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新聞,一對夫妻老來得子,家里就這么一根獨苗,夫妻自然很高興,于是他們把那個孩子寵上了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疼了,讓他自己走,怕磕著碰著了,孩子上了高中,因為打架被退了學(xué),他們也沒說什么,依舊用他們的方式寵愛著他。一天晚上,因為母親勸了那個孩子,讓他早點睡,可是那個孩子正因為輸了游戲而氣頭上,所以他居然讓母親在搓衣板上。還說他不讓她起來,她就必須一直跪在搓衣板上。半夜父親忍無可忍,用菜刀劈死了那個孩子。
在警察局里,父親的眼睛里充滿了血絲,嘴里不住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或許有的時候父母的溺愛并不能幫助我們成長,反而會使我們更加依賴他們,沒有了上進心,哪個人成長的道路不是自己摸索得來的,不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成長是我們自己的經(jīng)歷,不是父母的,也不是別人的。丁立梅的文章里有這么一篇,是關(guān)于成長的,她的一個朋友,父母希望他去學(xué)鋼琴,他卻在一次音樂會上聽了大師那如同行云流水般的彈奏時,就知道自己是個彈不出這種樂曲的,后來他選擇了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設(shè)計專業(yè),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眾多設(shè)計師里脫穎而出,看這就是說明了父母替我們選擇的道路不一定是真正適合我們自己的。術(shù)業(yè)有專攻,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并要在這條路上走得遠,走的腳踏實地,很多人為了能捷足先登,于是另辟蹊徑,最后卻只是在原地轉(zhuǎn)圈圈。
誰的路不是自己摸索著一步一步慢慢試探著過來的,誰的路上不是艱難險阻,沒有溝壑萬丈。如果你向往的方向是一片黑暗的泥沼,你還會不會向前走?我想我會的。