達目的的籌策,歸向申蔡這一容易成功的謀劃。假如對恒冀需要連續(xù)用兵,戰(zhàn)事并不令人滿意,而蔡州出現(xiàn)縫隙,具備可以發(fā)兵的形勢,南北兩方同時用兵,國家的財物人力的用度就難以充足了。倘若事情出于迫不得已,而必須赦免王承宗,那就會使陛下的恩典與仁德空自施行,朝廷的威嚴與號令立刻廢棄了。這就不如及早頒賜對王承宗的處理辦法,以便收攬恒冀的歸向之心,坐等時機,肯定能夠在申蔡得到好處?!辈痪茫醭凶谝蚝芫脹]有得到朝廷任命,感到很是恐懼,屢次上表自行陳訴。八月,壬午(初九),憲宗便派遣京兆少尹裴武前往真定安撫王承宗,王承宗接受詔旨時很是恭敬地說:“由于我受到部下各軍的逼迫,來不及等候朝廷頒旨任命。請讓我獻出德州與棣州,用以表明我的誠意?!?br />  [3]丙申,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huán)王三萬眾。
  [3]丙申(二十三日),安南都護張舟奏稱打敗了環(huán)王的三萬人眾。
  [4]九月,甲辰朔,裴武復命。庚戌,以承宗為成德節(jié)度使、恒·冀·深·趙州觀察使,德州刺史薛昌朝為保信軍節(jié)度、德·棣二州觀察使。昌朝,嵩之子,王氏之婿也,故就用之。田季安得飛報,先知之,使謂承宗曰:“昌朝陰與朝廷通,故受節(jié)?!背凶阱崆矓?shù)百騎馳入德州,執(zhí)昌朝,至真定,囚之。中使送昌朝節(jié)過魏州,季安陽為宴勞,留使者累日,比至德州,已不及矣。
  [4]九月,甲辰朔(初一),裴武回報完成使命。庚戌(初七),憲宗任命王承宗為成德節(jié)度使和恒、冀、深、趙四州觀察使,德州刺史薛昌朝為保信軍節(jié)度使和德、棣二州觀察使。薛昌朝是薛嵩的兒子,王承宗的女婿,所以朝廷就勢起用了他。田季安得到快馬傳遞的報告,事先已經(jīng)知道了朝廷的任命,便派人告訴承宗說:“薛昌朝暗中與朝廷交往,所以他才得到節(jié)度使的職位。”王承宗連忙派遣數(shù)百名騎兵奔入德州,將薛昌朝捉拿到真定囚禁起來。中使頒送任命薛昌朝為節(jié)度使的旌節(jié)經(jīng)過魏州,田季安佯裝設宴犒勞中使,將中使留了好幾天,及至中使來到德州時,薛昌朝已經(jīng)被捉拿走了。
  上以裴武為欺罔,又有譖之者曰:“武使還,先宿裴家,明旦乃入見?!鄙吓?,以語李絳,欲貶武于嶺南,絳曰:“武昔陷李懷光軍中,守節(jié)不屈,豈容今日遽為奸回!蓋賊多變詐,人未易盡其情。承宗始懼朝廷誅討,故請獻二州;既蒙恩貸,而鄰道皆不欲成德開分割之端,計必有間說誘而脅之,使不得守其初心者,非武之罪也。今陛下選武使入逆亂之地,使還,一語不相應,遽竄之遐荒,臣恐自今奉使賊庭者以武為戒,茍求便身,率為依阿兩可之言,莫肯盡誠具陳利害,如此,非國家之利也。且、武久處朝廷,諳練事體,豈有使還未見天子而先宿宰相家乎!臣敢為陛下必保其不然,此殆有讒人欲傷武及者,愿陛下察之?!鄙狭季迷唬骸袄砘蛴写??!彼觳粏?。
  憲宗認為裴武是在欺蒙朝廷,還有人誣陷他說:“裴武出使歸來后,先到裴家中過夜,第二天早晨,才入朝晉見?!睉椬诜浅琅?,將此事說給李絳聽,打算將裴武貶逐到嶺南。李絳說:“過去,裴武落在李懷光的軍隊中,恪守節(jié)操,不肯屈服,現(xiàn)在怎么會突然去做邪惡的事情!大約賊人狡詐多變,使人不容易識破其中的真情。王承宗起初害怕朝廷討伐他,所以請求獻出兩個州來。在蒙受陛下的寬宥后,與王承宗相鄰各道不愿意讓成德成為分割地盤、獻給朝廷的開端,估計肯定發(fā)生了暗中勸說、引誘、脅迫王承宗,使他不能夠信守當初的心愿的事情,這并不是裴武的罪責啊。如今陛下挑選裴武前往反叛動亂的地區(qū),出使回來后,一句話說得不夠適合,便急忙將他斥逐到荒遠地區(qū),我恐怕從今以后受命出使敵庭的人們會以裴武當作儆戒,茍且尋求自身的便利,一概說些隨聲附和、模棱兩可的言語,不肯披露真心而陳述利弊得失了。像這個樣子,對國家可不是有利的啊。而且,裴與裴武長期在朝廷任職,熟悉朝事的體統(tǒng),難道會在出使歸來、未見天子以前便首先在宰相家中過夜嗎!我敢向陛下確保裴武不會這樣去做,這大概是有好進讒言的人打算危害裴武以至裴,希望陛下察驗此事?!睉椬谕A嗽S久才說:“在道理上或許有此一說吧?!庇谑遣辉僮肪?。
  [5]丙辰,振武奏吐蕃五萬余騎至佛梯泉。辛未,豐州奏吐蕃萬余騎至大石谷,掠回鶻入貢還國者。
  [5]丙辰(十三日),振武奏稱,吐蕃五萬余騎來到佛梯泉。辛未(二十八日),豐州奏稱,吐蕃一萬余騎來到大石谷,擄掠入京進貢后歸返本國的回鶻人。
  [6]左神策軍吏李昱貸長安富人錢八千緡,滿三歲不償,京兆尹許孟容收捕械系,立期使償,曰:“期滿不足,當死?!币卉姶篌@。中尉訴于上,上遣中使宣旨,付本軍,孟容不之遣。中使再至,孟容曰:“臣不奉詔,當死。然臣為陛下尹京畿,非抑制豪強,何以肅清輦下!錢未畢償,昱不可得?!鄙霞纹鋭傊倍S之,京城震栗。
  [6]左神策軍吏李昱向長安富人借貸錢八千緡,滿了三年,還不償還。京兆尹許孟容將李昱收捕,并給他帶上枷鎖,立下期限,讓他清償。許孟容說:“如果期限滿了,你還沒有完全還清,就會處以死罪?!弊笊癫哕娙姶鬄檎痼@。左神策軍中尉向憲宗申訴,憲宗派遣中使宣布詔旨,讓許孟容將李昱交付本軍,許孟容不肯將他遣回。中使第二次前來,許孟容說:“我不肯接受詔命,該當死罪。然而,我為陛下?lián)尉┏侵車貐^(qū)的長官,如果不去約束地方上的豪強勢力,怎么能夠使京城清平整肅呢!只要沒有將錢完全清償,李昱就不能夠從我這放走?!睉椬诩卧S許孟容剛強正直,便答應了他,京城的人們震恐驚懼了。
  [7]上遣中使諭王承宗,使遣薛昌朝還鎮(zhèn);承宗不奉詔。冬,十月,癸未,制削奪承宗官爵,以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
  [7]憲宗派遣中使開導王承宗,讓他發(fā)送薛昌朝返回德州,王承宗不接受詔命。冬季,十月,癸未(十一日),憲宗頒制削除王承宗的官職爵位,任命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等使。
  翰林學士白居易上奏,以為:“國家征伐,當責成將帥,近歲始以中使為監(jiān)軍。自古及今,未有徵天下之兵,專令中使統(tǒng)領者也。今神策軍既不置行營節(jié)度使,則承璀乃制將也;又充諸軍招討處置使,則承璀乃都統(tǒng)也。臣恐四方聞之,心窺朝廷;四夷聞之,必笑中國。陛下忍令后代相傳云以中官為制將、都統(tǒng)自陛下始乎!臣又恐劉濟、茂昭及希朝、從史乃至諸道將校皆恥受承璀指麾,心既不齊,功何由立!此是資承宗之計而挫諸將之勢也。陛下念承璀勤勞,貴之可也;憐其忠赤,富之可也。至于軍國權柄,動關理亂,朝廷制度,出自祖宗,陛下寧忍徇下之情而自隳法制,從人之欲而自損圣明,何不思于一時之間而取笑于萬代之后乎!”時諫官、御史論承璀職名太重者相屬,上皆不聽。戊子,上御延英殿,度支使李元素、鹽鐵使李、京兆尹許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簡、給事中呂元膺、穆質、右補闕獨孤郁等極言其不可;上不得已,明日,削承璀四道兵馬使,改處置為宣慰而已。
  翰林學士白居易上奏認為;“國家發(fā)兵征討攻伐時,應當督責將帥去完成任務。近些年來,開始任命中使為監(jiān)軍。自古至今,還沒有征調全國的兵力,專門讓中使統(tǒng)領的先例?,F(xiàn)在,神策軍既然不設置本軍的行營節(jié)度使,吐突承璀便是總領本軍的主將了,吐突承璀又充任諸軍招討處置使,他便是統(tǒng)領各軍的都統(tǒng)了。我擔心各地得知這一消息后,肯定要窺伺朝廷的間隙,周邊各族得知這一消息后,必須會笑話中國無人。陛下能夠忍受讓后世相互傳說,任命宦官為一軍主將、各軍都統(tǒng)是由陛下肇始的嗎!我還擔心劉濟、張茂昭、以及范希朝、盧從史以至于各道將校都以接受吐突承璀的指揮為恥辱,既然軍心不齊,又怎么能夠建立功勞呢!這是資助王承宗計謀,挫傷各將領的聲勢啊。陛下顧念吐突承璀辛勤勞苦,使他尊貴起來就可以了;憐惜他忠心赤誠,使他富厚起來就可以了。至于軍隊和國家的權力,經(jīng)常關系到政治修明或禍亂叢生,朝廷的制度,是由祖宗傳承下來的,難道陛下能夠忍受順從下屬的情好,從而毀壞自家的法令制度,放縱別人的欲求,從而損害自己無上的英明嗎!陛下為什么不暫時思考一番,卻要招來萬世以后的譏笑呢!”當時,論說吐突承璀被委任的職務名分太重的諫官、御史一個接著一個,憲宗全然不肯聽從。戊子(十六日),憲宗駕臨延英殿,度支使李元素、鹽鐵使李、京兆尹許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簡、給事中呂元膺、穆質、右補闕獨孤郁等人極力進言對吐突承璀的任命是不妥當?shù)?,憲宗沒有辦法,第二天,免除了吐突承璀的四道兵馬使職務,將處置使改為宣慰使罷了。
  李絳嘗極言宦官驕橫,侵害政事,讒毀忠貞,上曰:“此屬安敢為讒!就使為之,朕亦不聽?!苯{曰:“此屬大抵不知仁義,不分枉直,惟利是嗜,得賂則譽跖、為廉良,怫意則毀龔、黃為貪暴,能用傾巧之智,構成疑似之端,朝夕左右浸潤以入之,陛下必有時而信之矣。自古宦官敗國者,備載方冊,陛下豈得不防其漸乎!”
  李絳曾經(jīng)極力進言宦官傲慢專橫,侵擾損害朝中政務,讒言詆毀忠誠堅貞之士,憲宗說:“這一類人怎么有膽量說別人的壞話呢!即使他們進了讒言,我也不會聽信的。”李絳說:“這一類人大都不懂得仁義,分不清是非,唯利是圖,只要是得到賄賂,就能將盜跖、莊贊譽成廉潔善良之人;如果違背了他們的意志,便可將龔遂、黃霸毀謗為貪婪暴虐的,能夠使用狡詐的智慮,捏造成是非難辨的事端,時時刻刻圍繞在四周,將讒言逐漸滲透進去,陛下肯定有時候也會相信他們的。自古以來,宦官敗壞國家的事件,完全記錄在典籍上面,陛下怎么能夠不防備他們的浸染呢!”
