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我最喜歡的書是什么,我一定說我最喜歡的書是《智慧故事》!只要你一翻開它,智者們的故事就會一個一個的躍入你的眼簾:有《晏子論罪》、《蘇秦臨終布下車裂計》,有《孔子巧認字》,有《曹不興改做蒼蠅畫》……。就連課本上的《田忌賽馬》、《曹沖稱象》、《晏子使楚》等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讀完這本書,真讓人大飽眼福!
我讀完這本書后,不禁想到:為什么書中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聰明的頭腦呢?伴著疑問與好奇,我再次翻開這本書,這次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智者們智慧的取得,無外乎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要三思而后行。在生活中仔細觀察仔細思考后再行動。《晏子論罪》、《孔子巧認字》》、《曹沖稱象》里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二是屬于急中生智?!恫懿慌d改做蒼蠅畫》就是這樣的例子,曹不興在給孫權做屏風畫的時候,不小心在紙上滴了一個墨點,他就機智的把墨點畫成了蒼蠅,因為畫的象,不但沒有受到責罰,最后還受到了孫權的夸獎。三就是所謂的天才。三歲中舉的區(qū)寄就屬于這種類型。三歲的區(qū)寄想考舉人,考官給他吃瓜果,他把藕分給父親吃,梨則自己吃,因為“藕斷絲而連,父子不分梨(離)”。考官立即給他報上了舉人,但只有這三點還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刻苦學習使自己聰明。頭懸梁的孫敬就是通過刻苦的學習才在學術上有一席之地。為了學習,他夜以繼日地苦讀,但他發(fā)現(xiàn),這樣讀書經(jīng)常會困倦。于是他想出一個辦法,用繩子的一頭綁住頭發(fā),另一頭綁住房梁,只要一低頭頭發(fā)就會被猛的拉一下,于是他就被驚醒了。終于,孫敬在學術上有了成就。頭懸梁的故事也傳為佳話。
,永遠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