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讀過克里斯。奧科雷德(美國)的《改變世界的發(fā)明》這本書?這本書盡管很短,僅有14頁,可就是這十幾頁,擁有著巨大而神奇的力量。它,能帶你回到過去,讓你了解人類從古至今的偉大發(fā)明,當你翻開這本書,一些千奇百怪的科技知識便會“涌現(xiàn)”出來。
“哇唔,真是太好看、太有趣了!”我想,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一定都會發(fā)出這樣的驚嘆的。就是這短短的14頁書,充滿了無窮無盡的科學樂趣。足以喚起我們對科學的向往和探索。
你知道紙張的足跡嗎?你知道飛行史上重大的進展嗎?想知道答案,那就隨我到這本神奇的書中尋找鑰匙,打開問題的大門吧!
我們知道,在泥板上寫字很容易,卻難以攜帶,最早的、很輕便的書寫材質是由古埃及人在5000年前的。他們把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葉片裁成片段,用水浸泡后搞碎,然后用石頭擠壓,晾干,便成為紙草。在上面書寫的刷子也是用紙莎草做的。早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中國人就把樹皮、破布、稻草等用水混合在一起,做成紙漿,經過加工后的紙漿鋪開曬干,就形成了一張張薄薄的紙。
我們曾經都幻想過能像小鳥一樣飛翔在天空。古人曾經嘗試著在身體的兩側裝上像鳥的翅膀一樣的東西,然后從高處往下跳,大概沒成功。他們又發(fā)明了熱氣球,通過往氣囊中加入熱空氣,使氣球變輕獲得上升力,這樣就帶動人或物飄了起來;后來,人們又逐漸發(fā)明了飛機。在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經過無數次的飛行試驗,終于發(fā)明制造了飛行史上用驅動并由人自主操縱的飛行器。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說得真好?。∪绻銈兿M私飧嗟膫ゴ蟀l(fā)明,那就到這本書中來吧!
四川德陽綿竹市大西街小學四年級:楊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