  己亥,吐突承璀將神策兵發(fā)長安,命恒州四面藩鎮(zhèn)各進兵招討。
  己亥(二十七日),吐突承璀帶領神策軍從長安出發(fā),命令恒州四周的藩鎮(zhèn)各自進軍招撫討伐。
  [8]初,吳少誠龐其大將吳少陽,名以從弟,署為軍職,出入少誠家如至親,累遷申州刺史。少誠病,不知人,家僮鮮于熊兒詐以少誠命召少陽攝副使、知軍州事。少誠有子元慶,少陽殺之。十一月,己巳,少城薨,少陽自為留后。
  [8]當初,吳少誠寵愛他的大將吳少陽,便以堂弟的名義,委任他擔當軍中職務,吳少陽在吳少誠家中往來,就像最近的親屬一樣。歷經(jīng)多次升遷,他已擔任了申州刺史。吳少誠得病后,連人都不能分辨出來了。家中的仆人鮮于熊兒詐稱吳少誠的命令,傳召吳少陽代理彰義節(jié)度副使,掌管軍中和地方事務。吳少誠有個兒子叫吳元慶,吳少陽將他殺掉。十一月,己巳(二十七日),吳少誠去世,吳少陽自命為彰義留后。
  [9]是歲,云南王尋勸卒,子勸龍晟立。
  [9]這一年,云南王尋勸去世,他的兒子勸龍晟即位。
  [10]田季安聞吐突承璀將兵討王承宗,聚其徒曰:“師不跨河二十五年矣,今一旦越魏伐趙;趙虜,魏亦虜矣,計為之奈何?”其將有超伍而言者,曰:“愿借騎五千以除君憂。”季安大呼曰:“壯哉!兵決出,格沮者斬!”
  [10]田季安得知吐突承璀帶領兵馬征討王承宗,便將他的徒眾聚合起來說:“朝廷的軍隊不能夠跨過黃河,已經(jīng)長達二十五年時間了,現(xiàn)在忽然越過魏博,攻打成德。倘若成德被俘虜,魏博也就被俘虜了,我們應當做何打算呢?”他的將領中有人從隊伍中站出來說:“希望能夠借給我騎兵五千人,用以消除您的憂慮?!碧锛景泊舐暫爸f:“真是豪壯!我決意出兵,阻止者斬首!”
  幽州牙將絳人譚忠為劉濟使魏,知其謀,入謂季安曰:“如某之謀,是引天下之兵也。何者?今王師越魏伐趙,不使耆臣宿將而專付中臣,不輸天下之甲而多出秦甲,君知誰為之謀?此乃天子自為之謀,欲將夸服于臣下也。若師未叩趙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謀反不如下,且能不恥于天下乎!既恥且怒,必任智士畫長策,仗猛將練精兵,畢力再舉涉河,鑒前之敗,必不越魏而伐趙,校罪輕重,必不先趙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當魏而來也?!蔽苍唬骸叭粍t若之何?”忠曰:“王師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壓境,號曰伐趙;而可陰遺趙人書曰:‘魏若伐趙,則河北義士謂魏賣友;魏若與趙,則河南忠臣謂魏反君。賣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執(zhí)事若能陰解陴障,遺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趙,西得以為臣,于趙有角尖之耗,于魏獲不世之利,執(zhí)事豈能無意于魏乎!’趙人脫不拒君,是魏霸基安矣。”季安曰:“善!先生之來,是天眷魏也?!彼煊弥抑\,與趙陰計,得其堂陽。
  幽州牙將絳州人譚忠為劉濟出使魏博,得知了魏博的企圖,便前去告訴田季安說:“根據(jù)我的謀算,魏博出兵,這是招引天下的軍隊來對付魏博啊。為什么這樣說呢?現(xiàn)在,朝廷的軍隊越過魏博,攻打成德,不使用老臣宿將,反而把兵權專付給宦官,不征調全國的軍隊,反而派出大批的關中兵馬,您知道這是誰想出來的主意嗎?這便是天子自己想出來的主意,準備以此向臣下夸耀,并使他們敬服啊。如果官軍在沒有攻打成德以前,首先便被魏博打敗了,這就表示天子的謀算反而趕不上臣下的謀算,皇上在天下的人們面前怎么能夠不感到羞愧呢!皇上既羞愧,又惱怒,就一定要任用能謀善算的人士來籌劃長遠的計策,依仗勇猛善戰(zhàn)的將領來訓練精銳的兵馬,然后再全力起兵,渡過黃河。官軍吸取以往失敗的教訓,就一定不會再越過魏博前去攻打成德;比較魏博與成德罪責的大小,也一定不會先去攻打成德,然后再攻打魏博。這可謂不上不下,就是對著魏博來的了。”田季安說:“果真如此,怎么辦才好呢?”譚忠說:“當官軍進入魏博境內時,你要好好犒勞官軍。當此之際,你要將全部兵馬壓向過境,號稱攻打成德,但可以暗中給成德人送上一封書信說:‘倘若魏博攻打成德,河北地區(qū)的仗義之士使會說魏博出賣朋友了;倘若魏博援助成德,河南地區(qū)的忠義之臣便會說魏博反叛君主了。出賣朋友和反叛君主的名聲,魏博是不能容忍與接受的。如果您能夠暗中解除城防,送給魏博一座城池,魏博得以拿此城作為向天子報捷的憑據(jù),這才能使魏博在北面得以侍奉成德,在西面得以做成人臣,對于成德說來,僅有不多的損耗,對魏博說來,獲得罕有的利益,難道您能夠對魏博的主張沒有一點意思嗎!’假如成德人不拒絕你的主張,這便使魏博的霸主基業(yè)奠定了?!碧锛景舱f:“太好了!先生的到來,是上天對魏博的眷顧啊?!庇谑?,田季安采用了譚忠的計謀,與成德暗中商議,得到了成德的堂陽縣。
  忠歸幽州,謀欲激劉濟討王承宗;會濟合諸將言曰:“天子知我怨趙,今命我伐之,趙亦必大備我。伐與不伐孰利?”忠疾對曰:“天子終不使我伐趙,趙亦不備燕。”濟怒曰:“爾何不直言濟與承宗反乎!”命系忠獄。使人視成德之境,果不為備;后一日,詔果來,令濟“專護北疆,勿使朕復掛胡憂,而得專心于承宗?!睗私猹z召忠曰:“信如子斷矣;何以知之?”忠曰:“盧從史外親燕,內實忌之;外絕趙,內實與之。此為趙畫曰:‘燕以趙為障,雖怨趙,必不殘趙,不必為備?!磺沂沮w不敢抗燕,二且使燕獲疑天子。趙人既不備燕,潞人則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趙,趙見伐而不備燕,是燕反與趙也?!怂灾熳咏K不使君伐趙,趙亦不備燕也?!睗唬骸敖駝t奈何?”忠曰:“燕、趙為怨,天下無不知。今天子伐趙,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濟易水,此正使潞人以燕賣恩于趙,敗忠于上,兩皆售也。是燕貯忠義之心,卒染私趙之口,不見德于趙人,惡聲徒嘈嘈于天下耳。惟君熟思之!齊曰:“吾知之矣?!蹦讼铝钴娭性唬骸拔迦债叧觯笳啧耙葬?!”
  譚忠回到幽州后,打算用計鼓動劉濟攻討王承宗,適逢劉濟聚合各將領說:“天子知道我怨恨成德,現(xiàn)在命令我討伐成德,成德也必然極力防備我。出兵討伐與不出兵討伐,采用哪種做法有利呢?”譚忠趕忙回答說:“天子最終是不會讓我們去攻打成德的,成德也不會防備盧龍。”劉濟生氣地說:“你為什么不直接說我與王承宗謀反呢!”他命令將譚忠囚禁到牢獄中。劉濟讓人察看成德的邊境,果然不曾設置防備。過了一天,果然有詔書送來,命令劉濟“專力防護北部疆境,不要讓朕再為胡人擔憂,因而得以一心一意地對付王承宗?!庇谑?,劉濟打開牢獄,召見譚忠說:“事態(tài)誠然像你判斷的那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譚忠說:“盧從史表面上與盧龍親近,骨子里實際是在忌恨盧龍,表面上不與成德往來,骨子里實際是在援助成德。他為成德這樣籌劃說:‘盧龍是把成德作為自己的屏障的,雖然盧龍怨恨成德,但肯定不會傷害成德,所以沒有必要對盧龍設置防備。’這種做法,一是顯示成德不敢抗拒盧龍,二是打算讓盧龍遭到天子的懷疑。既然成德人不防備盧龍,潞州人便會跑去報告天子說:‘盧龍對成德的怨恨很深,成德在遭受攻打時,并不防備盧龍,這說明盧龍反而是與成德親善的?!@就是我知道天子最終不會讓您攻打成德,而成德也不會防備盧龍的道理所在??!”劉濟說:“現(xiàn)在應當怎么辦呢?”譚忠說:“盧龍與成德結下仇怨,天下無人不知?,F(xiàn)在,天子出兵攻打成德,你卻使整個盧龍的兵馬披甲不臥,坐以待敵,連一個人也沒有渡過易水,這就恰好讓潞州人認為盧龍以小恩小惠收買成德,因而向皇上敗壞盧龍忠于朝廷的名聲,在這兩方面他們都能達到目的。這就使盧龍雖然內含信守忠義的心愿,終于還是招惹來偏袒成德的口實,既不能使成德人感激盧龍,還徒然使辱罵盧龍的呼聲在天下喧鬧不止罷了。請您周密地考慮這個問題吧!”劉濟說:“我明白其中的道理啦。”于是,他命令軍中將士說:“五天以內,全部出動,要是有誰落后了,就將他剁成肉醬示眾!”
五年(庚寅、810)
五年(庚寅,公元810年)
  [1]春,正月,劉濟自將兵七萬人擊王承宗,時諸軍皆未進,濟獨前奮擊,拔饒陽、束鹿。
  [1]春季,正月,劉濟親自帶領兵馬七萬人進擊王承宗。當時,各軍都沒有前進,只有劉濟向前奮力進擊,攻克了饒陽與束鹿。
  河東、河中、振武、義武四軍為恒州北面招討,會于定州。會望夜,軍吏以有外軍,請罷張燈。張茂昭曰:“三鎮(zhèn),官軍也,何謂外軍!”命張燈,不禁行人,不閉里門,三夜如平日,亦無敢喧嘩者。
  河東、河中、振武、義武四軍擔當恒州北面的招撫與討伐,在定州會師。正趕上十五日夜晚,義武的軍吏認為定州駐有外來的軍隊,請求禁止張燈,張茂昭說:“河東、河中、振武三鎮(zhèn)兵馬,都是官軍,怎么能夠把他們稱作外來的軍隊呢!”他命令點起燈來,不禁止人們夜行,不關閉坊里的大門,一連三個夜晚,都像平時一樣,也沒有人膽敢大聲亂喊亂叫。
  丁卯,河東將王榮拔王承宗洄湟鎮(zhèn)。吐突承璀至行營,威令不振,與承宗戰(zhàn),屢?。蛔笊癫叽髮④娽B定進戰(zhàn)死。定進,驍將也,軍中奪氣。
  丁卯(二十六日),河東將領王榮攻克了王承宗的洄湟鎮(zhèn)。吐突承璀來到行營后,軍威政令不振,與王承宗交戰(zhàn),屢次失敗,左神策大將軍酈定進戰(zhàn)死。酈定進是一員驍勇的將領,軍中將士因他的戰(zhàn)死而士氣低落。
  [2]河南尹房式有不法事,東臺監(jiān)察御史元稹奏攝之,擅令停務;朝廷以為不可,罰一季俸,召還西京。至敷水驛,有內侍后至,破驛門呼罵而入,以馬鞭擊稹傷面;上復引稹前過,貶江陵士曹。翰林學士李絳、崔群言稹無罪。白居易上言:“中使陵辱朝士,中使不問而稹先貶,恐自今中使出外益暴橫,人無敢言者。又,稹為御史,多所舉奏,不避權勢,切齒者眾,恐自今無人肯為陛下當官執(zhí)法,疾惡繩愆,有大奸猾,陛下無從得知?!鄙喜宦牎?br />  [2]河南尹房式做了不守法紀的事情,東臺監(jiān)察御史元稹奏請將他拘捕,同時擅自命令停止房式辦理本職事務。朝廷認為不能夠這樣處理,罰元稹一個季度的薪俸,將他召回西京長安。元稹來到敷水驛時,有一個內侍宦官從后面趕到,撞開驛站的大門,叫喊喝罵著走了進去,用馬鞭抽打元稹,打傷了他的臉。憲宗又聯(lián)系元稹以前的過失,將他貶為江陵士曹。翰林學士李絳與崔群都說元稹是無罪的。白居易也進言說:“中使欺凌羞辱朝中官員,不去追究中使的罪過,反而首先將元稹貶官,恐怕從今以后中使外出會愈加暴虐驕橫,人們沒有再敢說話的了。再者,元稹擔任御史,提出不少檢舉奏報,對權貴勢要人士無所避忌,痛恨他的人很多,現(xiàn)在將元稹貶逐了,恐怕從今以后沒有人愿意為陛下?lián)敼俾毝鴪?zhí)行法令,憎恨邪惡而糾正過失了。即使出現(xiàn)了特大的奸險狡猾的人物,陛下也無法得知了?!睉椬诓豢下犘潘闹G言。
  [3]上以河朔方用兵,不能討吳少陽。三月,己未,以少陽為淮西留后。
  [3]憲宗因河朔地區(qū)正在使用武力,不再能夠討伐吳少陽,三月,己未(十九日),任命吳少陽為淮西留后。
  [4]諸軍討王承宗者久無功,白居易上言,以為:“河北本不當用兵,今既出師,承璀未嘗苦戰(zhàn),已失大將,與從史兩軍入賊境,遷延進退,不惟意在逗留,亦是力難支敵。希朝、茂昭至新市鎮(zhèn),竟不能過;劉濟引全軍攻圍樂壽,久不能下。師道、季安元不可保,察其情狀,似相計會,各收一縣,遂不進軍。陛下觀此事勢,成功有何所望!以臣愚見,須速罷兵,若又遲疑,其害有四:可為痛惜者二,可為深憂者二。何則?
