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學期,我閱讀了學校推薦書目《湯姆索亞歷險記》。
在圣彼德斯堡的小鎮(zhèn)里有個孩子叫湯姆·索亞,他是個調(diào)皮但心地善良的孩子,他住在姨媽家,接受波莉姨媽的監(jiān)護。他時常讓波莉姨媽無可奈何。鎮(zhèn)上另外有一個孩子,叫哈克貝利·費恩,他的父母一直打架,于是他就跑出來自己生活,湯姆和他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兩個孩子約好去墓地冒險,卻意外目睹了一起謀殺案。他們立下血誓,絕不泄密。被冤枉的莫夫·波特被捕后,湯姆經(jīng)常去看望他。在此期間,他事事不順,于是他和另外幾個孩子一起乘船去到另一個海島。不過多久,他們知道居民以為他們淹死的時候,在大家為他們舉行喪禮的時候,三個孩子回來了……
創(chuàng)作出這個活潑生動的小男孩的人叫馬克·吐溫,本名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他的代表作有《LifeontheMississippi》、《TheNotoriousJumpingFrogofCalaverascounty》、《TheManThatCorruptedHadle-yburg,1900》等。如果你細心回憶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學習過他不少有趣的文章了。
而這本書的主人公叫湯姆,是一個活潑、喜歡惡作劇、相信咒語的孩子。看似很令人討厭的他其實是一個勇敢、勇于承擔責任(在某些場合下)的人。他的好朋友哈克出生在一個酒鬼的家庭里,他因為父母的一言不和而離家出走——他基本算一個孤兒,在當時封建迷信的美國小村里生活,使得他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行為,罵人、打架、抽煙——用葡萄藤做的煙加上玉米稈做的煙斗、甚至偷東西,它看似和這個“文明”社會格格不入,大家都不喜歡他,可是大家都沒有想過,這是因為這個不文明的社會給他帶來了許多不良習慣。在這本書中馬克·吐溫利用哈克諷刺了這個封建的社會,利用印江·喬伊諷刺了不愿承擔責任的人——哪怕只是一點小事。他同時也夸贊了像湯姆一樣勇敢、機智的人。
我認為,我們都應(yīng)該像書中的湯姆那樣的人,學習他那勇敢、機智、勇于承擔責任精神品質(zhì)。同時我們要拋棄封建思想,相信科學,不去相信那些歪門邪道的咒語和巫婆。我們還要讓人們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要再讓像印江那樣的人出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