  [4]由于討伐王承宗的各支軍隊長期不能成功,白居易進言認為:“河北地區(qū)本來就不應該使用武力,既然現(xiàn)在出兵了,吐突承璀不曾艱苦作戰(zhàn),卻已經(jīng)失去了一員大將。他與盧從史兩支軍隊已經(jīng)進入成德的疆境,一味拖延行動,不只是有意停頓不前,也是他們的兵力難以抵敵。范希朝與張茂昭來到新市鎮(zhèn),竟然不能夠通過。劉濟率領全軍攻打并圍困樂壽,長期不能攻克。李師道與田季安原來就是不能擔保的,觀察他們的情形,好像相互經(jīng)過了盤算,每人各自占領一個縣,便不再進軍。陛下看這樣的事態(tài)趨勢,還有什么成功的希望!以我愚昧的見解看來,必須迅速停止用兵,如果還要猶豫,便會有四點害處,其中應當為陛下痛切惋惜的害處有兩點,應當為陛下深切憂慮的害處也有兩點。為什么這樣說呢?
  若保有成,即不論用度多少;既的知不可,即不合虛費貲糧。悟而后行,事亦非晚。今遲校一日則有一日之費,更延旬月,所費滋多,終須罷兵,何如早罷!以府庫錢帛、百姓脂膏資助河北諸侯,轉令強大。此臣為陛下痛惜者一也。
  “倘若保證能夠獲得成功,便可以不計較費用需要多少;既然明確知道無法獲得成功,便不應該白白耗費資財與糧食。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后再去行動,為時還不算晚?,F(xiàn)在,晚糾正一天就要多一天的費用,再拖延一個月,需要的費用就更多了。既然終究要停止用兵,為什么不及早停止下來呢!用國家?guī)齑娴腻X財布帛和民脂民膏供給河北地區(qū)的節(jié)帥,反而使他們強大起來。這便是為陛下痛切惋惜的第一點。
  臣又恐河北諸將見吳少陽已受制命,必引事例輕重,同詞請雪承宗。若章表繼來,即義無不許。請而后舍,體勢可知,轉令承宗膠固同類。如此,則與奪皆由鄰道,恩信不出朝廷,實恐威權盡歸河北。此為陛下痛惜者二也。
  “我還擔心河北地區(qū)各將領見到吳少陽已經(jīng)受到制書的任命,必定會援引處理這一件事的寬嚴標準,眾口一詞地請求為王承宗昭雪。如果奏章奏表相繼而來,按道理說就不能不答應了。經(jīng)過他們請求后再放棄對王承宗的討伐,這種格局與情勢是可想而知的,只能反而使王承宗與同類人牢固地勾結在一起。像這個樣子,給予與剝奪完全是按照與王承宗相鄰各道的意見來決定的,恩德與信義都不是出自朝廷,這實在讓人擔心朝廷的聲威與權力會完全歸向河北藩鎮(zhèn)了。這便是我為陛下痛切惋惜的第二點
  今天時已熱,兵氣相蒸,至于饑渴疲勞,疾疫暴露,驅以就戰(zhàn),人何以堪!縱不惜身,亦難忍苦。況神策烏雜城市之人,例皆不慣如此,忽思生路,一人若逃,百人相扇,一軍若散,諸軍必搖,事忽至此,悔將何及!此為陛下深憂者一也。
  “現(xiàn)在天氣已經(jīng)炎熱,士兵身上的熱氣互相蒸熏,至于饑餓干渴,疲乏勞累,瘟疫流行,露天而處,驅趕著他們去參加戰(zhàn)斗,人們怎么能夠經(jīng)受得住呢!即使人們并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也是難以忍受這種苦楚的。況且,神策軍中雜亂無章的城市居民,一概都不習慣像這樣的軍旅生活,忽然想到應該尋找一條求生之路,若有一個逃跑,便有一百個人相互煽動逃跑,若有一支軍隊潰散,其他各軍必定也要動搖。如果事情忽然達到這般地步,后悔還來得及嗎!這便是我為陛下深切憂慮的第一點。
  臣聞回鶻、吐蕃皆有細作,中國之事,小大盡知。今聚天下之兵,唯討承宗一賊,自冬及夏,都未立功,則兵力之強弱,資費之多少,豈宜使西戎、北虜一一知之!忽見利生心,乘虛入寇,以今日之勢力,可能救其首尾哉!兵連禍生,何事不有!萬一及此,實關安危。此其為陛下深憂者二也?!?br />  “我聽說回鶻與吐蕃都派出了密探,對于中國的事情,無論大小,全都知道?,F(xiàn)在,朝廷聚集天下兵馬,只是在討伐王承宗這一個叛賊,由冬天到夏天,都不能夠建樹功勛。而軍隊力量的強弱,物資費用的多少,難道應該讓西方與北方的戎虜逐個了解清楚嗎!假如他們忽然看到有利可圖,生出異心,乘著國內空虛的時機前來侵犯,就憑著朝廷現(xiàn)在的形勢與力量,難道對兩方面都能夠予以救援嗎?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災禍從中產(chǎn)生,什么樣的事情不會現(xiàn)出!萬一到了這般田地,實在是關系著國家的安定與危亡。這便是我為陛下深切憂慮的第二點?!?br />  [5]盧從史首建伐王承宗之謀,及朝廷興師,從史逗留不進,陰與承宗通謀,令軍士潛懷承宗號;又高芻粟之價以敗度支,諷朝廷求平章事,誣奏諸道與賊通,不可進兵。上甚患之。
  [5]盧從史第一個提出討伐王承宗的策謀,及至朝廷發(fā)兵后,盧從史卻停留下來,不肯進兵,暗中與王承宗互通計謀,讓將士們暗地里在懷中揣著王承宗的行軍標記,還抬高草料與糧食的價格,以便破壞度支的軍需供應,暗示朝廷任命他為平章事,上奏誣告各道與王承宗勾結,不贊成進兵。憲宗為此甚為憂慮。
  會從史遣牙將王翊元入奏事,裴引與語,為言為臣之義,微動其心,翊元遂輸誠,言從史陰謀及可取之狀。令翊元還本軍經(jīng)營,復來京師,遂得其都知兵馬使烏重胤等款要。言于上曰:“從史狡猾驕很,必將為亂。今聞其與承璀對營,視承璀如嬰兒,往來都不設備;失今不取,后雖興大兵,未可以歲月平也。”上初愕然,熟思良久,乃許之。
  適逢盧從史派遣牙將王翊元入朝奏事,裴將他引至一旁,與他談話,對他講述作為人臣應有的義理,暗暗地打動他的內心,于是王翊元也表達了自己的誠意,將盧從史暗中的策劃與潞州可以攻取的狀況講了出來。裴命令王翊元返回本軍,經(jīng)過籌措規(guī)劃后,再來京城,于是贏得了潞州都知兵馬使烏重胤等人的誠心。裴對憲宗說:“盧從史詭詐多端,驕橫兇暴,肯定要發(fā)動變亂?,F(xiàn)在聽說他在吐突承璀的對面扎營,將吐突承璀當作嬰兒一般,在兩營之間往來,全然不設置防備。如果失去現(xiàn)在的時機,不將他拘捕起來,以后即使征集大批兵馬前去討伐,也是不能在短時間內將他平定的?!睉椬谄鸪醺械襟@訝,經(jīng)過長時間的周密考慮后,便答應了下來。
  從史性貪,承璀盛陳奇玩,視其所欲,稍以遺之;從史喜,益相昵狎。甲申,承璀與行營兵馬使李聽謀,召從史入營博,伏壯士于幕下,突出,擒詣帳后縛之,內車中,馳詣京師。左右驚亂,承璀斬十余人,諭以詔旨。從史營中士聞之,皆甲以出,操兵趨嘩。烏重胤當軍門叱之曰:“天子有詔,從者賞,敢違者斬!”士卒皆斂兵還部伍。會夜,車疾驅,未明,已出境。重胤,承洽之子;聽,晟之子也。
  由于盧從史生性貪婪,吐突承璀將許多珍奇的玩賞器物陳列出來,看出他希望得到什么,便逐漸地拿來送給他。盧從史高興,對吐突承璀愈發(fā)親昵。甲申(疑誤),吐突承璀與行營兵馬使李聽經(jīng)過商議后,叫盧從史前來營中博戲,在帳幕下面設了伏兵。盧從史來到后,伏兵突然沖了出來,擒獲了盧從史,到帳幕后面,將他捆綁起來,裝進車中,急奔京城。盧從史身邊的人們又震驚,又慌亂,吐突承璀斬殺了十多個人,當眾宣布了詔書的旨意。盧從史營中的將士們得知消息后,都穿好鎧甲,走了出來,手中握著兵器,疾步而行,大聲喧嘩。烏重胤站在軍營門前喝斥他們說:“天子發(fā)有詔令,服從的獎賞,膽敢違抗的問斬!”于是,將士們都收起兵器,回到隊伍中去。適值夜晚降臨,載著盧從史的車輛急速奔馳,在天亮以前,已經(jīng)走出了澤潞的疆境。烏重胤是烏承洽的兒子。李聽是李晟的兒子。
  [6]丁亥,范希朝、張茂昭大破承宗之眾于木刀溝。
  [6]丁亥(疑誤),范希朝、張茂昭在木刀溝大破王承宗的兵馬。
  [7]上嘉烏重胤之功,欲即授以昭義節(jié)度使;李絳以為不可,請授重胤河陽,以河陽節(jié)度使孟元陽鎮(zhèn)昭義。會吐突承璀奏,已牒重胤句當昭義留后,絳上言:“昭義五州據(jù)山東要害,魏博、恒、幽諸鎮(zhèn)蟠結,朝廷惟恃此以制之。邢、磁、入其腹內,誠國之寶地,安危所系也。為從史所據(jù),使朝廷旰食,今幸而得之,承璀復以與重胤,臣聞之驚嘆,實所痛心!昨國家誘執(zhí)從史,雖為長策,已失大體。今承璀又以文牒差人為重鎮(zhèn)留后,為之求旌節(jié),無君之心,孰甚于此!陛下昨日得昭義,人神同慶,威令再立;今日忽心授本軍牙將,物情頓沮,紀綱大紊。校計利害,更不若從史為之。何則?從史雖蓄奸謀。已是朝廷牧伯。重胤出于列校,以承璀一牒代之,竊恐河南、北諸侯聞之,無不憤怒,恥與為伍;且謂承璀誘重胤逐從史而代其位,彼人人麾下各有將校,能無自危乎!儻劉濟、茂昭、季安、執(zhí)恭、韓弘、師道繼有章表陳其情狀,并指承璀專命之罪,不知陛下何以處之?若皆不報,則眾怒益甚;若為之改除,則朝廷之威重去矣?!鄙蠌褪箻忻苁沽菏刂t密謀于絳曰:“今重胤已總軍務,事不得已,須應與節(jié)?!睂υ唬骸皬氖窞閹洸挥沙ⅲ蕟⑵湫靶?,終成逆節(jié)。今以重胤典兵,即授之節(jié),威福之柄不在朝廷,何以異于從史乎!重胤之得河陽,已為望外之福,豈敢更為旅拒!況重胤所以能執(zhí)從史,本以杖順成功;一旦自逆詔命,安知同列不襲其跡而動乎!重胤軍中等夷甚多,必不愿重胤獨為主帥。移之他鎮(zhèn),乃愜眾心,何憂其致亂乎!”上悅,皆如其請。壬辰,以重胤為河陽節(jié)度使,元陽為昭義節(jié)度使。
  [7]憲宗嘉許烏重胤的功勞,打算立即授給他昭義節(jié)度使的職務。李絳認為不適當,請求授給烏重胤河陽節(jié)度使的職務,而任命河陽節(jié)度使孟元陽鎮(zhèn)守昭義。適逢吐突承璀奏稱,他已經(jīng)發(fā)出文書,指令烏重胤為句當昭義留后,李絳進言說:“昭義所屬的澤、潞、邢、胤、磁五州,在崤山以東占據(jù)著關系全局的重要地位,魏博、恒州、幽州各軍鎮(zhèn)盤狀糾結,朝廷只有依仗這五州之地來控制他們。邢州、磁州、州伸展到魏博等軍鎮(zhèn)的中心地區(qū),誠然是國家的寶地,關系著國家的安全與危亡。從前昭義被盧從史占據(jù),已使朝廷為此忙得顧不上按時吃飯,現(xiàn)在幸虧得到了昭義,但吐突承璀又將昭義交給了烏重胤,我得知消息后驚嘆不已,實在感到痛心!不久前朝廷將盧從史誘捕,即使這算是長遠的籌策,卻也已經(jīng)失去了原則?,F(xiàn)在,吐突承璀又送發(fā)文書,指派烏重胤擔當這一重要軍鎮(zhèn)的留后,并請求任命他為節(jié)度使,目無君主的居心,還有比這更為嚴重的嗎!陛下日前取得昭義,人神共同慶祝,軍政號令再次樹立起來?,F(xiàn)在忽然將昭義授給本軍中的牙將,眾望頓時沮喪,法度大為紊亂。算計此中的好處與壞處,反而不如由盧從史擔任節(jié)度使。為什么這樣說呢?雖然盧從史蓄積著邪惡的陰謀,但已經(jīng)是朝廷任命的州道長官。而烏重胤只是眾多將官中的一員,因吐突承璀的一紙文書便代替了盧從史,我私下里擔心河南、河北的節(jié)帥得知消息后,沒有不感到憤怒,以與他同列為恥辱的。而且他們將會說是吐突承璀誘使烏重胤驅逐盧從史,從而代替了他的職位的,他們每個人的部下都有將官,怎么能夠不感到自危呢!倘若劉濟、張茂昭、田季安、程執(zhí)恭、韓弘,李師道一個接著一個地進獻章表,陳述這種情形,并且指責吐突承璀專擅君命的罪行,不知道陛下怎樣處理?如果陛下一概不予答復,大家的怒氣就會更為加重;如果陛下因此改為任命他人,朝廷的威嚴便失去了?!睉椬谟肿寴忻苁沽鹤谥t暗中與李絳商量說:“現(xiàn)在烏重胤已經(jīng)總攬軍中事務,事情出于迫不得已,應該授給他節(jié)度使的旌節(jié)。”李絳回答說:“盧從史擔任主帥便不是由朝廷任命的,所以才啟動了他邪惡的意圖,終于做出違反節(jié)操的事情?,F(xiàn)在,由于烏重胤掌管軍事,朝廷便授給他節(jié)度使的旌節(jié),刑賞的權柄不掌握在朝廷手中,與盧從史擔任節(jié)度使又有什么區(qū)別呢!烏重胤能夠得到河陽,已經(jīng)是超出他向往的福氣了,難道他還有膽量聚眾抗拒嗎!何況烏重胤能夠捉獲盧從史的原因,本來是由于他堅持順承朝廷才取得成功的。忽然連他自己也違背詔書的命令,怎么能夠知道同事們會不沿襲他的行徑,從而有所行動呢!烏重胤在軍隊中的同輩為數(shù)眾多,他們肯定不希望烏重胤獨自出任主帥。將他改任到別的軍鎮(zhèn)去,才能使大家感到滿意,哪里需要為招致變亂而擔憂呢!”憲宗高興起來,完全按照他的請求去做。壬辰(疑誤),任命烏重胤為河陽節(jié)度使,任命孟元陽為昭義節(jié)度使。
  戊戌,貶盧從史歡州司馬。
  戊戌(疑誤),憲宗將盧從史貶為州司馬。
  [8]五月,乙巳,昭義軍三千余人夜?jié)?,奔魏州。劉濟奏拔安平?br />  [8]五月,乙巳(初六),昭義軍三千多人在夜間潰散,逃奔魏州。劉濟奏稱攻克了安平。
  [9]庚申,吐蕃遣其臣論思邪熱入見,且歸路泌、鄭叔矩之柩。
  [9]庚申(二十一日),吐蕃派遣臣下論思邪熱入京朝見,而且歸還了路泌和鄭叔矩的靈柩。
  [10]甲子,奚寇靈州。
  [10]甲子(二十五日),奚人侵犯靈州。
  [11]六月,甲申,白居易復上奏,以為:“臣比請罷兵,今之事勢,又不如前,不知陛下復何所待!”是時,上每有軍國大事,必與諸學士謀之;嘗逾月不見學士,李絳等上言:“臣等飽食不言,其自為計則得矣,如陛下何!陛下詢訪理道,開納直言,實天下之幸,豈臣等之幸!”上遽令“明日三殿對來”。
  [11]六月,甲申(十五日),白居易再次進獻奏疏認為:“近來我曾請求停止用兵,現(xiàn)在事情的趨勢,又不如以前了,不知道陛下還要等待什么!”當時,每當遇到軍隊和國家重大的事情,憲宗必定要與各位翰林學士商量。憲宗曾經(jīng)有一個多月沒有召見翰林學士,李絳等人便進言說:“我等飽食終日,不用進言,若是為自己著想,這是夠好的了,但是這對陛下怎么樣呢!陛下征詢訪求治國的方策,開辟言路,采納諫言,這實在是國家的幸運,豈是我等的幸運!”憲宗連忙下令:“明天你們前來麟德殿奏對吧?!?br />  白居易嘗因論事,言“陛下錯”,上色莊而罷,密召承旨李絳,謂“白居易小臣不遜,須令出院?!苯{曰:“陛下容納直言,故群臣敢竭誠無隱。居易言雖少思,志在納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廣聰明,昭圣德也?!鄙蠍?,待居易如初。
  白居易有一次由于在議論事情時說“陛下錯了”,憲宗面色莊重嚴肅地停止了談話,暗中將翰林學士承旨李絳召來,告訴他說:“白居易這個小臣出言不遜,必須讓他退出翰林院?!崩罱{說:“陛下能夠容納直率的進言,所以群臣才敢竭盡誠心,不作隱瞞。白居易的話雖然有欠思考,但本意是要進獻忠心?,F(xiàn)在倘若陛下將他處以罪罰,我擔心天下的人們都各自想要緘默不語了,這可不是開拓視聽,彰明至上德行的辦法啊?!睉椬诟吲d起來,對待白居易也還像往常一樣。
  上嘗欲近獵苑中,至蓬萊池西,謂左右曰:“李絳必諫,不如且止?!?br />  憲宗曾經(jīng)準備就近在禁苑中打獵,來到蓬萊池的西面,對周圍的人們說:“李絳肯定是要進諫的,不如姑且停止吧?!?br />  [12]秋,七月,庚子,王承宗遣使自陳為盧從史所離間,乞輸貢賦,請官吏,許其自新。李師道等數(shù)上表請雪承宗,朝廷亦以師久無功,丁未,制洗雪承宗,以為成德軍節(jié)度使,復以德、棣二州與之;悉罷諸道行營將士,共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加劉濟中書令。
  [12]秋季,七月,庚子(初二),王承宗派遣使者陳述自己是被盧從史從中的挑撥的,請求繳納賦稅,要求朝廷任命官吏,允許他改過自新。李師道等人屢次上表請求為王承宗平反,朝廷也由于長期用兵,無所建樹,丁未(初九),憲宗便頒布制書為王承宗平反,任命他為成德軍節(jié)度使,將德州與棣州兩地重新歸屬給他,將各道行營的將士們全部遣還,一共向他們頒賜布帛二十八萬端匹,還加封劉濟為中書令。
  [13]劉濟之討王承宗也,以長子緄為副大使,掌幽州留務。濟軍瀛州,次子總為瀛州刺史,濟署行營都知兵馬使,使屯饒陽。濟有疾,總與判官張、孔目官成國寶謀,詐使人從長安來,曰:“朝廷以相分逗留無功,已除副大使為節(jié)度使矣?!泵魅?,又使人來告曰:“副大使旌節(jié)已至太原?!庇质谷俗叨粼唬骸办汗?jié)已過代州?!迸e軍驚駭。濟憤怒,不知所為,殺大將素與緄厚者數(shù)十人,追緄詣行營,以張兄皋代知留務。濟自朝至日昃不食,渴索飲,總因置毒而進之。乙卯,濟薨。緄行至涿州,總矯以父命杖殺之,遂領軍務。
  [13]劉濟討伐王承宗時,任命長子劉緄為節(jié)度副大使,掌管幽州留后事務。劉濟在瀛州駐扎,而次子劉總擔任瀛州刺史,于是劉濟便讓劉總暫任行營都知兵馬使,讓他屯兵饒陽。適逢劉濟身患疾病,劉總與判官張、孔目官成國寶計議,派人詐稱從長安前來,對劉濟說:“由于您停留不前,無所建樹,朝廷已經(jīng)任命副大使劉緄為節(jié)度使了?!钡诙?,劉總又讓人前來向劉濟報告說:“前來頒送旌節(jié),任命副大使為節(jié)度使的使者已經(jīng)來到太原?!苯又质谷诉吪苓吅暗卣f:“頒送節(jié)度使旌節(jié)的使者已經(jīng)過了代州?!比妼⑹慷己荏@異。劉濟心懷憤怒,不知所措,便斬殺了平常與劉緄親善的大將幾十個人,召劉緄立即到行營來,而任命張的哥哥張皋代替他掌管留后事務。從早晨起床直到太陽偏西,劉濟都未進餐,覺得口渴,便要水渴,劉總乘機在水中下了毒藥,送給劉濟喝了。乙卯(十七日),劉濟去世。劉緄走到涿州時,劉總詐稱父親的命令,將他用棍捧打死,于是劉總便統(tǒng)領了軍中事務。
  [14]嶺南監(jiān)軍許遂振以飛語毀節(jié)度使楊於陵于上,上命召於陵還,除冗官。裴曰:“于陵性廉直,陛下以遂振故黜藩臣,不可?!倍∷?,以於陵為吏部侍郎。遂振尋自抵罪。
  [14]嶺南監(jiān)軍許遂振用不實之辭向憲宗誹謗節(jié)度使楊於陵。憲宗命令將楊於陵召回朝廷,任命他當閑散的官員。裴說:“楊於陵生性廉潔耿直,陛下因許遂振的原故貶黜節(jié)帥,這是不合適的。”丁巳(十九日),憲宗任命楊於陵為吏部侍郎。不久,許振遂自行承受了應負的罪責。
  [15]八月,乙亥,上與宰相語及神仙,問:“果有之乎?”李藩對曰:“秦始皇、漢武帝學仙之效,具載前史,太宗服天竺僧長年藥致疾,此古今之明戒也。陛下春秋鼎盛,方勵志太平,宜拒絕方士之說。茍道盛德充,人安國理,何憂無堯、舜之壽乎!”
  [15]八月,乙亥(初七),憲宗與宰相談到神仙,憲宗問道:“果真有神仙嗎?”李藩回答說:“秦始皇、漢武帝學習仙術的結果,全都記載在以往的史書中,太宗服用天竺僧人的長生不老之藥招致疾病,這便是由古代到現(xiàn)在的明戒啊。陛下年富力強,正在勉勵心志,再造太平盛世,應當拒絕方術之士的說教。如果能夠使道德盛大而充盈,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政治修明,還用擔心沒有唐堯、虞舜的年壽嗎!”
  [16]九月,己亥,吐突承璀自行營還,辛亥,復為左衛(wèi)上將軍,充左軍中尉。裴曰:“承璀首唱用兵,疲弊天下,卒無成功,陛下縱以舊恩不加顯戮,豈得全不貶黜以謝天下乎!”給事中段平仲、呂元膺言承璀可斬。李絳奏稱:“陛下不責承璀,他日復有敗軍之將,何以處之?若或誅之。則同罪異罰,彼必不服;若或釋之,則誰不保身而玩寇乎!愿陛下割不忍之恩,行不易之典,使將帥有所懲勸?!遍g二日,上罷承璀中尉,降為軍器使;中外相賀。
  [16]九月,己亥(初二),吐突承璀從行營回到朝廷。辛亥(十四日),吐突承璀重新?lián)巫笮l(wèi)上將軍,充任左神策軍中尉。裴說:“吐突承璀首先提倡使用武力,使天下百姓窮乏困苦,到頭來還是不能獲得成功。即使陛下因舊日的恩情而不肯將他處決示眾,為了向天下百姓道歉,難道能夠對他全然不加貶斥嗎?”給事中段平仲與呂元膺說吐突承璀應當斬殺。李絳上奏聲稱:“如果陛下不肯處罰吐突承璀,以后再出現(xiàn)戰(zhàn)敗的將領,能夠怎樣處治他們呢?如果誅殺他們,那便是同樣的罪責,不同的處罰,他們定然不會服氣;如果對他們免予治罪,那還有誰不保全自身,姑息敵軍呢!希望陛下割舍對他不能狠下心來的私恩,行使不可更改的刑典,使將帥們得到一些警戒與勉勵。”隔了兩天,憲宗免除了吐突承璀左神策軍中尉的職務,將他降職為軍器使,朝廷內外的人們都相互祝賀。
  [17]裴得風疾,上甚惜之,中使候問旁午于道。
  [17]裴得了風疾,憲宗很是為他惋惜,派去問候病情的中使在道路上往來紛繁。
  [18]丙寅,以太常卿權德輿為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18]丙寅(二十九日),憲宗任命太常卿權德輿為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19]義武節(jié)度使張茂昭請除代人,欲舉族入朝。河北諸鎮(zhèn)互遣人說止之,茂昭不從,凡四上表;上乃許之。以左庶子任迪簡為義武行軍司馬。茂昭悉以易、定二州簿書管鑰授迪簡,遣其妻子先行,曰:“吾不欲子孫染于污俗?!?br />  [19]義武節(jié)度使張茂昭請求任命代替自己的人員,準備整個家族入京朝見。河北各藩鎮(zhèn)交互派人前來勸阻,張茂昭不肯聽從。張茂昭共計四次上表,憲宗才答應了他的請求,任命左庶子任迪簡為義武行軍司馬。張茂昭將易州、定州的帳簿文書和鎖頭鑰匙悉數(shù)交給了任迪簡,打發(fā)他的妻子兒女率先上路,還說:“我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后代沾染上污濁的習俗。”
  茂昭既去,冬,十月,戊寅,虞候楊伯玉作亂,囚迪簡。辛巳,義武將士共殺伯玉。兵馬使張佐元又作亂,囚迪簡,迪簡乞歸朝。既而將士復殺佐元,奉迪簡主軍務。時易定府庫罄竭,閭閻亦空,迪簡無以犒士,乃設糲飯與士卒共食之,身居戟門下經(jīng)月;將士感之,共請迪簡還寢,然后得安其位。上命以綾絹十萬匹賜易定將士;壬辰,以迪簡為義武節(jié)度使。甲午,以張茂昭為河中、慈、隰、晉、絳節(jié)度使,從行將校皆拜官。
  張茂昭離去后,冬季,十月,戊寅(十一日),虞候楊伯玉發(fā)起變亂,將任迪簡囚禁起來。辛巳(十四日),義武的將士們一起殺掉了楊伯玉。兵馬使張佐元又一次發(fā)起變亂,將任迪簡囚禁起,任迪簡請求返回朝廷。不久,將士們又將張佐元殺掉,擁戴任迪簡主持軍中事務。當時,易州、定州的庫存消耗已盡,居民也散失一空,任迪簡拿不出什么東西來犒勞將士,便備辦了粗米飯,與士兵們共同進餐。他親身在軍府的大門下面住了一個月,將士們被他打動了,一齊請任迪簡回去就寢,此后任迪簡的位子才得以安穩(wěn)下來。憲宗命令拿出綾絹十萬匹,頒賜給易州、定州的將士們。壬辰(二十五日),皇帝任命任迪簡為義武節(jié)度使。甲午(二十七日),皇帝任命張茂昭為河中、慈、隰、晉、絳節(jié)度使,跟隨他同行的將官一概授給官職。
  [20]右金吾大將軍伊慎以錢三萬緡賂右軍中尉第五從直,求河中節(jié)度使;從直恐事泄,奏之。十一月,庚子,貶慎為右衛(wèi)將軍,坐死者三人。
  [20]右金吾大將軍伊慎以三萬緡錢賄賂右軍中尉第五從直,要求得到河中節(jié)度使的職務。第五從直惟恐事情泄露出去,便將此事奏報了。十一月,庚子(初三),憲宗將伊慎貶為右衛(wèi)將軍,有三個人因此獲罪致死。
  初,慎自安州入朝,留其子宥主留事,朝廷因以為安州刺史,未能去也。會宥母卒于長安,宥利于兵權,不時發(fā)喪。鄂岳觀察使郗士美遣僚屬以事過其境,宥出迎,因告以兇問,先備籃輿,即日遣之。
  當初,伊慎由安州入京朝見,將他的兒子伊宥留下來主持留后事務,朝廷因而任命伊宥為安州刺史,所以他便沒有能夠離開安州。適逢伊宥的母親在長安去世,伊宥貪圖兵權,不肯按時將死訊公布于眾。鄂岳觀察使郗士美派遣所屬官吏辦事經(jīng)過安州疆境,伊宥出來迎接,于是告訴他母親的死訊,先準備好竹轎,當天便讓他離去了。
  [21]甲辰,會王薨。
  [21]甲辰(初七),會王李去世。
  [22]庚戌,以前河中節(jié)度使王鍔為河東節(jié)度使。上左右受鍔厚賂,多稱譽之,上命鍔兼平章事,李藩固執(zhí)以為不可。權德輿曰:“宰相非序進之官。唐興以來,方鎮(zhèn)非大忠大勛,則跋扈者,朝廷或不得已而加之。今鍔既無忠勛,朝廷又非不得已,何為遽以此名假之!”上乃止。
  [22]庚戌(十三日),憲宗任命前任河中節(jié)度使王鍔為河東節(jié)度使。憲宗身邊的人們收受了王鍔豐厚的賄賂,多數(shù)稱贊他。憲宗讓王鍔兼任平章事,李藩堅持認為這是不適當?shù)?。權德輿說“宰相不是按照等次進升的官職。唐朝興起以來,若不是對特別忠心或立有大功的藩鎮(zhèn),就是對驕橫強暴的節(jié)帥,朝廷有時出于迫不得已,才將宰相的官職授給他們?,F(xiàn)在,王鍔既沒有顯示忠心,建立勛勞,朝廷也不是迫不得已,為什么要忙著將這個名義給予他呢!”于是,憲宗不再任命王鍔為宰相。
  鍔有吏才,工于完聚。范希朝以河東全軍出屯河北,耗散甚眾;鍔到鎮(zhèn)之初,兵不滿三萬人,馬不過六百匹,歲余,兵至五萬人,馬有五千匹,器械精利,倉庫充實。又進家財三十萬緡,上復欲加鍔平章事,李絳諫曰:“鍔在太原,雖頗著績效,今因獻家財而命之,若后世何!”上乃止。
  王鍔具有治理地方的才干,擅長修城儲糧一類事務。范希朝率領河東全軍前往河北地區(qū)駐扎,人力物力的損耗很大。王鍔來到軍鎮(zhèn)的初期,兵員不滿三萬人,馬匹不超過六百匹。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兵員達到五萬人,馬匹擁有五千匹,軍事器具精良而鋒利,倉庫中的物資裝得滿滿的。王鍔還進獻自家財物三十萬緡,憲宗又打算加封王鍔為平章事,李絳規(guī)勸說:“王鍔任職太原,雖然取得的功效很是顯著,但現(xiàn)在由于貢獻自家財物便任命他為宰相,后世將怎樣看待此事呢!”于是,憲宗再次打消了任命王鍔為相的念頭。
  [23]中書侍郎裴數(shù)以疾辭位;庚申,罷為兵部尚書。
  [23]中書侍郎裴屢次因疾病要求辭去相位,庚申(二十三日),憲宗將裴罷免為兵部尚書。
  [24]十二月,戊寅,張茂昭入朝,請遷祖考之骨于京兆。
  [24]十二月,戊寅(十二日),張茂昭入京朝見,請求將祖父和父親的骸骨遷移到京兆府安葬。
  [25]壬午,以御史中丞呂元膺為鄂岳觀察使。元膺嘗欲夜登城,門已鎖,守者不為開。左右曰:“中丞也。”對曰:“夜中難辯真?zhèn)?,雖中丞亦不可?!痹吣诉€。明日,擢為重職。
  [25]壬午(十六日),憲宗任命御史中丞呂元膺為鄂岳觀察使。有一次,呂元膺在夜間要登城,城門已經(jīng)上鎖,守護城門的人不肯為他打開城門。周圍的人說:“他是呂中丞啊?!笔刈o城門的人回答說:“夜間難以辨別真假,即使是呂中丞,也不能夠打開城門?!庇谑?,呂元膺便回去了。第二天,守門人被提拔到重要職位上去。
  [26]翰林學士、司勛郎中李絳面陳吐突承璀專橫,語極懇切。上作色曰:“卿言太過!”絳泣曰:“陛下置臣于腹心耳目之地,若臣畏避左右,愛身不言,是臣負陛下;言之而陛下惡聞,乃陛不負臣也?!鄙吓?,曰:“卿所言皆人所不能言,使朕聞所不聞,真忠臣也。他日盡言,皆應如是。”已丑,以絳為中書舍人,學士如故。
  [26]翰林學士、司勛郎中李絳當著憲宗的面陳訴吐突承璀驕橫專斷,言辭極為懇切。憲宗氣得變了臉色說:“你說得太過分了吧!”李絳哭泣著說:“陛下將我安置在親近信任的地位上,如果我在陛下面前畏怯退縮,愛惜自身,不肯進言,這便是我辜負了陛下。我把話講出來了,但陛下討厭去聽,這就是陛下辜負我了。”憲宗的怒氣消除了,便說:“你講的全是人們不能講的,使朕聽到了無法得知的事情,是一位真正的忠臣??!你以后盡情而言,完全應該像現(xiàn)在這個樣子?!奔撼螅ǘ眨?,憲宗任命李絳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的職務仍如往常。
  絳嘗從容諫上聚財,上曰:“今兩河數(shù)十州,皆國家政令所不及,河、湟數(shù)千里,淪于左衽,朕日夜思雪祖宗之恥,而財力不贍,故不得不蓄聚耳。不然,朕宮中用度極儉薄,多藏何用邪!”
  李絳曾經(jīng)從容不迫地規(guī)勸皇帝不要聚斂錢財,憲宗說:“現(xiàn)在河南、河北的好幾十個州,都沒有實行國家的政教法令,河、湟地區(qū)的好幾千里地,還淪陷在異族手中,朕日夜想著洗雪祖宗的恥辱,但是財力不夠豐足,所以不得不積蓄聚斂啊。不然,朕在宮廷中的花費極為儉約,多儲藏財物又有什么用呢!”
六年(辛卯、811)
六年(辛卯,公元811年)
  [1]春,正月,甲辰,以彰義留后吳少陽為節(jié)度使。
  [1]春季,正月,甲辰(初九),憲宗任命彰義留后吳少陽為節(jié)度使。
  [2]庚申,以前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二月,壬申,李藩罷為太子詹事。
  [2]庚申(二十五日),憲宗任命前任淮南節(jié)度使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二月,壬申(初七),李藩被罷為太子詹事。
  [3]己丑,忻王造薨。
  [3]己丑(二十四日),忻王李造去世。
  [4]宦官惡李絳在翰林,以為戶部侍郎,判本司。上問:“故事,戶部侍郎皆進羨余,卿獨無進,何也?”對曰:“守土之官,厚斂于人以市私恩,天下猶共非之;況戶部所掌,皆陛下府庫之物,給納有籍,安得羨余!若自左藏輸之內藏以為進奉,是猶東庫移之西庫,臣不敢踵此弊也?!鄙霞纹渲?,益重之。
  [4]宦官不愿意讓李絳在翰林院任職,使他出任戶部侍郎,兼管戶部。憲宗詢問李絳說:“依照慣例,戶部侍郎都要進獻額外稅收,唯獨你不肯進獻,這是為什么呢?”李絳回答說:“守衛(wèi)疆土的地方官員,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賦稅來換取私人的恩惠,天下的人們尚且共同非難他們,何況戶部掌管著的,都是陛下府庫中的物品,支出與交納都有帳簿記載,怎么會有額外的盈余!如果將財物從左藏轉運到內庫中去,以此作為進獻的供物,這就如同將財物從東邊的庫房搬動到西邊的庫房,我可不敢因襲這一弊病啊。”憲宗嘉許李絳的耿直,更加器重他了。
  [5]乙巳,上問宰相:“為政寬猛何先?”權德輿對曰:“秦以慘刻而亡,漢以寬大而興。太宗觀《明堂圖》,禁人背;是故安、史以來,屢有悖逆之臣,皆旋踵自亡,由祖宗仁政結于人心,人不能忘故也。然則寬猛之先后可見矣?!鄙仙破溲?。
  [5]乙巳(疑誤),憲宗詢問宰相說:“執(zhí)掌大政的寬和與嚴厲應當哪個居于首位?”權德輿回答說:“秦朝因殘酷苛刻而滅亡,漢朝因寬和大度而興盛。太宗觀看《明堂圖》,禁止鞭打人們的脊背。所以安祿山、史思明以來,屢次出現(xiàn)悖亂忤逆的臣下,但在轉足之間都自取滅亡了。這是由于祖宗的仁政維系著人心,人們不能夠忘懷的緣故啊。這樣說來,寬和與嚴厲應該孰先孰后是很清楚的了。”憲宗很賞識權德輿的進言。
  [6]夏,四月,戊辰,以兵部尚書裴為太子賓客,李吉甫惡之也。
  [6]夏季,四月,戊辰(初四),憲宗任命兵部尚書裴為太子賓客,這是因為李吉甫憎惡他的原故。
  [7]庚午,以刑部侍郎、鹽鐵轉運使盧坦為戶部侍郎、判度支?;蚋驺糁荽淌费﹀罏榇彼\使,有異馬不以獻;事下度支,使巡官往驗,未返,上遲之,使品官劉泰昕按其事。盧坦曰:“陛下既使有司驗之,又使品官繼往,豈大臣不足信于品官乎!臣請先就黜免。”上召泰昕還。
  [7]庚午(初六),憲宗任命刑部侍郎、鹽鐵轉運使盧坦為戶部侍郎、判度支。有人告發(fā)泗州刺史薛謇在擔任代北水運使時,曾有一匹不同尋常的好馬,卻沒有進獻上來。事情下交度支查問,命令巡官前去驗察,尚未返回,憲宗嫌事情辦得太慢,便讓品官劉泰昕按察此事。盧坦說:“既然陛下讓主關部門驗察此事,卻接著又讓品官前往,難道是大臣比品官還不值得相信嗎!請讓我先來接受罷免吧?!庇谑?,憲宗將劉泰昕傳召回來了。
  [8]五月,前行營糧料使于皋謨、董溪坐贓數(shù)千緡,敕貸其死;皋謨流春州,溪流封州,行至潭州,并追遣中使賜死。權德輿上言,以為:“皋謨等罪當死,陛下肆諸市朝,誰不懼法!不當已赦而殺之。”溪,晉之子也。
  [8]五月,前任行營糧料使于皋謨和董溪因貪污數(shù)千緡錢財而獲罪,憲宗頒敕免除了他們的死罪,于皋謨被流放春州,董溪被流放封州。當他們走到潭州時,憲宗又追派中使賜他們自裁而死。權德輿進言認為:“于皋謨等二人的罪行應當處死,陛下將他們陳尸鬧市,還有誰敢不畏懼法紀!但陛下不應該在赦免他們以后,卻又將他們殺掉?!倍嵌瓡x的兒子。
  [9]庚子,以金吾大將軍李惟簡為鳳翔節(jié)度使。隴州地與吐蕃接,舊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人不得息。惟簡以為邊將當謹守備,蓄財谷以待寇,不當睹小利,起事盜恩,禁不得妄入其地;益市耕牛,鑄農(nóng)器,以給農(nóng)之不能自具者,增墾田數(shù)十萬畝。屬歲屢稔,公私有余,販者流及他方。
  [9]庚子(初七),憲宗任命金吾大將軍李惟簡為鳳翔節(jié)度使。隴州與吐蕃接壤,以往經(jīng)常天天相互偵察,交替著進入敵方攻打抄掠,人們不得寧息。李惟簡認為邊疆將領應當周密設防,積蓄資財和谷物,等待敵軍的到來,不應當著眼細小的利益,惹起事端,竊取官家的賞賜。他禁止人們隨便進入吐蕃的疆境,同時逐漸購買耕牛,鑄造農(nóng)用器具,以便供給不能自己備辦耕牛與農(nóng)具的農(nóng)民,結果增墾田地數(shù)十萬畝。適值一連幾年豐收,公家與私人有了余糧,于是商人將糧食販運到外地出售。
  [10]賜振武節(jié)度使阿跌光進姓李氏。
  [10]憲宗賜給振武節(jié)度使阿跌光進姓氏為李氏。
  [11]六月,丁卯,李吉甫奏:“自秦至隋十有三代,設官之多,無如國家者。天寶以后,中原宿兵,見在可計者八十余萬,其余為商賈、僧、道不服田畝者什有五六,是常以三分勞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待衣坐食之輩也。今內外官以稅錢給俸者不下萬員,天下千三百余縣,或以一縣之地而為州,一鄉(xiāng)之民而為縣者甚眾,請敕有司詳定廢置,吏員可省者省之,州縣可并者并之,入仕之涂可減者減之。又,國家舊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錢三十緡;職田祿米不過千斛。艱難以來,增置使額,厚給奉錢,大歷中,權臣月俸至九千緡,州無大小,刺史皆千緡。常兗為相,始立限約,李泌又量其閑劇,隨事增加,時謂通濟,理難減削。然猶有名存職廢,或額去俸存,閑劇之間,厚薄頓異。請敕有司詳考俸料、雜給,量定以聞?!庇谑敲o事中段平仲、中書舍人韋貫之、兵部侍郎許孟容、戶部侍郎李絳同詳定。
  [11]六月,丁卯(初四),李吉甫上奏說:“由秦朝到隋朝的十三個朝代,設置官員的數(shù)量,沒有比我朝更多的了。天寶年間以后,中原地區(qū)駐屯軍隊,現(xiàn)在能夠計算出來的就有八十多萬人,其余作為商人、僧人、道士等不從事農(nóng)業(yè)的人口有十分之五六,這是經(jīng)常以十分之三的勞苦筋骨的人們去奉養(yǎng)十分之七的不織而衣、不勞而食的人們?,F(xiàn)在,朝廷內外需要以稅收的錢財供給薪俸的官員不少于一萬人,全國有一個千三百多個縣,以一個縣的地方設置成一個州,以一個鄉(xiāng)的人口編制成一個縣的情況為數(shù)很多。請陛下敕令有關部門詳細地規(guī)定州縣的廢棄與設立,對可以省除的吏員要省除,對可以合并的州縣要合并,對可以減少的入仕途徑要減少。再者,根據(jù)朝廷以往的典章制度,依照官員的品級制定薪俸,一品官員每月薪俸錢三十緡,職田上所產(chǎn)的祿米不超過一千斛。國家遭受艱難困苦以來,增設諸使的名額,發(fā)給優(yōu)厚的薪俸錢,到大歷年間,有權勢的大臣每月薪俸達到錢九千緡,各州不分大小,刺史一概每月薪俸錢一千緡。常袞擔任宰相時,開始設立限制約束,李泌又酌量職務清閑與繁重的不同情況,順從事情的機宜增加薪俸,當時號稱通達融貫,從道理上說來是難以削減的。然而,仍然還有名義存在而職事廢棄,或者名額免除而薪俸存在的情形,在任職的清閑與繁重之間,薪俸的優(yōu)厚與菲薄頓時顯出差別來了。請陛下敕令有關部門詳細考核薪俸食料、雜項供給,酌情參定,上報聞知?!币虼?,憲宗命令給事中段平仲、中書舍人韋貫之、兵部侍郎許孟容、戶部侍郎李絳共同詳細參定。
  [12]秋,九月,富平人梁悅報父仇,殺秦杲,自詣縣請罪。敕:“復仇,據(jù)《禮經(jīng)》則義不同天,征法令則殺人者死。禮、法二事,皆王教之大端,有此異同,固資論辯,宜令都省集議聞奏?!甭毞絾T外郎韓愈議,以為:“律無其條,非闕文也。蓋以不許復仇,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許復仇,則人將倚法專殺,無以禁止其端矣。故圣人丁寧其義于經(jīng),而深沒其文于律,其意將使法吏一斷于法,而經(jīng)術之士得引經(jīng)而議也。宜定其制曰:‘凡復父仇者,事發(fā),具申尚書省集議奏聞,酌其宜而處之。’則經(jīng)律無失其指矣?!彪罚骸傲簮傉纫话?,流循州?!?br />  [12]秋季,九月,富平人梁悅為父親報仇,殺死了秦杲,主動前往縣衙請求治罪。敕書稱:“有關復仇的規(guī)定,若根據(jù)《禮記》的說法,在道理上說與仇人應是不共戴天的,但若引證法令條文,殺人的人就應當處以死刑。禮教與法令兩項,都是帝王實行教化的重大根據(jù),既然其間存在著這樣的區(qū)別,固然應當通過論說辨析商量明白,應該讓尚書都省召集有關人員計議,奏報聞知?!甭毞絾T外郎韓愈的議論認為:“刑律中沒有關于與殺父的仇人不共戴天的條文,并不是出現(xiàn)了闕疑不書的文字。,而是由于若不允許為父報仇,便傷害了孝子的心愿,而且違背了先代帝王的教訓;若允許為父報仇,人們便將會憑借著法令擅自殺人,從而無法禁止此類事情的發(fā)生。所以圣人在經(jīng)書里將此中的含義反復強調,而在刑律中又將此類條文深深隱沒了。圣人的用意是讓執(zhí)法的官吏一概本著法令裁決,而讓尊奉經(jīng)學的人士得以援引經(jīng)典而加以議論。應該將所規(guī)定的此項制度表達為:‘凡是為父親報仇的人,事情被舉發(fā)后,應當一概申報尚書省,由尚書省召集有關人員計議奏報,斟酌合理的情由,作出應有的處治?!@樣,經(jīng)書與刑律便都不會失去各自的意指了。”憲宗敕令:“對梁悅處以杖刑一百,流放循州?!?br />  [13]甲寅,吏部奏準敕并省內外官計八百八員,諸司流外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13]甲寅(二十二日),吏部上奏說,依據(jù)敕令合并與省除朝廷內外官員計有八百零八人、各部門九品以下的吏員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14]黔州大水壞城郭,觀察使竇群發(fā)溪洞蠻以治之;督役太急,于是辰、溆二州蠻反,群討之,不能定。戊午,貶群開州刺史。
  [14]黔州發(fā)生嚴重的水災,內城與外城都被毀壞。黔中觀察使竇群征發(fā)溪洞蠻人來修治內城與外城,由于督責事功過于急切,于是辰州和溆州兩地的蠻人反叛了。竇群討伐蠻人,沒有能夠將他們平定。戊午(二十六日),憲宗將竇群貶為開州刺史。
  [15]冬,十一月,弓箭庫使劉希光受羽林大將軍孫錢二萬緡,為求方鎮(zhèn),事覺,賜死。事連左衛(wèi)上將軍、知內侍省事吐突承璀,丙申,以承璀為淮南監(jiān)軍。上問李絳:“朕出承璀何如?”對曰:“外人不意陛下遽能如是。”上曰:“此家奴耳,以其驅使之久,故假以恩私;若有違犯,朕去之輕如一毛耳!”
  [15]冬季,十一月,弓箭庫使劉希光接受了羽林大將軍孫二萬緡錢,便為他謀求節(jié)度使的職務,結果被發(fā)覺了,憲宗賜他自裁而死。事情牽連到左衛(wèi)上將軍、知內侍省事吐突承璀,丙申(初五),憲宗任命吐突承璀為淮南監(jiān)軍。憲宗詢問李絳:“朕將吐突承璀任為外官怎么樣呢?”李絳回答說:“外界人士想不到陛下忽然能夠這么做?!睉椬谡f:“此人只是一個家奴而已。以往,朕覺得使喚他的時間很長了,所以因私情恩寵而寬宥了他。倘若他有違紀犯法的行為,朕拋棄他就如丟掉一根毫毛一樣輕易呢!”
  [16]十六宅諸王既不出閣,其女嫁不以時,選尚者皆由宦官,率以厚賂自達。李吉甫上言:“自古尚主必擇其人,獨近世不然。”十二月,壬申,詔封恩王等六女為縣主,委中書、門下、宗正、吏部選門地人才稱可者嫁之。
  [16]十六宅諸王既然都沒有去做封地上的藩王,他們的女兒便不能按時出嫁,已經(jīng)擇偶下嫁的女兒都是通過宦官辦成的,大都要以豐厚的賄賂為自己通融。李吉甫進言說:“自古以來,公主下嫁,必定要選擇合適的人士,唯獨近世以來不是這個樣子了。”十二月,壬申(十一日),憲宗頒詔將恩王等人的六個女兒封為縣主,委托中書省、門下省、宗正寺和吏部選擇門第人才相當?shù)娜耸?,將縣主許配給他們。
  [17]己丑,以戶部侍郎李絳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吉甫為相,多修舊怨,上頗知之,故擢絳為相。吉甫善逢迎上意,而絳鯁直,數(shù)爭論于上前;上多直絳而從其言,由是二人有隙。
  [17]己丑(二十八日),憲宗任命戶部侍郎李絳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吉甫出任宰相以來,往往報復舊日與自己結怨的人們,憲宗也略微了解一些情況,因此才提升李絳出任宰相。李吉甫善于逢迎皇上的意旨,而李絳剛正不阿,二人屢次在憲宗面前爭論,憲宗時常認為李絳正確,聽從他的主張。因此,二人有了嫌隙。
  [18]閏月,辛卯朔,黔州奏:辰、溆賊帥張伯靖寇播州、費州。
  [18]閏十二月,辛卯朔(初一),黔州上奏說:辰州與溆州兩地溪洞蠻人頭領張伯靖侵犯播州與費州。
  [19]試太子通事舍人李涉知上于吐突承璀恩顧未衰,乃投匭上疏,稱“承璀有功,希光無罪。承璀久委心腹,不宜遽棄?!敝獏Q使、諫議大夫孔見其副章,詰責不受;涉乃行賂,詣光順門通之。聞之,上疏極言“涉奸險欺天,請加顯戮?!蔽焐?,貶涉峽州司倉。涉,渤之兄;,巢父之子也。
  [19]試太子通事舍人李涉得知憲宗對吐突承璀的恩寵眷顧并未減弱,便在收受臣民意見的銅匭中投遞章疏,內稱:“吐突承璀立有功勞,劉希光沒有罪過。吐突承璀被陛下長期托付親信之任,不應當聚然將他拋棄。”知匭使、諫議大夫孔看到了章疏的副本,對上奏的內容加以責問,不肯受理他的章疏。于是,李涉行賄,前往光順門進狀。孔得知消息后,上疏極力進言說:“李涉奸邪陰險,欺騙上天,請將他處決示眾?!蔽焐辏ㄊ巳眨椬趯⒗钌尜H為峽州司倉。李涉是李渤的哥哥??资强壮哺傅膬鹤印?br />  [20]辛亥,惠昭太子寧薨。
  [20]辛亥(二十一日),惠昭太子李寧去世。
  [21]是歲,天下大稔,米斗有直二錢者。
  [21]這一年,全國獲得大豐收,有些地方一斗米才值兩個錢。
七年(壬辰、812)
七年(壬辰,公元812年)
  [1]春,正月,辛未,以京兆尹元義方為坊觀察使。初,義方媚事吐突承璀,李吉甫欲自托于承璀,擢義方為京兆尹。李絳惡義方為人,故出之。義方入謝,因言“李絳私其同年許季同,除京兆少尹,出臣坊,專作威福,欺罔聰明?!鄙显唬骸半拗O李絳不如是。明日,將問之。”義方惶愧而出。明日,上以詰絳曰:“人于同年固有情乎!”對曰:“同年,乃九州四海之人偶同科第,或登科然后相識,情于何有!且陛下不以臣愚,備位宰相,宰相職在量才授任,若其人果才,雖在兄弟子侄之中猶將用之,況同年乎!避嫌而棄才,是乃便身,非徇公也?!鄙显唬骸吧?,朕知卿必不爾。”遂趣義方之官。
  [1]春季,正月,辛未(十一日),憲宗任命京兆尹元義方為坊觀察使。當初,元義方巴結吐突承璀,李吉甫也打算依靠吐突承璀,因而提拔元義方出任京兆尹。李絳憎惡元義方的為人,所以將他斥逐出朝。元義方入朝向憲宗謝恩,乘機說:“李絳為他的同年許季同徇私,將許季同任命為京兆少尹,將我斥逐到坊,專門作威作福,欺侮蒙騙陛下的視聽?!睉椬谡f:“朕熟知李絳,他可不是像你說的這個樣子。等到明天吧,朕打算問一問他。”元義方既惶恐,又慚愧,只好走了出來。第二天,憲宗以此事責問李絳說:“人們對于自己的同年固然會有私情嗎?”李絳回答說:“所謂同年,就是來自全國各地人們偶然同時科考登第,有些人是在考中復試以后才互相認識的,這里有什么私情!而且,陛下不嫌我愚昧,讓我充數(shù)擔任宰相,宰相的職責在于酌量人們的才能,授給他們職任,倘若有人果真具有才能,即使他在自己的兄弟侄一輩人中,尚且要任用他,何況與自己是同年呢!因躲避嫌疑而放棄人才,這是便利自身的做法,而不是舍身為公的態(tài)度啊。”憲宗說:“講得好。朕知道你肯定不會私情用事的。”于是,憲宗催促元義方前去就任。
  [2]振武河溢,毀東受降城。
  [2]振武處的黃河泛濫,沖毀了東受降城。
  [3]三月,丙戌,上御延英殿,李吉甫言:“天下已太平,陛下宜為樂。”李絳曰:“漢文帝時兵木無刃,家給人足,賈誼猶以為厝火積薪之下,不可謂安。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余州;犬戎腥膻,近接涇、隴,烽火屢驚;加之水旱時作,倉廩空虛,此正陛下宵衣旰食之時,豈得謂之太平,遽為樂哉!”上欣然曰:“卿言正合朕意?!蓖耍^左右曰:“吉甫專為悅媚;如李絳,真宰相也!”
  [3]三月,丙戌(二十八日),憲宗駕臨延英殿,李吉甫進言說:“天下已經(jīng)太平,陛下應該作樂?!崩罱{說:“漢文帝時,兵器鈍弊,沒有鋒刃,家家富裕,人人豐足,賈誼且尚認為這是將火種放到堆積著的木柴下面,不能夠說這是安定的?,F(xiàn)在,朝廷的法紀號令不能夠控制的地區(qū),有河南、河北五十多個州;異族穢惡的氣息,近處已經(jīng)與涇州與隴州連接,邊防上的烽火屢次報警;再加上水旱災害經(jīng)常發(fā)生,庫存的糧食空匱乏用,這正是陛下應當天亮以前就起床,傍晚時分才進食時,怎么能夠將現(xiàn)在稱為太平,忙著作樂呢!”憲宗高興地說:“你的話恰好符合朕的心意。”退朝以后,憲宗對身邊的人說:“李吉甫專門阿諛獻媚,像李絳那樣,才是真正的宰相哩!”
  上嘗問宰相:“貞元中政事不理,何乃至此?”李吉甫對曰:“德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是使奸臣得乘間弄威福。政事不理,職此故也?!鄙显唬骸叭淮艘辔幢亟缘伦谥^。朕幼在德宗左右,見事有得失,當時宰相亦未有再三執(zhí)奏者,皆懷祿偷安,今日豈得專歸咎于德宗邪!卿輩宜用此為戒,事有非是,當力陳不已,勿畏朕譴怒而遽止也?!?br />  憲宗曾經(jīng)詢問宰相:“貞元年間辦理政務不甚修明,為什么竟會達到那般地步?”李吉甫回答說:“德宗聽憑自己超人的智力行事,不肯信任宰相,卻要信任其他的人,這就使邪惡的臣下能夠趁機恃勢玩弄權柄。辦理政事不甚修明,主要由于這個原故啊?!睉椬谡f:“然而,這也不一定都是德宗的過錯。朕幼年在德宗身邊,看到每逢事情有成敗優(yōu)劣之分時,當時的宰相也沒有再三堅持奏陳的,都貪戀俸祿,但求眼前平安度日,現(xiàn)在,怎么能夠專門將過錯歸給德宗呢!你們這些人最好以此為戒。如果事情有對錯之分,應當盡力陳述不止,不要害怕朕會發(fā)怒而趕忙閉口不言??!”
  李吉甫嘗言:“人臣不當強諫,使君悅臣安,不亦美乎!”李絳曰:“人臣當犯顏苦口,指陳得失,若陷君于惡,豈得為忠!”上早:“絳言是也?!奔χ林袝?,臥不視事,長吁而已。李絳或久不諫,上輒詰之曰:“豈朕不能容受邪,將無事可諫也?”
  有一次,李吉甫說:“人臣不應該固執(zhí)地一味進諫。讓君主喜歡,臣下安寧,不是也很好嗎!”李絳說:“人臣應該敢于冒犯圣上的威嚴,講出逆耳但又懇切的諫言,指明并陳述事情的成功與失敗。假如使君主陷在邪惡之中,怎么能夠算得上是忠于君主呢!”憲宗說:“李絳說得對啊。”李吉甫來到中書省,躺在那里,不肯辦事,只是長吁嘆氣罷了。有時候,李絳很長時間沒有進諫,憲宗便追問他說:“難道是朕不能夠容納你的意見嗎,還是沒有事情應該進諫呢?”
  李吉甫又嘗言于上曰:“賞罰,人主之二柄,不可偏廢。陛下踐阼以來,惠澤深矣;而威刑未振,中外懈惰,愿加嚴以振之?!鄙项櫪罱{曰:“何如?”對曰:“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乎!”上曰:“然?!焙笱啵谌雽?,亦勸上峻刑。又數(shù)日,上謂宰相曰:“于大是奸臣,勸朕峻刑,卿知其意乎?”皆對曰:“不知也?!鄙显唬骸按擞闺奘诵亩!奔κ硕质撞谎孕谷?。
  又有一次,李吉甫告訴憲宗說:“獎賞與懲罰,是人君的兩大權柄,不能夠偏廢。自從陛下登基以來,施行的恩澤夠深厚的了。只是刑罰未能振舉,朝廷內外官員松懈懶惰,希望更為嚴厲地執(zhí)行刑法,以便使內外官員振作起來。”憲宗看著李絳說:“這種說法怎么樣?”李絳回答說:“帝王的政務,推尚仁德,而不是推尚刑罰,怎么能夠丟開周成王與周康王、漢文帝與漢景帝的榜樣,反而去效法秦始皇父子呢!”憲宗說:“對。”十多天后,于入朝奏對,也勸說憲宗實行嚴刻的刑罰。又過了幾天,憲宗告訴宰相們說:“于是一個大大的奸臣,他勸說朕實行嚴刑峻法,你們知道其中的用意嗎?”宰相們都回答說:“不知道啊。”憲宗說:“他這是打算讓朕失去人心罷了?!崩罴@慌得變了臉色,退朝以后,一整天都在低著頭,不說話,也不發(fā)笑。
  [4]夏,四月,丙辰,以庫部郎中、翰林學士崔群為中書舍人,學士如故。上嘉群讜直,命學士“自今奏事,必取崔群連署,然后進之?!比涸唬骸昂擦峙e動皆為故事。必如是,后來萬一有阿媚之人為之長,則下位直言無從而進矣?!惫滩环钤t。章三上,上乃從之。
  [4]夏季,四月,丙辰(二十九日),憲宗任命庫部郎中、翰林學士崔群為中書舍人,擔任翰林學士的職務一如既往。憲宗嘉許崔群的正直,命令翰林學士:“從今以后,凡是奏請事由,一定要在取得崔群的簽名連署以后,才能將奏疏進上?!贝奕赫f:“翰林學士的任何行為都是要成為慣例的。如果一定這么辦,萬一后來有阿諛諂媚的人物擔當翰林學士的長官,便會使官位處于下級的人們的直切進言無法進獻上來了?!贝奕簣詻Q不肯接受詔命,經(jīng)過三次上奏,憲宗才聽從了他的主張。
  [5]五月,庚申,上謂宰相曰:“卿輩屢言淮、浙去歲水旱,近有御史自彼還,言不至為災,事竟如何?”李絳對曰:“臣按淮南、浙西、浙東奏狀,皆云水旱,人多流亡,求設法招撫,其意似恐朝廷罪之者,豈肯無災而妄言有災邪!此蓋御史欲為奸諛以悅上意耳,愿得其主名,按致其法。”上曰:“卿言是也。國以人為本,聞有災當亟救之,豈可尚復疑之邪!朕適者不思,失言耳。”命速蠲其租賦。上嘗與宰相論治道于延英殿,日旰,暑甚,汗透御服,宰相恐上體倦,求退。上留之曰:“朕入禁中,所與處者獨宮人、宦官耳,故樂與卿等且共談為理之要,殊不知倦也?!?br />  [5]五月,庚申(初三),憲宗對宰相們說:“你們這些人屢次提到淮南、浙江地區(qū)去年發(fā)生了水旱災害,近來有一個御史從那里回來,談到那里的情況還不至于造成災害,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李絳回答說:“我考察了淮南、浙西、浙東進奏的文狀,都說發(fā)生了水旱災害,人民多數(shù)流離失散,請求朝廷想辦法安撫,他們的意思似乎是擔心朝廷加罪于他們,難道他們肯在沒有災情的情形下,胡亂去說本地遭受了災害嗎!這種不至造成災害的說法,大約是御史打算做奸邪逢迎的事情,以期討得陛下的歡心罷了,我希望得知發(fā)言人的姓名,加以按察,依法制裁?!睉椬谡f:“你講得對??!國家以人民為根本,國家聽說發(fā)生了災情,應該趕忙去救濟人民,怎么能夠還要懷疑災情發(fā)生與否呢!朕適才所說,有欠深思,是朕說錯了?!庇谑?,憲宗命令趕快免除淮南和兩浙的賦稅。有一次,憲宗與宰相們在延英殿談論治國之道,當時天色向晚,暑氣甚重,汗水濕透了憲宗的衣服,宰相們擔心憲宗身體困倦,便請求退下,憲宗挽留他們說:“朕進入宮廷后,接觸到的只有宮女和宦官罷了,所以朕喜歡與你們談論治國的要領,絕不感到困倦?!?br />  [6]六月,癸巳,司徒、同平章事杜佑以太保致仕。
  [6]六月,癸巳(初七),司徒、同平章事杜佑以太保的官職退休。
  [7]秋,七月,乙亥,立遂王宥為太子,更名恒。恒,郭貴妃之子也。諸姬子灃王寬,長于恒;上將立恒,命崔群為寬草讓表,群曰:“凡推已之有以與人謂之讓。遂王,嫡子也,寬何讓焉!”上乃止。
  [7]秋季,七月,乙亥(十九日),憲宗將遂王李宥立為太子,給他更改名字叫做李恒。李恒是郭貴妃的兒子?;首渝⑼趵顚捠羌ф?,比李恒年長,憲宗打算將李恒立為太子,命令崔群替李寬起草推讓太子的表章。崔群說:“凡將自己擁有的東西推辭給別人才叫做推讓。遂王李恒是陛下正妻所生的兒子,澧王李寬有什么可以推讓的呢!”于是,憲宗不再讓崔群草擬李寬推讓太子的表章了。
  [8]八月,戊戌,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薨。
  [8]八月,戊戌(十二日),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去世。
  初,季安娶州刺史元誼女,生子懷諫,為節(jié)度副使。牙內兵馬使田興,庭之子也,有勇力,頗讀書,性恭遜。季安淫虐,興數(shù)規(guī)諫,軍中賴之。季安以為收眾心,出為臨清鎮(zhèn)將,將欲殺之。興陽為風痹,灸灼滿身,乃得免。季安病風,殺戮無度,軍政廢亂,夫人元氏召諸將立懷諫為副大使,知軍務,時年十一;遷季安于別寢,月余而薨。召田興為步射都知兵馬使。
  當初,田委安娶州刺史元誼的女兒為妻,所生兒子田懷諫擔任了魏博節(jié)度副使。牙內兵馬使田興,是田庭的兒子,勇武有力,頗讀過一些書,性情恭謹謙遜。田季安放蕩而暴虐,田興屢次規(guī)勸,軍中將士都仰賴著他。田季安認為田興收攬人心,將他斥逐到臨清擔任鎮(zhèn)守將領,還準備將他殺掉。田興佯裝得了冷濕病,用艾草炙灼全身,才得以幸免。田季安得了瘋病,殺人沒有限度,軍政廢馳而混亂,夫人元氏召集各位將領將田懷諫立為節(jié)度副大使,掌管軍中事務,當時田懷諫只有十一歲。田季安被遷移到另外的寢室,過了一個多月便去世了。田懷諫將田興召回,任命他為步射都知兵馬使。
  辛亥,以左龍武大將軍薛平為鄭滑節(jié)度使,欲以控制魏博。
  辛亥(二十五日),憲宗任命左龍武大將軍薛平為鄭滑節(jié)度使,準備讓他來控制魏博。
  上與宰相議魏博事,李吉甫請興兵討之,李絳以為魏博不必用兵,當自歸朝廷。吉甫盛陳不可不用兵之狀,上曰:“朕意亦以為然?!苯{曰:“臣竊觀兩河藩鎮(zhèn)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隸諸將,不使專在一人,恐其權任太重,乘間而謀已故也。諸將勢均力敵,莫能相制,欲廣相連結,則眾心不同,其謀必泄;欲獨起為變,則兵少力微,勢必不成。加以購賞既重,刑誅又峻,是以諸將互相顧忌,莫敢先發(fā),跋扈者恃此以為長策。然臣竊思之,若常得嚴明主帥能制諸將之死命者以臨之,則粗能自固矣。今懷諫乳臭子,不能自聽斷,軍府大權必有所歸,諸將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從,則日分兵之策,適足為今日禍亂之階也。田氏不為屠肆,則悉為俘囚矣,何煩天兵哉!彼自列將起代主帥,鄰道所惡,莫甚于此。彼不倚朝廷之援以自存,則立為鄰道所齏粉矣。故臣以為不必用兵,可坐待魏博之自歸也。但愿陛下按兵養(yǎng)威,嚴敕諸道選練士馬以須后敕。使賊中知之,不過數(shù)月,必有自效于軍中者矣。至時,惟在朝廷應之敏速,中其機會,不愛爵祿以賞其人,使兩河藩鎮(zhèn)聞之,恐其麾下效之以取朝廷之賞,必皆恐懼,爭為恭須矣。此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
  憲宗與宰相們計議有關魏博的事宜,李吉甫請求起兵討伐田懷諫,李絳認為對魏博不一定需要采取軍事行動,田懷諫就會自行歸順朝廷。李吉甫極力陳述不能不采取軍事行動的理由,憲宗說:“朕的意思也認為是這樣的。”李絳說:我私下里觀察河南、河北驕橫強暴的藩鎮(zhèn),都分出一部分兵力,隸屬給各個將領,不讓兵力專門由一人掌握,這是擔心掌握兵權的將領權力與職任過重,便會趁機圖謀自己的原故。各將領勢均力敵,不能相互節(jié)制。倘若他們打算廣泛地相互聯(lián)合起來,則大家的心思并不相同,謀劃肯定要泄露出去。如果他們打算單獨起兵,發(fā)起變亂,則兵馬太少,力量微薄,肯定不能成功。加之,各鎮(zhèn)既懸賞優(yōu)厚,又刑罰嚴厲,所以各將領互相顧慮,彼此畏忌,都沒有膽量率先發(fā)難,驕橫的藩鎮(zhèn)就是仗恃著這些,作為自己長遠的計策。然而,我私下里考慮此事,假如經(jīng)常得以起用能夠節(jié)制各將領竭盡死力效命的嚴明的主帥來駕馭他們,大體上就能自行安定下來了。現(xiàn)在,田懷諫只是一個乳臭小兒,還不能夠親自聽政斷事,軍府的大權必然要有一個歸向,對待各將領有厚有薄,不能均衡,必定要產(chǎn)生怨恨,不肯服從主帥的命令,這就使以往分散兵力的策略,恰好足以成為如今滋生禍亂的緣由啊。即使田氏不被舉家屠殺,陳尸示眾,也會全家人成為俘虜與囚徒,還用煩勞朝廷的兵馬嗎!田懷諫由眾多的將領中起來代替主帥,相鄰各道所憎惡的,沒有比這一點更為嚴重的了。田懷諫如不倚賴朝廷的援助而自存,就會立刻被相鄰各道搗碎成細粉。所以,我認為不一定要用兵,是可以坐著等候魏博自行歸附的。我只希望陛下屯兵不動,蓄養(yǎng)聲威,嚴令各道挑選并操練人馬,以待日后的敕令。假使魏博將領知道了朝廷的動向,不會超過幾個月時間,肯定就會有在軍中主動請求效命的人了。到時候,只在于朝廷敏捷迅速地接應他們,看準時機,不愛惜官爵俸祿,以此獎賞效命之人。使河南、河北的藩鎮(zhèn)得知這一消息,擔心自己的部下效法魏博,以期得到朝廷的獎賞,因而肯定都會害怕起來,要爭著向朝廷表示恭敬順從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不用使用武力便使敵兵屈服的道理啊?!睉椬谡f:“講得好!”
  他日,吉甫復于延英盛陳用兵之利,且言芻糧金帛皆已有備。上顧問絳,絳對曰:“兵不可輕動。前年討恒州,四面發(fā)兵二十萬,又發(fā)兩神策兵自京師赴之,天下騷動,所費七百余萬緡,訖無成功,為天下笑。今瘡痍未復,人皆憚戰(zhàn);若又以 敕命驅之,臣恐非直無功,或生他變。況魏博不必用兵,事勢明白,愿陛下勿疑。”上奮身撫案曰:“朕不用兵決矣?!苯{曰:“陛下雖有是言,恐退朝之后,復有熒惑圣聽者?!鄙险珔柭曉唬骸半拗疽褯Q,誰能惑之!”絳乃拜賀曰:“此社稷之福也?!?br />  后來,李吉甫又在延英殿極力陳訴采取軍事行動的好處,而且說糧草錢帛都已經(jīng)有了準備。憲宗征詢李絳的意見,李絳回答說:“武力是不能夠輕易動用的。前年討伐恒州,各地派出兵馬二十萬人,又派出左、右神策軍的兵馬由京城開往恒州,致使全國騷擾不安,消耗的費用有七百多萬緡,最終不能獲得成功,被天下的人們所恥笑?,F(xiàn)在,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尚未恢復,人民都害怕打仗。如果又用敕令驅使他們,我擔心不但不能取得成功,或許還要發(fā)生其他變故。況且,不一定要對魏博采取軍事行動。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很清楚,希望陛下不用遲疑了?!睉椬诿腿黄鹕碛昧ε闹缸诱f:“朕決定不采取軍事行動,“李絳說:“雖然陛下說了此話,恐怕在退朝以后,還會有人來迷惑陛下的聽聞?!睉椬诿嫔f重,聲音嚴厲地說:“朕的意圖已經(jīng)決定下來了,誰能夠來迷惑朕!”
  既而田懷諫幼弱,軍政皆決于家僮蔣士則,數(shù)以愛憎移易諸將,眾皆憤怒。朝命久不至,軍中不安。田興晨入府,士卒數(shù)千人大噪,環(huán)興而拜,請為留后。興驚仆于地,眾不散;久之,興度不免,乃謂眾曰:“汝肯聽吾言乎!”皆曰:“惟命?!迸d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請官吏,然后可?!苯栽唬骸爸Z?!迸d乃殺蔣士則等十余人,遷懷諫于外。
  不久,由于田懷諫幼稚弱小,軍中政事完全由家中的仆從蔣士則決斷。蔣士則屢次憑著個人的愛憎調動諸將,大家都憤怒起來上。朝廷的任命長時間沒有送到,軍中將士更是不能安下心來了。有一次,田興在早上前往軍府,數(shù)千名士兵大聲喊叫,圍著田興行禮,請?zhí)锱d擔任留后。田興驚惶得撲倒在地,眾人仍然不肯散去。過了許久,田興估計難以走脫,便對大家說:“你們愿意聽從我的話嗎?”大家都說:“請下命令吧。”田興說:“不許冒犯副大使,遵守朝廷的法紀命令,向朝廷申報版圖戶籍,請朝廷任命官吏,做到這些以后,我才答應你們?!贝蠹叶颊f:“好吧?!庇谑?,田興殺了蔣士則等十多個人,將田懷諫遷移到外地去了。
補充糾錯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